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慶媛
摘 要:在學生的音樂教學過程中,傳統的音樂教學內容遇到了很大的困難,而在這時,流行音樂以其通俗易懂,貼近生活的特點占據了學生的音樂生活空間。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從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習入手,更好地培育學生的音樂才能,樹立了正確的音樂文化價值觀。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育;音樂元素;流行音樂
長久以來,很多音樂教育工作者對于流行音樂是否應該引入課堂展開了很多討論,但是在討論過程中,這些教育工作者并沒有把流行音樂作為一種文化形式去考慮,所以流行音樂中的音樂元素就沒有應用到實際的音樂教學過程中。這篇文章從流行音樂的角度出發,講述了傳統音樂教學中滲透流行音樂的必要性,并且還分析出流行音樂中所包含的音樂元素,從而深入探究音樂教學中引入流行音樂的可能性。通過以下論文的探討,我們能夠認識到將流行音樂滲透到傳統音樂教學中不僅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但是在引入過程中,學生對于流行音樂的熱愛需要正確的引導,與此同時的是,音樂教學工作者需要從流行音樂中挖掘出其包含的音樂元素,然后將其與音樂教學聯系起來。
一、流行音樂的音樂元素在鑒賞課中的應用
對于鑒賞課中流行音樂如何應用,這是教師們需要考慮的問題,對于音樂教學來說,一方面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欣賞并且評價流行音樂的風格,另一方面教師需要去鼓勵學生對流行音樂進行大膽的改編和再創造。而且,對于學生來說,創作原創的流行音樂也不是沒有可能,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鑒賞和自我創造,充分發揮出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極強的創造力,而且,在音樂創作的過程中學生還可以感受到音樂美的熏陶,這樣一來,學生的創造力也會得到發展,與此同時,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勇于表現自己,通過自我表現從而更加深入地去體會音樂帶來的情感體驗,并且,在自我表現的過程中還能感受音樂元素對音樂學習的影響和作用。
例如,教師讓學生在欣賞《山丹丹開花,紅艷艷》這篇曲子的時候,教師可以先播放一些相關的影視資料,從而讓學生進一步感受,隨后,教師就可以播放自制的一些與流行音樂相關的視頻,讓學生再次感受,這樣之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說出兩種不同風格的音樂在聽后有什么區別和感受,而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學生通過鑒賞不同風格的音樂,從而讓學生更熟悉對于不同風格的音樂在鑒賞的時候需要從什么方面入手,通過這樣的體驗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對于音樂鑒賞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讓學生在多個不同方面進行體驗,從而加深學生對不同音樂的認識。
二、流行音樂在歌唱課上的應用滲透
唱歌是人們表現情感最直接的方式,這是大多數青少年反映心理活動的行為,并且,在唱歌的過程中,還能使學生身心愉悅,充分表達出學生的內心情感,而且唱歌是最容易讓青少年接受的一種對外表現形式,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也會喜歡流行音樂,其熱衷度雖然不是特別高,但是相較于教材中的音樂來說,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是會放在流行音樂上。所以,針對于這種情況來說,教師就可以把流行音樂的音樂元素加入教材音樂當中去,把流行音樂的演唱方法應用到教材音樂中,讓學生用唱流行音樂的方法去唱教材中的音樂,這樣學生在學習教材音樂的時候就不會感覺枯燥乏味,相反還會有些輕松和愉悅,而且在上課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邀請學生演唱自己創作的音樂,學生在創作和演唱過程中,就能夠更加深入地去感受流行音樂的風格特點。
例如,在演唱《愛我中華》這首歌的時候,對于學生有一定的要求,也就是對學生的發聲有所要求,如果用傳統的音樂發聲來唱這首歌的話是比較困難的,這時候就需要學生去適當地借鑒一下流行音樂的發聲技巧,教師要指導學生把身體放在一個相對垂直的狀態,不要去過多地思考呼吸的方式,身體的擺放以及聲音所產生的共鳴等,然后通過慢慢震動發聲,從而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比較舒服的發聲方式,然后在這種舒服的狀態下進行演唱,而且,在整個演唱的過程中,學生還可以加入一些流行音樂的元素進入,就像是在演唱過程中,伴奏間歇的時候可以和觀眾進行互動,打招呼或者問好之類的,讓學生借鑒這樣的演唱方式,從而讓學生之間更加親切,讓歌曲更加動聽。
本文以流行音樂的角度進行分析,說明了將流行音樂滲透入傳統音樂中的好處,通過提高學生對音樂的審美能力,最終達到育人的目的,在這篇文章中還加入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實際經歷,得出以下認識,將流行音樂的音樂元素引入小學音樂教學中是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意義,而且可行性比較高,這樣的教學方式有助于培養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音樂創造能力。
參考文獻:
[1]趙璐.淺談流行歌曲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才智,2017(21):80.
[2]施冠芳.流行音樂走進課堂:淺談流行音樂在小學音樂教育中的影響和作用[J].北方音樂,2018,38(21):129-130.
[3]趙小云.略談流行歌曲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作用[J].考試周刊,2016(83):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