盧澤回 郭麗麗
摘要:提升產業競爭力是柳州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首先,通過提高代表性企業的公司治理水平,優化營商環境大力發展中小企業和創新招商引資方式引入大型項目三個途徑夯實產業發展微觀基礎,并發展產業集群,從而構筑強有力的企業→產業→經濟體成長鏈條。其次,推動校市融合發展,建立專注于經濟發展的宏觀、中觀、微觀系列智庫和全民學習與技能提升培訓平臺,從而構建創新研究型城市,為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足夠的智力支持。最后,主動提升城市和本地產品知名度,建設開放型經濟,幫助本地企業拓寬市場需求。
關鍵詞:工業高質量發展;產業競爭力;創新研究型城市;需求視角
Abstract: Enhancing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for Liuzhou to promote high-quality industrial development.Firstly, the government can use three ways to consolidate micro-foundation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by improving corporate governance level,optimizing business environment and innovating investment methods to introduce large-scale projects,and then develop industrial clusters, in order to build a powerful enterprise-industry-economy growth chain. Secondly,the government should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school and city development,establish think tanks and training platform for people to upgrade skills , so as to build innovative research-based city and provide sufficient intellectual support for industrial development.Finally, the government should increase reputation of city and local products, and build open economy to broaden market demand for local enterprises.
Keywords: High-quality Industrial Development;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Innovative Research-based City;Demand Perspective
2018年9月3—4日召開推進柳州市工業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制造城現場會。提出 “推進柳州市工業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制造城,是區黨委、政府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要把這項工作放到全區、全國發展大局和面向世界開放的大格局中去思考、去謀劃、去部署、去推進,要充分發揮好柳州工業的龍頭和引領作用,激活全區工業發展‘一池春水,形成全區工業高質量發展新格局。”由此可見,柳州作為廣西區最大工業城市,實現工業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提升產業競爭力是實現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那么,作為西部地區非省會城市,柳州該如何利用好現有產業優勢,補足短板、破解制約,沿著何種思路和對策提升產業競爭力,值得探討。
一、柳州加快提升產業競爭力的必要性、面臨的機遇與制約
(一)提升產業競爭力是實現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前提
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開放度非常高,很多行業都屬于壟斷競爭市場,產品之間可替代性非常強,因此國內市場需求規模擴大的同時并不能保證本地產品能獲取更大的市場份額,因為各品牌之間充滿著激烈的競爭。與此同時,進博會的舉辦預示著我國經濟開放度進一步提高,我國未來將成為國外產品的集散地,國外更多高質量產品進入國內市場變得更加容易,并與國內產品同臺競爭,這進一步加劇國內商品與國外產品的競爭程度。因此,本地產業能否在國內乃至國際上立足,關鍵在于是否有足夠競爭力,不然生存空間將受到擠壓甚至被淘汰。
(二)不同層面的政策支持為柳州提升產業競爭力提供歷史機遇
柳州雖為非省會城市,但在廣西區域經濟發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建設國家級示范區和廣西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大背景下,柳州作為廣西最大工業城市得到重視,同時獲得國家和地方兩個層面的政策支持。2019年1月,自治區政協主席藍天立參加柳州市代表團討論時指出,“柳州是廣西的希望所在,特別是廣西工業的希望所在,柳州是廣西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風向標和‘晴雨表”。[1]自治區黨委、政府期望柳州在推動廣西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發揮出示范和引領作用,能以本地區的工業樹帶動整個廣西的產業林發展。[2]在不同層面政策支持下,柳州可以抓住機遇在交通樞紐建設、產業園區、人才引進、科技創新體系、科研投入、口岸建設、保稅區平臺、跨境電商、國際會展等方面尋求突破,這些都是開放條件下將產業做大做強所必不可少的最基本配套條件。
(三)欠發達地區在吸引高端生產要素流入中并不占優勢制約著柳州產業競爭力提升
要素流入數量和質量直接決定一個地區經濟發展水平高低,尤其是高端要素,包括高層次人才和團隊、國家創新平臺、重點實驗室、一流大學等。為提高本地經濟與產業競爭力,近幾年各地區都在出臺各種優惠政策吸引高端人才和優質資本流入,同樣地,柳州也在加大人才引進力度支持現代制造業建設。相對發達城市而言,受制于各種因素,欠發達地區在人才引進的資金支持和所能提供的平臺都相對缺乏競爭力,并且在廣西周邊還有粵港澳大灣區、長江中上游經濟帶、海南自由港等國家級區域經濟發展極,這些區域對要素流動存在著巨大的虹吸效應,對廣西引進高端要素帶來很大競爭壓力,相對而言,柳州在融智、融資方面并沒有特別的優勢,這也正是柳州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需要著力解決的關鍵問題。
二、柳州提升產業競爭力的思路與對策
(一)構筑強有力的企業→產業→經濟體成長鏈條
經濟體如生命機體一樣有著內在的生長機理,存在著企業→產業→經濟體成長鏈條關系。企業強則產業強,因此,提升產業競爭力不可忽視經濟體的微觀基礎,需要做足企業關,并以龍頭企業為基礎形成產業集群,以及處理好產業之間的配套關系,從而更進一步激發整個經濟體活力。
1.做足企業關,夯實產業發展的微觀基礎
(1)進一步提升本地區代表性企業的公司治理水平,應對現代經濟競爭
現代經濟中,企業之間的競爭不再單純局限于生產經營維度,已經延伸到包括資本運營、品牌建設、企業文化建設在內的公司治理綜合層面,相比過去,競爭更加激烈。[3]公司治理水平落后恰恰是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薄弱環節,欠發達地區常常錯失產業轉型升級和不斷發展壯大的機遇。因此,加快建設現代企業制度,提升本地區企業的公司治理水平勢在必行,可以說,沒有公司治理水平現代化就沒有產業高質量發展。公司治理現代化必須依靠一批具備現代經營理念的企業管理人才,他們既懂日常生產經營,也要精通品牌建設、企業戰略管理、資本運作、投融資決策、公司治理結構設計等領域。柳州市可以組建由政府主導的獵頭公司,發展職業經理人市場,從而為大中型企業輸送高水平經管人才。
上市公司作為一個地區最具代表性企業,最能代表本地區企業的經營能力和公司治理水平。目前,柳州僅擁有少數幾家上市公司,包括柳工、柳藥股份、柳鋼股份、兩面針、柳化股份。整體來講,柳州的上市公司與同行業相比經營業績并不算佳。令人遺憾的是,曾經作為牙膏行業龍頭的兩面針近幾年市場份額不斷萎縮。 [4]此外,柳化股份因為連續虧損已被ST處理,這兩家公司都曾是柳州的支柱企業。上市公司對穩定和提升本地區產業競爭力起到中流砥柱作用,柳州首先要進一步提升這幾家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靈活運用資本運作盤活上市公司的存量資產;其次要繼續推動本地區部分優秀企業獲得上市機會,通過直接融資渠道獲得更多產業發展資金,進一步依靠資本市場將本地區企業做大做強。
(2)創造良好營商環境,大力發展中小企業
中小企業通常占一個地區企業總數的90%以上,吸納了絕大部分的就業和貢獻近50%的稅收,可以說中小企業是地區經濟發展活力的集中體現,因此,做足企業關,除了壯大大企業外,應大力服務好和發展好中小企業,建設良好的企業生態系統。政府作為公共產品提供者,不能被動充當“守夜人”,而要主動作為,努力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優越的營商環境,讓市場能夠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從而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低效的營商環境會讓企業失去活力和缺乏憂患意識,培養不出敏銳的市場嗅覺和踏實肯干的創業精神,以及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甚至導致市場競爭中出現“逆向淘汰”現象。[5]因此,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應以優越的營商環境為基礎。柳州應重點從以下三方面優化本地營商環境。
第一,進一步深化市場機制改革,盡快建立公平、開放、競爭、有序、法治的市場體系,提高市場信息透明度和市場化程度,切實為民營經濟市場準入降低門檻,促進市場主體公平競爭,優勝劣汰,促使資金、技術、人才等生產要素往效率高、效益好的企業流動,實現資本集中和擴大,從中培育龍頭企業。
第二,政府應提高行政審批效率、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和出臺稅收優惠政策,更重要的是做好創業過程的配套和跟蹤指導,形成全市創新創業的良好氛圍,進而將眾多創新創業力量匯入到產業高質量發展目標中,爭取利用3—5年讓本地區的中小企業數量再上一個臺階。
第三,進一步發展和完善交通運輸、電力氣水、企業投融資平臺、知識產權交易所等基礎設施,提高政府服務效率,從而降低企業生產經營中出現的交易成本和制度性成本。此外,還可以利用國家給予西部地區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適當降低企業稅負成本,為本地區企業營造更好的營商環境,提高本地區對外招商引資的吸引力。
(3)創新招商引資方式,爭取引入個別大型優質項目
招商引資可以給地區經濟發展帶來增量資金和技術,過去的“開大會、給土地、壓成本”粗放式招商并不那么奏效了,因為各地區在爭奪優質項目上充滿了競爭,需要有非常好的區位優勢才能對優質大型項目具有足夠的吸引力。此外,現在大規模產值的支柱產業項目、戰略新興工業項目、戰略新興服務業項目一般都要求集群化發展,要求本地區能夠為之提供便利的原材料、零部件等上游供應和銷售、物流運輸等環節的下游配套服務,這由垂直一體分工產業鏈特點所決定的,沒有上下游配套服務,龍頭企業或者大型優質項目不會輕易進來。重慶在利用產業鏈理念創新招商引資方面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如,利用電子產業集群和渝新歐班列交通物流條件引進手提電腦生產商惠普和液晶面板生產商京東方;利用汽車原材料和零部件供應本地化集群,在長安汽車基礎上,還多引進了12個國內外汽車廠商,包括上汽、北汽、二汽在內。[6]結合柳州現有的產業基礎、所處地理位置、資源稟賦,在招商引資方面可以優先考慮以下幾個方向:第一,以上汽通用五菱為龍頭引進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以及利用汽車零部件集群引進國內外大型汽車生產商;第二,以柳工為龍頭引進工程機械類項目,以及利用現有的工程機械產業集群引進現代農用機械、礦山機械等領域的生產商;第三,螺螄粉是本地區特有的產品,某種程度上具備地理標志屬性,可以招商引資跟螺螄粉產業相關的項目,進一步對該產業進行整合,從而做成有國際競爭力的名優品牌;第四,柳州有扎實的重工業基礎和毗鄰東盟的區位優勢,對某些以東盟國家為主要出口對象的東部沿海工業項目有一定的吸引力,招商引資可以多關注那些將要從東部沿海地區進行轉移的工業企業。
2.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和發展產業集群
相對東部沿海發達地區,整個廣西培育新經濟都不占優勢,起步晚、底子薄,高端要素支撐不足。那么,柳州在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過程中就要做好兩條腿走路:一方面要盡快消化、吸收、利用新技術改造升級傳統產業;另一方面抓緊時間補短板,集中力量突破技術難關,培育發展本地區有潛在優勢的戰略性新興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