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煥發
摘 要: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小學數學教學發生了較大的改變,對于數學課程的教學方式和內容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提高小學生數學學習能力,這是數學教學的主要目標。對從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開展數學探究活動和加強數學學習的示范等方面展開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生;數學能力培養;策略
數學是小學生學習的主要課程,其可以為后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但是,數學知識比較枯燥,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難被調動起來,需要任課教師創新教學策略,制定出數學教學目標,使學生具備數學思維能力,培養出創新思維,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一、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實現自主學習
調動起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是提高學習能力的前提,學生只有對事物充滿興趣,才會集中注意力并把形成主動學習數學知識的想法。以前的數學教學,只注重對數學知識講解,無論學生是否有興趣都進行系統的灌輸,只有部分學生可以真正地喜歡上數學科目,任課教師并沒有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重視,仍然保持著傳統的教學方法。隨著社會進入到信息時代,單一的教學方式無法促進小學生系統的學習數學知識,特別是當小學生沒有數學學習興趣,在課堂中只能被動地記憶數學知識,其他時間無法對數學知識進行探索和自主學習。所以,任課教師需要采取多種生動、形象的教學方式,引起學生對數學科目的興趣,調動起學生探索數學知識的欲望,從而提高小學生數學學習能力。例如,在進行加減法知識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計算競賽的辦法來對學生具備的數學能力進行測驗,在競賽的氣氛當中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熱情,學生的競爭意識激發出來,保證競賽過程中可以保持精力的集中,爭先恐后地為得到好成績而努力。在對“年、月、日”相關知識進行教學時,可以讓學生自由建立起學習小組,可以根據他們的興趣愛好和朋友關系進行建組,同時要求制作出一分獨特的日歷,在日歷本中注意小組成員的生日日期,并對班級和學校舉辦的重大活動在日歷中標注出來,保證每個組員都保證一分這樣的日歷,同時需要在班級中展示出他們設日歷的獨特性和設計理念。學生可以充分發揮出他們的想象力,并進行團結協作,在日歷中加入他們喜歡的卡通形象、動物照片等,以學生的愛好為主,這樣就可以調動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二、開展數學探究活動,擴展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
當學生的數學學習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之后,任課教師需要為學生創造出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來提升數學能力。這就要求任課教學精簡在課堂中的數學知識傳授時間,開展豐富多彩的數學知識探究活動,在活動的開展過程中需要以學生作為主體,教師適當地進行引導,讓他們主動學習數學知識。例如,在對角度的測量知識進行教學時,要求學生都準備好一個量角器,組織學生對課本中的數學知識進行自學,依據教材內容進行角度測量的實際操作,由于教材中的對量角器的使用講解得比較清晰,很多學生可以根據教材的內容就可以學會應用,但是在他們測量完角度時,很多都忘記了標注出測量的單位,也無法對角的種類進行識別以前更好的角度測量。所以,需要任課作出適當的引導和講解,將精力放到學生無法很好地進行理解的難點上。采取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充分地使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自學的能力得到了培養。
三、加強數學學習的示范,為學習數學提供思路
一些任課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特別是在解題時,只注重對數學知識的講解,沒有很好地對解題過程進行講解,問題思考過程沒有傳授給學生,這就會使很多學生想進行數學學習,但沒有正確的學習辦法可以遵循。這樣就會引起他們學生的積極性變低,嚴重情況下,一些學生會放棄數學知識的主動學習,又回到被動接收數學知識的當中,可以讓學生來模仿數學老師的解題思路來進行數學學習,在不斷的模仿過程中來掌握解題的思路和關鍵點,讓學生摸索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綜上所述,小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需要任課教師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采取創新式的教學策略,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和引導,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技巧。必須要重視學生的積極性,這是學好數學課程的關鍵,需要不斷地開展數學探究活動,讓學生擁有更多的自主學習的空間和時間。同時,應該加強數學學習的示范,讓學生模仿并掌握解題思路,可以讓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有法可依,不斷總結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建立起知識體系,從而學好數學課程。
參考文獻:
[1]李克彪.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現代化,2017,4(32):325-326.
[2]王海俠.試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教育現代化,2017,4(27):21-22.
[3]裴昌根,宋美臻,劉喬卉,等.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發展的“現狀”“問題”及“對策”:基于重慶市的調查研究[J].數學教育學報,2017,26(3):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