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
摘 要:科技在進步,時代在變遷。二十一世紀被人們稱為互聯網時代,隨著人工智能、信息化建設的快速發展,“互聯網+教育”模式已經開始走進學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關鍵詞:“互聯網+”;初中語文;教學策略
在當前社會網絡一體化發展的時代下,“互聯網+”已經普及到各行各業,“互聯網+教育”的新型教學模式也應運而生。作為互聯網技術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實踐成果,如何將“互聯網+教育”的形式充分應用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對于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及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利用“互聯網+”進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優勢
由于互聯網技術運用的方便快捷,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將“互聯網+教育”的教學方式運用在課堂上。而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浪潮下,教育改革也必然離不開“互聯網+”的趨勢。互聯網可以使教育得到廣泛的傳播和充分的共享。眾所周知,發達城市的教育資源普遍高于不發達的城市,所以一些落后的地區和偏遠山區的學生因為長期得不到很好的教育資源而導致跟不上時代的步伐,長期的教育資源不公平現象的出現可能會使我們失去大量的人才。而“互聯網+教育”的出現為落后地區及偏遠山區的教師和學生帶去了福音。“互聯網+教育”的實現,有利于解決我國長期存在的教育不平衡問題。一方面,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多媒體技術制作課件,實現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元素的融合,在課堂上采取幻燈片放映的形式展現給學生,將枯燥乏味的知識豐富地展現給學生。另一方面,學生可以將互聯網和閱讀進行有效的結合。學生通過互聯網在網上獲取大量的閱讀資源,在不斷提升自主能力的情況下,還能發散思維,提高對閱讀的興趣。“互聯網+教育”的新型教學形式,不僅可以促進教學形式的多樣化,提升教師的教學效率和質量,還有助于學生提高對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互聯網+教育”的出現,作為一個紐帶,一座橋梁,打破了原有封閉的教育體系,建立了靈活的學習情景,拉近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實現了教育與科學技術的完美結合,有效地促進了教育本質的實現。
二、“互聯網+”環境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一)利用互聯網平臺,實現課前預習
如何利用互聯網平臺加強對學生的教育,提高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教師和家長需要關注的重點。課前預習是教學實踐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和步驟,是語文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方法,是其他環節所不可替代的,對于啟發和發展學生的思維有著積極的作用。例如學生在預習《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這一課時,由于全文通篇都是古文,學生無法很好地理解課文的含義,從而加大了背誦課文的難度。這時學生可以通過上網查詢文章詞語、句子含義、作者的簡介及課文的寫作背景等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如果學生在沒有理解課文的情況下,強行加以背誦,不僅效率低下,而且會造成很快忘記的后果。而通過“互聯網+教育”的這種新型學習模式,不僅能夠達到提高學生積極性的效果,還能對教師的課堂教學具有促進的意義。
(二)利用互聯網平臺,合理設置課堂情境
多元化的教學正是在課程改革的深化下應運而生的,它能更好地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有利于因材施教,促進學生主動全面地發展。利用互聯網平臺,運用多元化的手段進行課堂教學,不僅能營造課堂氛圍,還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通過PPT將枯燥的課文運用文字、聲音、圖片或視頻的手段來加以展示,不僅能靈活表達課本的意思,還能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在課程上暢所欲言。例如在學習文學巨匠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時,教師就可以運用多媒體手段為學生演示課文,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了課本上體會不到的東西,理解了課文中難以理解的內容,大大地提高了教師的講課效率,產生了事半功倍的作用。而在學到《三顧茅廬》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觀看有關課文的電影片段的方法來學習這篇課文。在觀看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感悟,以此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自己去體會,去感受課本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加深課文人物的印象,還能更好地理解課文的含義。所以,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合理設置情境課堂,不僅能豐富和發散學生的思維,還能有效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效率。
(三)利用互聯網平臺,進行課后知識鞏固
“互聯網+”教學形式的最大優點就在于學生可以隨時隨地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進行學習。在周末或是節假日里,學生可以利用互聯網拓展對語文的學習和閱讀,它不僅能及時解決學生學習中出現的問題,還能方便教師更詳細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和生活狀況。在互聯網技術不斷發展的形勢下,各種學習網絡平臺也層出不窮,為學生提供了便捷的學習渠道和優秀的教學資源。語文課外閱讀在閱讀媒介、閱讀內容及閱讀方式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發展。
總而言之,“互聯網+教育”的興起與發展,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為教育事業的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互聯網+教育”的理念是我國教育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它既是強國建設的主要內容,也是強民建設創造的必要條件。
參考文獻:
施翠林.“互聯網+”環境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8,4(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