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學生沉迷網絡游戲有增無減,影響他們的學習和生活,身心健康也受到嚴重的摧殘,有的甚至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班主任作為學校班級的管理者應在預防學生沉迷網絡游戲上有所作為,打好預防組合拳,使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關鍵詞:班主任;預防;學生;網絡游戲
近年來,未成年人因沉迷網絡游戲而引發的犯罪或受到傷害常見于報端,統計表明70%以上的青少年犯罪都與“網癮”有關,網絡游戲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危害日益嚴重。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陽海玲也建議,盡快完善網絡游戲監管立法,對未成年人網絡成癮進行預防和干預。全國青聯也建議出臺《未成年網絡保護條例》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由此可見,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已經成為社會各界的廣泛共識。班主任作為學校班級的領頭羊,是學生在學校最親近和最信任的人,應該對預防學生沉迷網絡游戲有所作為,勇于擔當,多動腦筋,多想辦法,讓學生自覺抵制和遠離網絡游戲,避免沉迷網絡游戲對學生身心健康、學習和生活的影響,本文將從班主任工作的角度論述如何預防學生沉迷網絡游戲。
一、班主任要合理安排學生的課余時間
對于初中學生來說,課余時間是比較多的,集中在中午、下午放學后到晚上睡覺前這段時間及周六和周日。班主任想辦法讓學生的課余時間過得充實,是避免學生沉迷網絡游戲的方法之一。為此,班主任要在放學后有計劃地安排一些班級體育活動,如球類比賽、跑步、拔河比賽等;同時組建一些興趣小組,如美術小組、音樂小組、時事興趣小組、詩歌朗誦小組、棋藝小組、讀報小組等,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選擇參加比賽或者興趣小組,在這些班級比賽或小組活動中既鍛煉了身體,又充分利用了課余時間,培養了高雅的生活情趣。實踐證明,課余時間利用很好的班級,課外活動開展得風生水起,學生沉迷網絡游戲的人數是極少的。同時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和聯系,要求學生家長配合班主任的工作,督促學生完成好科任老師及班主任布置的各項學習任務,安排學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盡可能減少學生用手機的時間和頻率,對學生利用手機提出明確的要求,那就是不能用手機玩網絡游戲。實踐證明,這種家校積極配合,通過合理安排學生的課余時間來達到預防學生沉迷網絡游戲的做法是可取的、有效的。
二、班主任要幫助“后進生”樹立遠大志向
在一個初中的班集體中,那些成績優異、表現良好的學生,他們目標明確,勤奮努力,惜時如金,總是力爭上游,而且自制力很強,很少有沉迷網絡游戲的。容易沉迷網絡游戲的是那些沒有學習目標、不思進取、不愛學習又紀律差、自制力差的學生,我們稱之為“后進生”。這些后進生更需要班主任的關愛和幫助。班主任要本著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的信念,關心關愛每一位“后進生”,像父母一樣關心他們的生活、關注他們的學習,細心地發現他們身上存在的每一個問題,耐心地進行疏導和教育,既要幫助他們找到存在問題的原因,又要幫助他們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還要幫助他們指出前進的方向,樹立前進的信心和勇氣。讓他們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道理,人生的價值不是吃、喝、玩、樂,玩物喪志只能使自己的人生毫無價值,有意義的人生是對社會、對國家的貢獻。因此我們從小就要樹立長大以后要為國家、為社會作貢獻的遠大志向,珍惜青春時光,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掌握必要的知識和技能,把自己培養成為21世紀偉大祖國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三、班主任要讓學生懂得沉迷網絡游戲容易引發違法犯罪行為
未成年人因沉迷網絡游戲而引發違法犯罪的個案在網絡上常有報道。班主任要經常搜集此類案例,用事實來告誡學生,倘若被網絡游戲的不良誘惑所吸引,就如同掉入陷阱不能自拔,而且會越陷越深,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珍惜自己,就要遠離網絡游戲。
四、班主任要采用多種方式大力宣傳沉迷網絡游戲對身心健康的危害
班主任要想成功預防學生沉迷網絡游戲,減少網絡游戲對學生健康肌體的侵蝕,就要想方設法地讓學生對網絡游戲的危害有深刻的認識。因此,班主任可以通過黑板報、墻報的形式宣傳沉迷網絡游戲的危害。讓負責出黑板報的學生從網絡上搜集、摘抄、下載、剪輯學生沉迷網絡游戲危害的文章,然后通過黑板報和墻報向班級學生宣傳,要求每一位學生都要認真閱讀黑板報,營造一種人人學習網絡游戲危害的良好氛圍。班主任還可以充分利用班會課讓學生交流沉迷網絡游戲的危害。在交流之前班主任一定要布置學生利用周末收集網絡游戲危害的資料、圖片、文章,經過交流之后大家就能深刻地體會到沉迷網絡游戲對學習、身心健康、人際交往、親子關系、家庭和諧、性格形成等造成嚴重危害的全方位認識。在此基礎上,班主任就要趁熱打鐵地向全班學生提出倡議:拒絕網絡游戲,不要讓網絡游戲侵害我們的身心健康,影響我們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紀秋發.網絡游戲的價值與青少年保護[J].當代青年研究,2004(4).
[2]張軼楠.網絡游戲對青少年人格心理發展的影響[J].現代傳播,2003(5).
作者簡介:麻成云(1968—)男,苗族,廣東德慶人,本科學歷,中學政治一級,研究方向: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