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體是人類,最高的利益是人類利益,最終根本目的是實現人類的進步。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科學理論,具有深厚的馬克思主義人學特質:滿足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論的出發點;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論的落腳點;維護和發展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論的鮮明特點;實現人類的解放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論的最終目的。
關鍵詞 人類命運共同體 各國人民 馬克思主義人學
基金項目:2018年河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馬克思人類命運共同體理論研究”(HB18ZX011)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張亞飛,河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人學。
中圖分類號:A8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9.114
當今世界,人類面臨恐怖襲擊、饑餓貧窮、大氣污染、戰爭沖突等全球性問題。隨著經濟一體化、政治多極化、文化多元化、社會信息化,整個世界逐漸形成你我之間相互依存的命運共同體。習近平總書記在充分審視復雜多變環境基礎上,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世界各國在面對全球性問題同時,了解中國提供的方案,而且人類命運共同體包含了深刻的馬克思主義人學思想。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提出,不僅是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世界人民對和平自由生活的迫切訴求。
一、滿足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論的出發點
對幸福生活的追求,是人的需要,人的本性。馬克思恩格斯一直致力于實現人的全面解放和全面發展,其關于人的全面發展思想在馬克思《博士論文》時期得以初步展現,后經過不斷深化最終走向成熟。在馬克思看來,人的需求是一個系統的、復雜的體系,它既包括人們對物質生活的需求,也包括人們對精神生活的需求。物質生活的需要,指人們的基本生存需要即衣食住行方面的需求得到滿足。精神生活需求,則是人們對藝術、教育、科學等方面的需要。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且隨著物質生活的水平不斷提高,物質生活需要不再占據人們的第一位需求,精神需要則占據了人們追求的首要位置。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從人民的需要出發,把替人民謀幸福放在首位,把世界各國人民對幸福生活的追求作為基礎,為提高世界人民物質生活水平,滿足人民對幸福生活和自由追求的需求,為把經濟發展帶來的成果由世界人民所共享,把世界各國人民的偉大力量團結在一起,而提出的戰略構想,對人解放和全面發展的追求一直是共產黨人孜孜不倦的追求和事業。習近平總書記提到:‘“ 一帶一路建設把沿線各國人民緊密聯系在一起,致力于合作共贏、共同發展,讓各國人民更好共享發展成果,這也是中方倡議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目標。”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提出,就是把經濟高速發展帶來的先進成果,讓每一個人都可以享受到,造福人民也是世界各國謀發展的動力,只有把發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國家才會和諧穩定、長治久安。人類命運共同體不僅為了解決,中國自己的在發展中所遇到的問題,更為世界在發展中所遇到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出發點不僅表達本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訴求,更體現了世界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共同訴求,也為人類的發展指明了新的方向,這也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論的現實出發點。
二、維護和發展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論的鮮明特點
人類命運共同體以人類為主體,以人類利益為最高利益,以實現人類發展為根本目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論的特點就是個人利益、集團利益、人類利益的高度統一。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提出,必須要維護和發展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才能實現自身的創新和不斷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帶一路建設已經邁出堅實步伐,我們要乘勢而上、順勢而為,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行穩致遠,邁向更加美好的未來。”“一帶一路”、亞投行等的成功建設,為國際間合作打造了新的平臺,為世界各國的共同發展,增添新動力。對此,中國人民愿與世界各國人民站在一起,本著克服分歧,互利共贏,對各方利益充分尊重的基礎上,攜手世界各國人民團結一致,共創人類美好未來,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不斷創新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協同聯動,打造開放共贏的合作模式。人類已經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利益高度融合,彼此相互依存。每個國家都有發展權利,同時都應該在更加廣闊的層面考慮自身利益,不能以損害其他國家利益為代價。”在這個經濟發展各國相互依存的時代,中國發展的大門不會對世界關閉,世界的發展大門也不可能不對中國打開,在經濟已經促使全球成為一體化的同時,中國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即倡議在維護本國利益的同時,也要妥善處理分歧兼顧其他國家利益,在謀求本國發展的同時,也要照顧他國的發展,建立一個更加平等的全球合作和諧新秩序,增進世界各國的共同利益。馬克思曾經說過,人的活動所爭取的一切都和利益有關,人類不懈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和自己的切身利益有關。整個人類社會中的各種活動的根本原因,就是人類在不斷的追求著利益。民生問題若要取得改善與得到充分的保障,人民最根本的切身利益,就必須當做最主要的問題,最直接的民生問題必須放在第一位,民生問題的改善和民生問題取得充分保障的事情,要實實在在的一件一件的去辦,只有當人民的切身利益得到有效的維護和保障,才能使人民有更多的安全感,有更多的滿足感,而這份充實和保障也是世界各國人民的訴求。雖然在不同的民族和文化下人們的訴求存在著多元化的現象,但這個現象不能阻礙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發展,維護好世界各國人民的切身利益,符合各國人民的共同訴求,也符合世界各國發展的首要目的,也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論的顯著特點。
三、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論的落腳點
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指人在德、智、體、美、勞以及身心、能力等各個方面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就必須把私有制以及資產階級消滅掉,使得人類的自由,不在受其限制。還要改革一切不合理的社會關系和制度,使每個人都平等地享受社會的權利和義務,使得每一個人都可以得到自由發展的機會,這是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的核心。在以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基礎的階級社會里,只有少數人擁有自由,這種不公平的自由,是犧牲大多數人的自由為代價的,大多數人都生活在被剝削和壓迫籠罩之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論的提出,其目標就是要在共同體中深化和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世界格局不斷地發生著變化,已經形成相互依存的命運共同體,只有將世界人民的偉大力量擰成一股繩,團結在一起,從人民對精神和物質的需求出發改造外部世界,將生活質量推向新臺階,人們對自由和全面發展的訴求,才能成為現實。中國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目的,不單單為了滿足中國人民對好日子的追求,還要滿足世界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人的自由全面發展離不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特別是在精神文化方面日益增長的廣泛需求。我們要積極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以及精神文化事業的不斷創新發展,滿足人民不斷追求的精神文化需求,從而更好的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這也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論的落腳點。
四、實現人類的解放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論的最終目的
馬克思主義人學思想,以“現實的個人”為出發點,以“無產階級和全人類的解放”為價值追求。人類命運共同體理論與馬克思主義人類解放思想一脈相承。現實中人的解放,在很大程度上依賴社會生產實踐,社會生產實踐也制約著人類的解放和發展,歷史是由人民所創造的,人也是在歷史的實踐中不斷的尋求解放和發展,所以必須從現實的人出發,不斷滿足人日益增長的精神與物質需求,維護人的最根本的利益,以充分調動人們積極的參加社會生產實踐和不斷地改造世界,以實現人類解放的目標,推進共產主義理想的實現,使人類文明走向新的時代。對于消除貧富懸殊、恐怖襲擊、饑餓貧窮、大氣污染、戰爭沖突等全人類共同面對的問題,每個國家都有著自己的思考與辦法,而人類命運共同體則是,中國站在本國的國情的視角基礎上,面對世界性問題所提出的中國方案。這些全球性的問題同樣也制約著人類解放的進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科學的方法和路徑,人類命運共同體理論的提出,也是對馬克思人類的解放這個理論的繼承和發展。當今時代,西方發達國家繼續使用冷戰思維,企圖將資本主義價值觀念拓展到全球各地,欲將世界各國納入資本主義體系,其根本目的就是要遏制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建立一個霸權主義的單極世界。而如今,全球化已經是當今世界最顯著的發展趨勢,不僅是經濟全球化,也是政治、文化的全球化,西方資本主義零和博弈思維和冷戰思維,已經不適合當今世界各國對和平發展要求,在當今時代,和平與發展早已成為了時代的大背景,隨著信息化不斷的加強和經濟的高速發展,“地球村”也在不斷地縮小,逐步形成相互依存的命運共同體。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對人類如何發展做出的新的解決方案,符合世界大多數國家的發展要求。
綜上所述,人類命運共同體,是馬克思主義人學思想在中國大地上的又一次的開花結果,也是馬克思主義人學思想順應時代趨勢的最新發展。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理論在繼承馬克思主義人學思想精髓的同時,充分審視全球不斷變化的局勢,不但從中國國情出發,更是站在全人類的立場上,對人類未來命運做出的科學展望,為全球性問題治理提出了中國的思路,為人類未來的發展提供了全新的視角,同時也彰顯了一個負責任大國應有的大國責任,也促使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斷的進步與發展。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習近平.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圓桌峰會上的閉幕辭[N].人民日報,2017- 05-16(003).
[3]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511.
[4]習近平.共擔時代責任? 共促全球發展[N].人民日報,2017-01-18(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