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釗
近年來,山東省榮成市幸福街小學秉承“人人參與,人人幸福”的課程理念,將“幸福紙藝特色校本課程”(綜合美術、實踐、語文、品德和信息技術等學科的相關內容,力求跨學科整合、校內外整合,提升學生整體素養的綜合型課程)的開發實施融入家鄉文化和學校藝術教育活動之中,以課堂實踐、社團延伸、校外拓展等方式融合推進,努力促進學生智力、創造力水平的不斷提升,順素養之勢為幸福人生鋪就底色。
一、課程建構:
基于核心素養,彰顯幸福教育理念
一是制訂實施規劃。秉承幸福教育理念,將幸福紙藝特色校本課程的開發實施納入學校五年規劃,建立了課程領導小組及執行團隊以研究、指導、推進該課程。根據專兼職任課教師的實際情況,讓他們承擔不同層次的研究任務,并通過每學期的課程計劃,認真落實到位。
二是擬定課程綱要。深入學習《學校課程管理指南》《學校課程開發》,并借鑒上海師范大學教授王大根的校本課程開發思路,形成了幸福紙藝特色校本課程開發的三維立體模型。組織骨干教師擬定了具體詳實的幸福紙藝特色校本課程實施綱要,通過研討確定了適合一至五年級學生的課程內容和課程目標。該課程的開發實施,以學生獲得積極的幸福體驗、形成良好的技術素養為總目標,而各年級的目標又是逐級遞進的,呈螺旋式上升趨勢。
二、課程實施:
凸顯課程整合,引領學生樂于創造
1.強師興教,激發幸福紙藝特色校本課程活力
高素質的指導教師,是社團活動有序開展的保證。為了讓絕大部分教師都能成為幸福紙藝特色校本課程的指導者,學校采取了三大舉措。一是走出去學,即組織教師參加專題培訓,到先進學校去學習,促進指導教師美育理念、理論水平不斷提升。二是請進來教,即憑借家長資源和社區資源,開設了“紙藝大講堂”,專門傳技藝、展作品。三是坐下來研,即在校內開展專題研究活動,定期與重慶市云陽縣的結對學校進行網絡(線上)和實地研磨交流,高水平地推進課程的實施。同時,還組織骨干教師編寫了《智慧折紙》《神奇剪貼》《快樂衍紙》等一系列校本教材,豐富了社團活動,提高了教師們的專題研究能力。
2.以點帶面,全面普及幸福紙藝特色校本課程
從校級社團的建立到班級社團的普及,學校堅持由點到面,要求做到“四定”:一定時間,即確定每周至少有一節幸福紙藝課;二定材料,不僅有彩紙、衍紙,也有廢舊報紙、包裝盒等,變廢為寶,提升大家的環保意識;三定內容,即依托各年級校本教材,組織教學;四定步驟,即依照“作品巧構思—材料細選擇—巧手來制作—紙藝有故事”的程序有序操作,完成作品的制作。隨著幸福紙藝特色校本課程實施的逐步深入,各年級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一年級的智慧折紙,通過折一折讓紙有了千變萬化,不同的造型展現出不一樣的想象力;二年級的神奇剪貼,剪出了生活,貼出了自信;三年級的快樂衍紙,從基本卷形的學習到圖形的組合,賦予了紙張靈魂的動感;四年級的趣味紙編,從熟練應用調壓法編制單個作品到紙編畫的創作,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五年級的百變紙藝,學生可綜合運用所學的紙藝技法,進行形式多樣的創作。
3.利用專題研究,豐富幸福紙藝故事
為了通過紙藝操作,讓學生能說、會說,有感而說,各年級的指導教師也進行了深入研究,并逐步構建了“創設情境——想說,鼓勵引導——敢說,自由表達——會說,評價反饋——評說,拓展升華——筆說”的訓練模式,較好地促進了學生從心理素質到表達能力的逐步提高。
一是能夠積極地說,知道說什么。說之前,教師會提醒學生先想想自己完成的紙藝作品選用了哪些材料、作品題目及主要內容是什么,為解決“說什么”的問題提供保障。久而久之,“積極地說”便成為了學生的自覺行為。
二是知曉怎樣說,人人都會說。演說推介前,教師會指導學生運用獨白言語,讓學生進行準確、到位的表達;進行人物對話時,運用對話言語,清晰、得當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個體練習、同桌互練,讓說者和聽者互換角色練習。然后,通過集體指導提高學生說的能力。
三是自由表達,賽中說精彩。在講幸福紙藝故事時,教師要指導學生先找準角色,而且要聽清楚、說明白;然后根據表達需要,正確使用禮貌用語,并輔以表情和手勢等肢體語言。這樣,才能達到人人展示、個個出色的目的。
四是互相評價說,互促提高。通過口語表達訓練,引導學生主動講述自己的幸福紙藝故事,并做到內容具體,語言表述清晰、連貫、完整、準確。
五是故事我撰寫,網絡來推介。從口頭介紹到撰寫故事,用不同的活動方式引領學生不斷思考、不斷進步。通過網絡分享和家庭參與,讓更多父母關注孩子的點滴成長。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三、課程評價:
關注過程記錄,促進綜合素養提升
對幸福紙藝特色校本課程的評價,既促進了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又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
一是評價原則。按照“創新性、激勵性、銜接性”的原則,對幸福紙藝特色校本課程的實施進行多元化、多維度的評價。
二是評價方式。通過展示、評比等方式評價,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如把紙藝創作與節日慶典結合起來,在父母的生日、中秋節、教師節等節日里,讓學生用作品傳達情感。
三是評價內容。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進行評價。設置精心選材獎、最佳創意獎、最佳設計獎等獎項,打造幸福紙藝小能手,評選幸福紙藝創作星級班,激勵學生熱愛紙藝。
學校實施幸福紙藝特色校本課程六年來,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如今,花草、海洋、人物等多個系列的紙藝作品已經遍布校園的每個角落,無論是“溫馨班級”的創建還是校園幸福長廊的美化,都在發揮育人作用。綜合實踐室里的“精品推介”手工細膩;“秀秀我的微幸福”主題秀造型逼真……不同風格的作品,吸引著學生、家長和來賓駐足品賞,嘖嘖稱贊。學校在“人人會紙藝”的基礎上,實現了“人人能創作”,涌現出了一大批具有綜合才能的紙藝小能手。幸福紙藝的創作,不僅讓學生對傳統民間藝術有了更直接的體驗,而且也體現出學生較高的審美情趣和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力。這使學生們逐步具備了善于質疑、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具備了較強的分析思考、探究推理、交流表達能力。
總之,幸福紙藝特色校本課程的開發實施,給師生打開了一個創意的新世界,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學校的內涵式發展。
(責任編輯? ?張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