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珮 沈濤
【摘要】作為一種中國傳統的拉弦樂器,二胡在演繹獨屬于我國的江南春色時,必定有其他樂器所沒有的優勢。在充分利用這一優勢的基礎上,演奏者更要細心體會江南春色的韻味,這樣在使用技法演奏時才能夠更加得心應手。
【關鍵詞】江南韻味;二胡技巧;人情合一
【中圖分類號】J632.3?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作為在我國存在了一千多年的元老級拉弦樂器,二胡在時光的流轉中也在發生著變化,演奏者也在不斷精進著演奏技巧。二胡的發展過程中經歷了兩次較為關鍵的歷史性節點,第一次是在五四運動,由此興盛起的新文化讓二胡的獨奏藝術更上一層樓;第二次是在建國時期,這個時期之后無論是二胡的題材廣度還是深度都達到了一個較高的層次,演奏的技巧也更加巧妙精煉。在學習《江南春色》的過程中,掌握此種風格的演奏技法也十分重要。
一、了解作品來由
在演繹一首作品之前,了解它的創作背景能幫助演奏者更加得心應手地演奏。二胡曲《江南春色》是朱昌耀先生和馬熙林先生在蘇州民歌《九連環》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曲調輕快,能夠很好地展現江南的秀美風光,也體現了江南百姓悠然自得的樂趣和生活悠閑自在的愜意,也側面反映出人們對生活的熱愛與充滿希望的感情。
二、感受江南水鄉的氣息
要想用二胡演繹好江南春色,演奏者必須先從感官上、精神上感受到江南春色的氣息,從感官上:最基礎的是視覺,比如從畫報上、從照片里看見江南春色究竟是什么樣子的,當然,如果有條件的話,親身感受江南春色的魅力是再好不過的了;從精神上:這是比較難的一個階段,但也是最重要的一個階段,因為這不僅僅需要演奏者知道,更是一種感受的升華,演奏者閉上眼睛腦中就能浮現出自己把江南物化出的一種形象,可以是煙雨朦朧下的小橋流水人家,可以是吳儂軟語的江南的溫柔女子的形象等等,許多學生可能就會不知所措,這個階段這么難,我應該通過什么樣的方法來達到這個境界,順利演繹出江南獨特的氣息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法:(一)讀書,讀描繪江南的詞句,“天共水,水遠與天連。天凈水平寒月漾,水光月色兩相兼。水映月中天。”“芳草懷煙迷水曲,密云銜雨暗城西。”讀江南的詩句能夠營造一種獨屬江南的氛圍,當你真正融入這個氛圍時,自然而然就會產生出對江南的物化形象了;(二)多聆聽大師演奏的關于江南的作品,大師能夠很好地處理江南那種柔美細膩的感情,將吳儂軟語、田園小景、江南水鄉、煙雨朦朧等各種獨屬于江南的特色完美地糅合在一起,也能為學習者營造出江南的氛圍,或者是多聽多唱一些江南的民歌,這樣就會讓人更加明白自己想要展現一種怎樣的江南春色。
三、技法舉例說明
《江南春色》是具有典型江南風格的作品,最好在掌握一定江南絲竹的技術技巧的基礎上進行演奏,這樣在指花的運用上能夠更加隨性自然,更有江南的風味。在演繹《江南春色》的過程中,演奏者要牢記一個字“柔”,在柔的基礎上才能運用更加靈活的技法來完美演繹這首曲子。第一部分,演奏者要用二胡的聲音演奏出笛聲的悠揚,右手在運弓的時候要平穩一些,使弦音相對自然一些流淌出來,演奏者要想象自己身處水墨畫中,可以想象自己是漁夫,在平靜的湖面上劃著槳,此時你的弓就是你的槳,慢慢地,慢慢地,船在湖面上緩緩移動,帶動水面上漾起一圈一圈淡淡的波紋,你輕輕呼吸,感受江南水鄉濕潤的空氣以及空氣中淡淡的花香、植物的清香;接著,由慢緩緩過渡到快,演奏者左手的手指輕輕顫動,撥出的弦音像一滴小小的水珠滴落在青花瓷的盤子中,清脆的一響,這一過渡的過程像極了少女的嬌笑,嬌笑過后仿佛提醒觀眾進入正戲了,接著快慢交錯進行,要收的最后一個音十分重要,要有輕輕抬起的感覺,在這個音結束之后,是一段泛音,營造出一種歸于平靜的感覺,左手在弦上輕按,右手的運弓速度要稍稍快一些。在泛音中,演奏者不能因為覺得只是一段泛音,對整體作品的影響不大、不必注入感情和技巧,其實這是大錯特錯的,泛音也是作品在演繹過程中進行的一個階段,對整體作品的影響也是存在的。在演奏泛音時,演奏者不能只是呆板地按弦、運弓、按弦、運弓,而是采用更加靈活的技巧,使泛音活起來,不至于讓觀眾感到枯燥;到了第三部分,樂曲的進程已進行到了一個嶄新的階段,雖然整體的旋律依然是快慢交錯,但畫面是由清晨的朦朧寧靜之感變為太陽初升的場景,演奏者要想象太陽的光芒即將灑下大地的那種躍出的感覺,萬物即將充滿生機活躍的感覺,抓住這種靈動的感覺,演奏者運弓要飽滿,將這種滿溢的感情傾瀉出來。在接下來的技巧講解中,主要有三個樂段要進行分析:第一個,是人們一天生活的開端,演奏者想象自己走在鄉間小路上,是去小鎮上還是去田間耕作,走在路上的輕快感覺,笑著跟同鄉人打招呼的愉悅,美好的一天就這樣開始了,輕快中也始終不要忘記“柔”的感覺;第二個,在之前輕松愉悅、輕快感情的基礎上,演奏者要更加熱情,在演奏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江南人說話的語音特點,吳儂軟語,一說一合,通過虛拉和實拉呈現出鮮明的對比,這一點在第二十九小結和第三十小節上要格外注意。在進行廣板時,拉弓要飽滿,顯現出壯闊的意境;第三個,可以說是樂曲的高潮部分,漸漸地激昂一些,呈現出百姓生活蒸蒸日上的景象,但在這段情緒飽滿的激烈之后要再度回歸江南的柔美之情,這個度要尤其把握好,在尾聲的部分有連續自然的泛音,這要體現出一種曠遠寂靜的感覺,由遠到近,由近到遠,這是此曲在音色與力度上尤其要把握好的,強弱的度要把握好,這樣在曲終的時候也能讓聽眾意猶未盡。在接下來的樂章中,既有似火般的熱情,又有小橋流水般的柔情,最終呈現出一幅生機盎然的江南景象,帶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四、結束語
演奏樂曲無外乎技法和感情這兩個因素,但是將技法與感情交融在一起而不生硬卻是十分困難的,因此,演奏者決不可偏重一方,用傳統的弦樂器來演奏江南春色本身就是一種美的享受,想象著春光明媚的江南春色,再用快慢交錯的悠揚弦音進行演奏,真是一大享受,要達到真正的琴音與感情完美地交織在一起確實很有難度,但只要學習者們一直抱著持續不斷學習的心態,即使沒有到達這一境界,演奏出的作品也是飽含著真摯的情感的。
參考文獻
[1]王靜.二胡曲《江南春色》演奏特點探微[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18,37(5):132-134.
[2]張譯丹.高校二胡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民族音樂,2017(2):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