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巧紅
【摘要】漢字書寫的質量體現(xiàn)了人的素養(yǎng),寫字教學是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指導學生寫字尤其是指導低年級學生寫字要講究方法和策略。語文教師要遵循人的心理認知規(guī)律來指導學生寫好字,首先從整體入手,抓漢字的外形特點和偏旁部首關系,再聚焦到漢字的部分,關注漢字的主筆畫及起始筆畫。如此指導書寫,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漢字書寫;整體觀照;局部聚焦
五千年的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不管歷史怎樣變遷,中華文明總能生息相傳,究其原因,漢字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的燦爛文化,大部分是用漢字記錄并流傳后世的,漢字是中華幾千年燦爛文化的結晶和瑰寶。俗話說“字如其人”,雖然如今已經進入了高科技時代,但寫得一手好字仍然有著獨特的魅力,是一個人無形的名片,它無聲地向人們傳遞出書寫者的內在文化素養(yǎng)和文化氣質。《語文新課程標準》也明確提出語文素養(yǎng)是人的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實施素質教育必須重視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而寫字正是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部分。因此,寫字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寫字對于小學生尤其是剛剛起步的低年級學生來說就顯得尤為重要。小學低年級學生,正是學寫字的啟蒙時期,也是打好寫字基礎的關鍵時期。所以必須從小打好寫字的基礎,從低年級開始就要嚴格要求,嚴格訓練,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寫字能力。
從當前小學生寫字質量的現(xiàn)狀來看,情況不容樂觀,尤其是師資力量薄弱的學校,學生書寫的問題更加突出。少數(shù)書寫美觀的孩子還是借助校外輔導機構的培訓所得。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我們一線的老師尤其是語文老師在課堂上缺少切實有效的指導,或者是指導無方,對學生的書寫只是停留在口頭的要求,盡管學生一遍又一遍練寫,但收效甚微。如何在低年級的語文課堂上,利用有限的教學時間,指導學生把字寫好,筆者認為,關鍵在“法”,得“法”則事半而功倍。
一、指導學生寫字需要“整體觀照”
心理學研究認為,人對事物的認識具有整體性,也就是說認識一個事物總是先從整體感知,再聚焦到部分。根據(jù)這一認識事物的特點,我們老師在指導低年級孩子寫字時,也應該遵循這個規(guī)律,先引導學生學會從整體上感覺字的特點。這樣寫起來,字就不會出現(xiàn)太大的反差。據(jù)說懷素寫字非常認真,總是先看清字的形狀,記住字的筆順,再一筆一畫照著寫。懷素練字進步很快,最后成了著名書法家。
1.感知漢字外形特點
中國漢字雖說是方塊字,但并不是每個字寫出來都是四四方方的,尤其是低年級學習較多的獨體字。老師在指導時,首先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了解每個字的外形特點,如指導學生寫“人”這個字,一撇一捺相互支撐,力求平穩(wěn),當把這個“人”字寫出等邊三角形的外形,它就能平平穩(wěn)穩(wěn),工整有力。每個字的外形各有特點,有的呈圓形,有的呈方形,有的呈梯形……學生只要大體把握了字形,寫出來的字就不會“失態(tài)”。
2.感知偏旁部首關系
低年級除了獨體字,合體字占了大多數(shù),其中最常見的有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半包圍結構……指導學生寫好這一類的字,我們老師就要著重指導學生觀察偏旁部首之間的關系,主要有大小關系,穿插關系,謙讓關系等。如指導學生寫“林”這個字,首先讓學生比較左右兩個“木”的不同之處:一是左右大小不同,左邊的“木”小,右邊的“木”大,從而得出結論,部首一般都要寫小一點;二是穿插關系,左邊的“木”捺為何要變成點?是為了讓右邊的“木”字的撇穿過來,這是一種字與字之間“謙讓”。再如寫“吃”這個字,我們首先要指導學生觀察,“口”與“乞”的大小關系,只要學生能寫成“口”小“乞”大,這個字就不會“失態(tài)”。總之,每次寫字之前,都讓學生仔細觀察這個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它們的部首是什么、是什么結構的字;它們的間架結構如何,是左窄右寬、上小下大,還是左、中、右寬窄略等。每次寫字都嚴格要求學生這樣做,久而久之,學生寫字進步必定很大。
3.保持漢字的整體性
每個漢字都是一個整體,是一個活生生的個體。老師在指導學生寫字時,一定要堅持讓學生學會把一個字寫完整。低年級小學生在寫字時往往會寫一筆,看一筆,以為這樣寫才是認真。其實這是大錯特錯,每個漢字在寫之前,不管筆畫多少,首先要讓學生看好字,即看好這個字的外形特點、偏旁部首關系、起筆位置等等,把這些要點記在心里,然后一氣呵成,把字寫完,最后再把自己寫的字和書本上的范字做比較,發(fā)現(xiàn)自己沒寫好的地方,找出問題所在,再進行練習。這樣的練習,學生進步會很明顯,反之,看一筆,寫一筆,再改一筆,字只會越寫越丑,不得進步。
另外,低年級學生練字,切記不要光練筆畫,反復地寫單個的筆畫,對學生沒有太大的幫助,而是要讓學生練完整的字。單個的筆畫只有在一個完整的漢字里面才有生命,這也是練字需要的整體意識。
二、指導學生寫字需要“局部聚焦”
認識事物是由“整體”到“部分”,寫字同樣如此。當學生學會了整體把握漢字特點之后,我們老師就要慢慢引導學生聚焦到漢字的局部去。如何關注到每個字的局部,這里講究策略和方法,這是對寫好字的高層次要求。
1.聚焦?jié)h字“主筆畫”
中國漢字里面尤其是獨體字,一般都有“主筆畫”。“主筆畫”在一個字的美觀上起到關鍵作用,也就是說,在這個字里,寫好了這個筆畫,其他的筆畫即使寫得次一點,關系也不大,字也能比較好看。例如,指導學生寫獨體字“中”,這個字里的“豎”畫就是主筆畫,因為這一筆就是這個“中”字的脊梁,脊梁挺直有力,這個字自然就寫得穩(wěn)重有力了。
“主筆畫”在一個字中一般比較突出,這樣的筆畫一般都要寫得粗重有力。對于合體字,我們要學會找到主要的部首,如“外”字,如果把右邊的“卜”寫得舒展挺拔,這個字一定會美觀。總之,每個字中的筆畫都有收放之分,我們一定要提醒學生把“放”的筆畫或部首寫好,這個字也就成功了一大半。
2.聚焦?jié)h字“起收筆畫”
漢字的第一個筆畫,決定了這個字的整體位置,就像建筑一座樓房,要找好地基的位置。所以,我告訴孩子,首筆定位很重要。當我范寫第一筆時,我一般用紅筆點在那個位置,問孩子:“第一筆從哪兒開始起筆?”讓孩子說出它在田字格中橫中線豎中線相對應的準確位置,然后讓孩子用筆點出這個點。我會一個個下去看孩子寫第一筆的位置。位置不正確的讓孩子擦去重寫,或者重新寫一個。
寫字時,讀帖是重要的內容,就是觀察每一個筆畫起筆收筆在哪個位置,寫多長多短,是輕還是重,有時候字寫完,乍一看跟范字差不多,可就是看著沒有示范字好看,為什么呢? 只要仔細地觀察每個筆畫,就能找到不同,然后調整,字一下就順眼了。再多練習幾次,沒有田字格照樣寫好看。
寫好字并非一日之功,它需要多管齊下,學生的坐姿、握筆姿勢,寫字的興趣和氛圍,對學生的評價以及家庭教育等等無不影響著孩子們的書寫質量。但只要我們老師在課堂上善于抓住指導的契機,順勢而為,在學生需要點撥的緊要關口加強指導,學生的書寫一定會慢慢漂亮起來。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語文課程標準[M] .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舒華,張亞旭.心理學研究方法[M] .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3]張歡.優(yōu)化低年級寫字教學的策略[J] . 基礎教育研究,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