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旭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下,我國的教育事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與此同時,人們對教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九年義務教育的最后階段,這一時期的教學越來越多地講求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不僅為學生提供了相對輕松的環境,也提高了課堂上老師的教學效率,提升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了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而且能夠幫助他們取長補短,相互學習,以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素養與思維能力。小組合作學習在各科的教學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應用,尤其是在初中數學學科的教學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關鍵詞: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現狀分析;優化策略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初中數學的學科教學也一直在進步和改進,許多有效的教學方法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效率和教學效率。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作為其中一項較為重要的方式,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和溝通,既豐富了課堂的內容,也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之間產生了思維的碰撞,有利于學生發散思維以及學習效率的提升,同時也能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問題意識得到較大的增強。本文將從初中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出發,分析其應用現狀,并對小組合作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優化策略進行深入的探討。
一、初中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隨著教學方式的不斷改進,許多新的教學方式不斷地被應用,教師也在不斷學習將這些新的方式應用到現實的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的興趣,而且也能夠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提升課堂的效率與培養學生興趣。其中,小組合作學習在各科的教學中應用是最為廣泛的,同時也是教師與學生最喜聞樂見的方式,它被應用于初中數學的教學中,不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數學課堂的枯燥與生澀,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也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學生之間的交流,這種交流不僅可以實現學生溝通能力的提升,而且也能使他們之間能夠達到取長補短的效果,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小組合作學習,具體來講,就是針對班級內部學生,進行分組,然后針對教師布置的任務進行組內討論學習。其中,在分組過程中,要注意尊重學生的意見,是按照學生的座位就近進行分組,還是根據學生自己的意愿進行分組,可以采取學生投票的方式,根據學生對這兩種方式的投票結果來選擇采用哪一種方式進行分組,這個分組本身就是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進行學生之間的分組,在之后的教學活動中,可以依據這個分組來展開教學活動,既方便了教師的授課,也有利于學生之間相互溝通,互幫互助,以此來提升學生的溝通能力和理解能力,增強他們對知識點的了解。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雖然不能像政治、語文等理解性內容較多的學科那樣組內談論所學內容的涵義,但是在數學的教學中,也有很多的概念、定理、公式需要理解,利用組內合作的方式就可以使學生對這一內容理解更加深刻。同時在數學中,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有一個獨特的優勢,就是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思考力。具體來講,就是在教師讓學生討論一道題的解法時,雖然數學題的答案只有一個,但是解法可以是多樣的。因此,通過讓學生進行組內談論,每個人都可以出示自己的解題方法,而且每個人的解法都不可能是一樣的,所以,這個合作的過程就達到了數學解體思路的多元化,從而鍛煉了學生的多元思維,培養了學生對待問題進行多角度分析的習慣,形成對數學題或者理論公式舉一反三的思維模式,那么,不論是對學生學習數學或是其他的學科,還是對學生今后的成長來說都具有極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初中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現狀分析
1.教學觀念落后
在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下,我國教育模式越來越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學習能力的培養,并逐漸向現代化的教育模式轉變。但是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很多教師仍然受到傳統的以教師為課堂中心,進行填鴨式教學的模式影響,從而使得學生對待學習持以消極被動的態度,這樣既不利于學生的學習活動,也不利于教師展開教學活動。在這樣的背景下,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是有缺陷的,因為,在教師的威嚴下,學生無法放開自己去與組內的其他學生進行交流與互動,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整個學習任務效率低下,也不利于學生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下獲取知識。同時,教師教學觀念的落后還表現在對小組合作學習內容的布置方面,比如,只是針對教材上某一個公式進行組內探討,或者只是針對某一道難題進行組內學生互助解題,這樣的方式不僅不利于學生自由發揮,進行思維的發散,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學質量。因此,教師教學觀念的落后對于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是非常不利的。
2.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過于表面化
初中階段的學生一般年齡較小,正處于12歲到15歲之間,這一時期孩子普遍比較容易跑神,而且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導致對數學課堂萌生出排斥和反感的心理,在這樣的狀態下,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展開就具有很大的難度。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有很多教師的課堂上都會普遍出現學生不愿意配合的概況,他們對教師所布置的任務視而不見,或者抱以應付的態度。所以,有很多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在實際的教學中根本實行不來。與此同時,教師大多數安排的活動就是課堂討論,非常生澀,而且單一,容易使學生產生無聊的情緒。又由于這一時期學生自身的特點,在討論的過程中很容易利用討論時間聊天說話,做許多小動作,或者與教師或者其他同學不配合,容易激發矛盾,這都是討論小組的設置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所以,這樣來看的話,就不利于教師達到自己預想的結果,而且,時間久了也就只成了形式化,效果浮于表面化。
3.學科特點的限制
對于初中數學而言,作為小學數學和高中數學的過渡階段,在學生受教育過程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成長來說至關重要。這在另一方面來講,對這一時期的數學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進行數學教學活動時,既要將數學概念、公式等講清楚,又要培養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而初中數學對于剛剛經歷了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講,具有很大的難度和挑戰,再加上初中數學相比于其他的學科來講,非常枯燥、生澀難懂,而且數學題又比較難,所以,這一時期的學生很少會對數學這一門學科有興趣,大多數學生是因為分數、成績或者在教師的威嚴下才去做題或者聽講的。因此,初中數學學科本身的特點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小組合作學習這一課堂活動的積極性。
4.學生學習的被動感強烈
教師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是為了使學生在課堂活動中進行交流,全面調動他們的手與腦,互相說出自己的想法,從而實現互助學習。但是在實際學習中,往往是學生非常被動地在老師的指令下“工作”,而不是當成是自己主動學習的過程,不能完全展開思路去學習,也無法暢所欲言。因此,這在一定程度上會使得很多學生排斥小組合作學習的學習方法,或者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采取應付的態度。
三、小組合作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優化策略
1.創造寬松的學習環境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基礎來展開教學活動,而初中階段的學生,思維比較活躍,而且注意力容易不集中。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下,展開初中數學教學活動時,要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合作學習的時間,一方面是學生比較活躍的性格特點,另一方面是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本身的特點決定的。因此,數學教師在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要保持在課堂上給學生預留充足的時間,這樣他們才能夠更加充分地利用好時間,讓學生可以充分進行組內討論和問題探究,保證每個小組的成員與成員之間都可以進行交流與討論,在更大程度上幫助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同時,教師還要注意給學生預留出足夠的思考時間,這樣他們在參與思考探究的過程中,就能夠有更加深刻的見解和認知,這是通過小組學習和其他人的想法所代替不了的,這個思考的環節一定要安排在小組合作學習之前,這樣他們才能夠在自己形成了一定的見解之后進行組內討論時,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學習到他人的見解優勢,取長補短,促進學生自身的思考能力、學習能力以及溝通能力的發展,同時也提升了教師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2.評價多樣化
在展開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具體來講,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需要教師對其進行必要的評價,這樣才能讓學生感受到教師一直在關注他們,而且教師也是他們進行合作學習的一部分。與此同時,教師對他們的評價也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動力,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激發他們對學習的積極性,進而實現學習效率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安排學生之間進行互相評價,具體來講,就是學生進行完小組合作學習之后,由教師安排小組與小組之間進行評價,這樣也能夠提升小組與小組之間的交流與學習,從而實現對學習任務的圓滿完成。
隨著現代化教育模式的不斷完善,在初中數學課堂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顯得越發重要。同時,作為一名數學教師一定要充分認識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堅持在自己的課堂中實現這一方式,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在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活躍了課堂氣氛,實現了學生的拓展性思維,并且有利于學生溝通能力、表達能力、分析問題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的拓展。因此,積極推動小組合作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不僅能夠提升教師教學的效率,而且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黃忠安.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黑河教育,2019(3):16-17.
[2]張利.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探究[J].黑河教育,2019(3):20-21.
[3]胡美秀.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農村教育,2019(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