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強 暢歡
學科核心素養不等于學科知識,但其與學科知識之間是相輔相成的。積累學科知識,可以為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創造條件;形成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科知識積累的結果。知識內化為素養,不是一蹴而就的,不僅需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更需要教師進行有效的引導。
新課程改革后,“社會活動”作為重要內容被列入了高中思想政治課程,這體現了對學生進行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的重視程度。思想政治課是一門時效性、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應由過去的“講授型教學”轉向“活動型教學”,改變以往只注重“傳導知識”的教學方法,使課堂教學通過活動來實施,力求課程內容活動化。社會實踐型活動課程,既突出了學生這一主體,也展現了高中思想政治學科的實踐性和開放性,更明確了培育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性。
一、指向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設計
所謂教學設計,就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各個教學要素進行合理安排,通過某些方法與案例來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教學設計是通過課堂教學來培育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路徑。指向培育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設計,能更好地實現最終的教育目標。為了使教學設計發揮出培育學科核心素養的作用,首先,要用現代信息技術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其次,必須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讓學生通過體驗來掌握知識,完善學習方式;最后,必須設置能夠誘導、引導、疏導、指導學生知識與思維結構的問題,并通過課堂教學重點突出其中的幾個關鍵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有效落實培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目標。
例如,在教學“發展生產滿足消費”一課時,為了使教學設計更好地指向學科核心素養,一定要基于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經驗,以促進學生發展為根本目標。同時,在選擇背景材料時要有針對性,要考慮學生學習的興趣,注重學生的體驗,設置好關鍵問題。因此,可以設計以“網購”為題材的教學方案,并將其貫穿于整堂課,拉近學生與生活的距離,使教學內容更具有親和力與針對性。這樣,把理論觀點的闡述寓于社會生活的主題之中,使知識內容依托活動,活動過程提升素養。同時,在教學中還可設置“網購會帶動了哪些行業的發展”“是什么原因引導政府要不斷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和智慧物流”等關鍵問題,引發學生深入思考。
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深入推進,促進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以學生認知和實踐體驗為教學資源,不僅要清晰地講好相關的知識點,也要獲得學生的認同,讓他們通過自己的探索獲得更真切的體悟。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讓他們學會觀察生活中的點滴事件,旨在實現生活邏輯和學科邏輯的有效統一?;ヂ摼W的普及,線上商品的多樣性,加上物流業的配套設施,使網購獲得了人們的青睞。以網購為教學主線,通過合理的情境設置,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注重學生切身體驗的同時,又將關鍵問題與時政熱點結合,促進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了學生的思維梯度,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新課標理念,使課堂教學設計更好地指向了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
二、指向學科核心素養的情感升華
課堂教學的情感升華,是培育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一環。只有通過課堂教學使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才能使學科核心素養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理論的提升要通過設問的思維含量來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并借助知識的升華來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用明理導行來體現思想政治學科的育人價值。因此,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豐富學生的感性經驗,還要在情感教學上下足功夫。
例如,在教學“發展生產滿足消費”一課時,倡導綠色包裝革命,需要每一個人的自覺行動,由認知上升為行動。這拉近了學生與生活的距離,走進了學生的心靈世界,引起了他們情感上的共鳴。以洗滌心靈達到升華主題的目的,才是教學的意義所在。為此,可圍繞“認識網購—解讀網購的發展—正視網購的不足”這條主線,讓學生在與書本對話、與生活對話的過程中受到強烈的精神感染。情感升華對于學生的人格發展和個性成長具有重要作用,可增強學生的政治認同感,提高學生的公共參與能力,這也是影響學生成為創新型人才的關鍵因素。
借助生動形象的時政熱點案例進行教學,是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徑。通過鮮明的事例與活動,讓學生順利達到課堂教學目標并習得所學知識,是課堂教學的初級目標。在學生充分獲得了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教師要為課堂教學的情感升華作出努力,以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進一步拓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這對培育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具有重要意義。
在這一環節中,要使各種素養共同匯入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路徑中。這樣,才能使學生初步形成或已經形成的經驗、知識、技能等,通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情感升華,能夠相互促進、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共同作用于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實踐證明,情感升華能進一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有利于培育學科核心素養。
三、指向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反思
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選擇好議題,讓教學與學生的生活相適應?;顒幼h題的確定,是活動型課程實施的關鍵。圍繞議題展開活動,要能達到“知識內容依托活動,活動過程提升素養”的目的?;顒邮浅休d課程內容與目標的基本途徑,是貫穿教學始終的主心骨。在此過程中,要選定具有可辯性、貼近學生實際的議題來強化辨析,并采用分組討論或學生獨立思考等方式,將議題融入課堂教學,使學生在思考和討論的過程中,啟迪思維,提高辨別、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實現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有效培育。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者要想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最好的辦法是到真實環境中去感受、去體驗。”讓學生在自身現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的基礎上,真切地感受生命的真諦與自己對社會的價值,這種方法符合當前新課改對思想政治學科的要求。有人說:“教育是一種慢的藝術?!币虼?,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經過長期的探索與實踐才能逐步實現。
(責任編輯? ?張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