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海龍
摘 要:引導學生客觀進行自我評價,對促進其更好認識自我存在問題并加以改進具有重要的意義,從而能促進其全面的發展。且建立規范的學生評價體系已被納入新課程改革要求,需要以實踐為載體,進一步落實新課程理念,在評價改革中不斷探索創新,不斷完善學生評價體系,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能力。
關鍵詞:改革;評價體系;學生發展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主體是學生、教師和學校評價改革。作為學習的主體,對學生的評價應是更多關注個體發展潛能和進步,為此,我在教學中針對學生評價作了一些嘗試,下面談談我的實踐和體會。
一、注重發展性功能在學生評價過程中的核心作用
在學生評價過程中,引導學生自我評價具有重要的發展性功能作用,其不僅能完全落實學生評價目標,同時還能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從而實現中小學評價與考試改革的最終目標,為促進發展性功能充分發揮,就需不斷收集學生發展過程中的各項信息,如學習過程、態度和成績等,在根據這些指標對學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優勢和不足進行合理評估,并為其制訂個體化的發展目標,在此基礎上,再提出具有針對性和具體的發展建議與改進措施。為了客觀地評價學生,既要評價學生的過去,還需關注其現在,通過評價不是給學生一個等級分數或精確的結論,而是全面了解學生的發展需求,促進其對自我具有正確認識,并發掘學生潛能,促進其特長得以發揮,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建立學習信心和興趣,并實現學生評價的總體目標。
二、認真把握評價環節,多方位評價學生
新課標指出,在評價學生過程中,需對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充分考量,將個體學生的能力凸顯出來,才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了實現這一綜合評價目標,在評價實踐中,教師可以從自身情感體驗、學習能力、合作與交流能力及思想品質四個方面為學生建立檔案袋,以確保各個評價環節均能聯系緊密,相互制約,并且還需促進選拔性考試的考試內容及目的均能向素質教育靠齊。最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積極進行探索和實踐,以實踐證實,引導學生正確自我評價不僅能培養其具備良好的價值觀、情感認知和知識技能等,還能激發其學習的積極性、主動點和切實提高其學習成績,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和學習能力,同時還能促進其全面發展和未來更好的適應社會發展。
三、積極探尋和應用多種評價方式
在傳統學生評價過程中,評價的主體是學校領導和教師,這些主體決定了一切的評價活動,學生只能被動處于被審視的地位,這種評價方式不僅難以保證評價效果,同時還易引發學生出現逆反、消極心理,從而阻礙評價活動的正常進行。因此,教師還需積極探尋學生評價主體的多元化,也即引導教師、家長和學生等共同參與學生評價,將學生納入評價主體中,不僅能提高其對評價工作的依從性和順應度,同時還能促進評價活動豐富多彩,如為引導學生良好自評,可開展“我的心里話”“我想對您說”等交流活動,學校還可定期邀請家長來校交流、互訴心聲,在這種學生自評為主,家長、學校他評互動活動中,將能促進學生評價目標更加明確。為避免評價結論的不一致性增加和評價的可操作性削弱,教師還需保證評價內容客觀、明確。為鼓勵學生主動參與評價活動、積極創新,教師還需積極為其創設生動活潑、平等自由的課堂教學氛圍,如針對在課堂上表現出色的學生,以往教師為鼓勵學生,多采用“你真棒”“真不錯”“太好了”等概括性語言方式評價,這種單一的語言評價形式開始可能會使學生產生一定的認同,但長時間運用語言評價,也會導致其成為一種形式,難以發揮評價促發展的功效。因此,各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還需積極反思課堂評價存在的問題,由概括性評價轉變為針對性評價,也即根據學生個性、特征的不同,對其進行具體化和準確化評價,才能避免出現嚴重的同質化評價現象。
每種評價方法均有其自身的優勢和特點,同時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為保證各種評價方法的有效性和科學性,在具體的評價活動中不僅促進教師運用各種評價方法的能力提高,同時還要求其根據教學要求和情境的不同對評價方法進行合理選擇,才能確保評價結果客觀、準確。
四、實現多元評價功能的轉化
在傳統教育評價過程中,教師多注重評價結果的解釋和處理,而忽視了評價過程中的重要性,注重評價模式難以幫助學生找出其內部的具體差異和發展問題的根源所在,從而難以幫助其總結既往發展經驗和提出新的改進對策,進而難以推動其后續的健康發展,基于此,我們必須對傳統教育評價模式進行創新,促進其選拔功能轉變為多功能(包含導向、改進和激勵功能等),例如教師可多開展一些體驗性和情境測試活動,為提高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成就感,教師需多給予學生提供一些激勵性評語,以促進學生能感受到實踐活動帶來的成功喜悅,從而促進其后續不斷奮進和追求成功,另外,為充分發揮評價的導向和改進功能,教師還需綜合其自身、學生和家長的評價,客觀分析和評價被評學生,總結其發展中的優勢和不足,并提出合理的改進建議和對策,才能促進被評學生獲得全面健康發展。
總之,新課程倡導以人為本的理念,建立“立足過程,促進發展”的評價方式,因此,在具體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將以實踐為載體,進一步落實新課程背景下的新理念,在評價改革中不斷結合地域和學校實際特點,探索創新,更好地張揚學生的個性,提升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與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