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淑云
摘 要:中度智力障礙學生的認知能力處于感知運動階段,他們對數字概念的理解需要依賴具體事物。加減法教學是當前培智學校數學老師面臨的挑戰。從數字的動態生成、點數活動、規律唱數、加減法概念的形成、唱數計算五個階段論述中度智障學生10以內加減教學法。
關鍵詞:中度;智障學生;五階段;10以內加減;教學法
現在培智學校的學生大多數是中、重度智力障礙的孩子,這些學生的認知水平處于感知運動階段或前運算階段,他們的知識遷移能力差,對數概念的理解需要依賴具體事物,數概念的建立是中(重)度智障兒童教學的難點。培智學校的數學課的確讓教師束手無策,作為培智學生老師的我曾經真想去放棄,有時就把數學課上成生活課、補償課等。想著他們成年步入社會時,需要認識時間、需要自己去交水電費、需要去商場消費時,就感到特別憂慮不安。數學課程的基礎性與實用性以及它的學科性,又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研讀培智學校數學課程目標,第一點就是學生應獲得適應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所以,我們必需教給學生一些解決日常生活中簡單問題的數學知識,培養學生初步的計算技能,他們才能大膽地步入社會,自信地面對自己的生活。
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另辟蹊徑,把10以內加減法作為一條主線融進智障學生的數學課堂,根據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機械識記為主的心理特點,摒棄以往用數的分解與合成學習10以內加減的教學方法,采用操作具體或半具體事物,來幫助學生從具體層次教學階段過渡到半具體層次教學階段,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根據自己幾年來的教學實踐,歸納出10以內加減五階段教學法,與大家分享。
第一階段:創設情境推動數字的動態生成
剛入校的智障學生,對枯燥的數字都有逃避心理,想讓學生樂意參與數學活動,就要把數字教學和他們的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并用他們喜歡的方式呈現,學生才能在不知不覺中掌握新知。比如數字“0”的教學,我用媽媽買蘋果的動漫故事引入:媽媽買來2個又紅又大的蘋果,(盤子里擺放著2個又大又紅的蘋果,告訴學生盤子里的2個蘋果可以用數字2表示。歡歡送給奶奶1個,我告訴學生現在盤子里的蘋果個數用數字1表示;歡歡把盤子里的1個蘋果送給爺爺,這時盤子里一個蘋果也沒有。)一個蘋果也沒有我們就用數字0表示。這樣學生很容易就理解了0和1、2、3、4、5一樣也是一個數,表示一個東西也沒有。“0”的數字概念在學生日常生活情境中油然而生。又比如認識數字2,在學生了解2的意義的同時,尋找教室里存在的數字是2的物品,如2支鉛筆、2張課桌、2扇門、2根手指;也可以帶著學生走出教室找2棵樹、2朵花、2輛汽車。了解到“2”的具體表象后,反過來讓學生舉出數字“2”表示什么,拿出用數字“2”表示的具體物品。通過“正向、反向”的訓練,逐步抽象出數字。另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其他方法幫助學生認識數字。例如,“配對教學”:數字和數量配對,數字5和數量是5的物品用線連起來;數量和數量配對,5雙手套和5頂帽子,5雙筷子和5個碗連在一起等;“多感官配合教學”:讓學生利用聽覺系統感知老師敲響板的次數;采用運動系統感知拍手、跺腳等動作次數,來表示一定的數量。結合學生身邊的生活創設生活情境、游戲情境等,通過多種物品、多樣方法的操作訓練推動數字的動態生成。
第二階段:點數活動促進數概念的形成
學生在老師的幫助下初步認識完1、2、3、4、5幾個數字后,應加強他們手口一致的點數活動。所謂點數活動就是通過教師有目的、有意義的計數訓練逐步形成學生的數概念?;顒娱_始,可以訓練學生按物點數,用手指逐一指點要數的物體,同時逐個說出數字,使說的每一個數字與手點的物體一一對應。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經常會出現重數、漏數和數序錯誤的現象,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驟去練習:先把要數的物體按順序排好;然后視覺和觸覺協調按順序點出要數的物體,同時手口一致正確點數。學生按物點數開始往往不知道數到的最后一個數就是物體的總數,比如在課堂上,我指著5個蘋果問:“共有多少個蘋果?”學生會指著蘋果數“1、2、3、4、5”,然后隨意說出一個數字代表總數。這時就要注意開始從較小的數練習(如2、3),每次數到最后一個數時,強調此數就是要數物體的總數,并用最后那個數字表示。直到學生點數到5自己能正確地說出一共5個、點數到8自己能正確地說出一共8個時,說明他們已經開始理解數的實際意義,數的概念已初步形成。接著訓練按數取物,即給學生一個數,要他們拿出相應數量的物品,如要求學生拿5顆珠子,要邊拿邊數1、2、3、4、5,然后說出5顆珠子。大多數學生開始并不知道數到5個要停止,我及時給予指導,在學生拿到相應數的物體時及時制止,或者在學生拿到和數字相應物體時,我和學生一起大聲說出這個數字,以提示學生到此為止。
“點數”活動需要多種感官協調配合,反復的教和練。隨著點數活動的日益熟練,可以培養學生從點數活動開始時一一觸摸物體,然后逐步脫離對物體的觸摸,用手在物體近處指點進行數數,最后能力強的學生能達到依靠視覺數出物體的數量。點數時的語言動作也應采用先練習大聲數數,接著學會小聲數數,最后達到在心里默數的順序進行教學。通過學生按物點數、按數取物、手口并用的點數活動,發展學生的計數能力,促進學生數概念的形成。
第三階段:寓教于樂掌握唱數的規律性
經歷了點數階段的學習,學生雖然還不能把數字從具體事物中抽象出來,但他們的計數能力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這時我要做的就是訓練學生有規律地唱數。部分學生剛入學就會口頭數數,但那可能只是機械地按順序背誦,沒有數與物的對應。這時的唱數不再是口頭數數,而是學生按照老師的要求有規律地數數。我最常用的唱數方法有順數、倒數、接著數等。訓練唱數時經常讓學生先練習5以內的,再練習10以內的;并且先練習順著數(1、2、3、4、5—),熟練以后再練習倒著數(5、4、3、2、1);隨著所數物品數量的增加,我采用接著數的策略(如:我數一個數字5或先拿出5個物品,學生接著數6、7、8、9、10),最后要求學生達到:老師說3順著數,學生會接著數4、5、6、7、8、9、10;老師說5倒著數,學生會接著數4、3、2、1、0為止。練習唱數時,我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要求學生按指令有規律地唱數,指令一定要清晰,以免學生混淆。這個階段,我隨意把任意一個數如6( ?)、( ?)、( ?)、( ?)或9、( ?)、( ?)、( ?)、( ?)、4寫在黑板上,指導學生指著( ?)順著、倒著加上動作、帶著感情、有節奏的大聲唱讀。到二、三年級時,則可讓能力好的學生帶著能力稍差的學生唱數。
第四階段:師生互動理解加減法的意義
在學習加減法計算之前,我往往通過大量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理解加減法的意義。比如兩個學生的鉛筆總數、媽媽兩次買的東西總數、學生走進走出教室的數量變化、飛走的氣球、飛來飛去的小鳥等,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整體與部分的概念,讓學生理解求整體用加法計算、求部分用減法計算。接著再分開理解“+”“-”的意義,我可以拿一個盤子和一些數數用的物品(數數用的物品最好用不透明的東西遮住,以免擾亂學生的視線。),在盤子里先放一些物品,告訴學生再向盤子里增加物品就用“+”法;從盤子里拿走物品就用減法。然后教學生理解“多少加多少,多少減多少”如“4+1”“4-1”就是讓學生懂得把物品按要求放到盤子里或從盤子里拿出去,“4+1”要學生知道先放4個,再放1個,“4-1”是放入4個后拿走1個。通過反復練習、對比強化“+”“-”“=”的符號感。最后讓學生直觀地用點數的方法數出結果。如教學3+2=?時,首先,我教學生點數實物:先拿出3塊糖,再拿出2塊糖,數數總數5塊糖,知道3+2=5。然后,伸手指數總數:先用左手伸3個手指,再用右手伸2個手指,數數一共5個手指,知道3+2=5。這個階段主要要求學生通過學具或實物操作、伸手指點數等方法在理解加減法意義的基礎上讀懂算式。
第五階段:運用唱數計算10以內加減法
在學生掌握了有規律地唱數,又能讀懂算式的基礎上,進行加減法的教學。教學加減法時,要先學習加法再學習減法,加法熟練后再進行減法教學,以免學生混淆。開始學習時,我先讓學生練習接龍數數,如準備學習5+幾,先熟練5、6、7、8、9、10的唱數;接著練習數加實物學習5+2=?,先出示標有數字5的捆在一起的5根小棒,接著按順序指著旁邊的小棒依次數6、7,告訴學生最后數到的數就是得數,從而得到5+2=7;然后練習數手指唱數,5+2=?先讓學生讀算式,記住有5個,接著伸出2根手指,邊點手指邊數6、7,從而得到5+2=7。減法的計算采用倒數的方法,注意在數手指時要把伸出的手指收回,以表示和加法的明顯不同。開始做加減法時可以借助學具、手指按規律向前、向后唱數得出結果,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后,試著把手指藏起來,用唱數的方法計算10以內加減法,5+2=?學生看到算式心里默默在5的后面數2個,6、7然后說5+2=7。對于1+6=?,2+7=?
小數加大數的教學,可以采用分層教學,能力強的學生要求他們用記大數,唱小數(唱出6+1;7+2的結果)而得出計算結果的方法,提高他們口算的速度,而對于那些能力比較弱,分辨數的順序有困難的孩子則不作要求。教學生計算時,我經常和家長溝通,把課堂上運用的方法讓家長掌握,家校配合,教會學生用唱數的方法計算10以內的加減。
當然,中度智障的學生掌握10以內加減法,非一朝一夕之功,數字的動態生成、點數活動、有規律的唱數、加減法概念的形成、唱數計算,每一個階段都需要堅持不懈的訓練。為了防止學生產生厭煩心理,我尤其注重訓練形式的多樣化,讓學生樂學;堅持數學課堂的生活化,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能從自己的生活情境中找出問題,而且能運用加減法解決問題,樹立生活的信心。
總之,中等智障學生對數字概念的理解和加減法教學是我們特殊教育老師課堂上的一大困惑和難點,但只要我們多些愛心,多些耐心,坦然面對,積極引導,辦法總會比困難要多,從而使中等智障學生掌握數的概念,發展其數學能力,終會取得“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陳云英.智力落后課程與教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郉同淵.智力障礙兒童教學法[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