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保遺
摘 要 小學數學教學環節創設問題情境,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還會引發學生不斷地思考問題,產生對于數學問題的交流動機,并在生生互動與師生互動的環節高效解決問題,將教學目標深入到實踐中,從而呈現精彩課堂。這是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師必須重視的課題,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以下為筆者針對問題情境相關概念的闡述。
關鍵詞 小學數學;問題情境;創設;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15-0151-01
問題情境的創設應當盡可能小而細致,同時也要體現一定的趣味性,并適當的增加難度,啟發學生的智慧,使之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一致。
一、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問題教學情境的相關概述
有效的問題情境創設指的是可以引導學生產生深度體驗、從而喚起學生記憶與聯想的具體情境。在情境中學生會深入思考、不斷分析,大大提高學習效率。有效教學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可以使得學生更具學習動力,并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使其在學習中獲得激勵,產生良好的情感體驗,日后自覺參與到數學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利用問題情境開展教學,要求教師必須搜集學生喜歡并樂于接受的身邊事物,將其作為教學素材,從而使情境的設置更加科學合理。教師必須將問題情境轉移到某個學生樂于接受并需要解決的問題上,這樣方可培養學生的學習動力,使之更具學習欲望,從根本上達到情感與認知方面的雙贏目標。
二、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有效問題情境創設的基本原則
(一)有效性原則
教師在創設情景的過程中必須結合學生的知識層次及學習能力,這樣才能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保證教學質量,為學生日后的成長及發展奠定堅實基礎,逐步達到問題情境創設的最終目標。總而言之,在問題情境的創設過程中必須要體現有效性,更能為學生所接受,這樣方能體現其應用價值。
(二)趣味性原則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必須總結學生感興趣的顏色,而后實施針對性的數學教學,提高數學教學效率。在情景設計的過程中有必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盡可能提高學生的認知,還應對現有的教學資源進行整合、歸納,從而設計極具趣味性的教學情境,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思考性原則
數學教學中的問題情境設計,需要在問題情境中融入內涵,使之包含著許多有價值的數據及信息,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在數學情境中不斷思考,產生認知上的沖突與矛盾,這樣才能使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度思考,進而提高認知,通過自身的努力解決問題,還可在情境中提取數學信息,不斷累積知識量。需要注意的是,在提出問題時必須盡可能以啟迪學生思維為目標,從而提升學生智慧。
三、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策略
(一)結合生活實際創設有效問題情境
人們日常生活中,離不開對數學知識的應用。因此數學知識與小學生的實際生活之間具有緊密的聯系。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問題情境創設的過程中,可以聯系小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生活化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從實際生活角度出發進行數學問題的探索,這不僅有助于加深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同時對于激發小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積極性、促使小學生意識到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具有重要意義。例如,在三角形面積相關知識教學過程中,在最初接觸三角形概念以及性質等知識點的過程中,學生會感到認識模糊的現象,此時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將三角形紅領巾、自行車上的三腳架等小學生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三角形元素引入課堂,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對三角形的特點進行總結,這一問題情境與小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緊密相連,對于激發小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積極性、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認知等具有重要意義。
(二)在實踐環節中創設問題情境
在實際應用問題情境教學法的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以及各個課堂教學環節,合理引入問題情境,才能夠有效激發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積極主動展開數學知識的探索,為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奠定基礎。同時,結合實踐展開問題情境的創設,更有助于對小學生數學知識應用能力進行全面培養。
四、結語
綜上所述,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展開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尊重小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展開教學才能夠從根本上提升課堂教學質量。針對小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的特點,問題情境創設的價值突顯出來。新時期,小學數學教師應對問題情境創設的重要性產生深刻認知,并從結合生活實際創設有效問題情境、在實踐環節中創設問題情境等角度出發,為全面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先杰.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問題情境的創設[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11).
[2]魏秋實.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策略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