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擺脫傳統應試教育的桎梏,許多老師站在學生長遠發展的角度,采取創造性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手段,不斷實現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利用,積極地為學生的個性化成長和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空間和環境,保證學生在自主學習和實踐的過程中能夠掌握演奏的技巧和精髓。在這樣的現實條件之下,以音樂、美術和體育為代表的學科備受關注,作為音樂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鋼琴教學所涉及的內容和形式更為復雜,對老師和學生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為了體現鋼琴教學的作用和優勢,老師必須要將理論分析與實踐研究相聯系,了解該學科教學環境中的演奏心理訓練和培養技巧,以此來更好地實現鋼琴教學質量和水平的穩定提升。
【關鍵詞】大學鋼琴教學;演奏心理;訓練與培養
【中圖分類號】J624.1?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作為大學音樂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鋼琴教學對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落實素質教育意義重大,老師需要抓住這一教學環節的核心要求,深入分析教學大綱,提煉出其中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更好地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指導學生在技術分析和研究的過程之中實現個人綜合音樂素養的穩定提升。其中演奏心理訓練與培養尤為關鍵,老師需要明確學生的個性化成長和發展要求,了解學生的音樂素養及音樂水平,將創造性的教學策略與學生的個性化實踐與創作相聯系,保障學生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之中掌握鋼琴學習的技巧和精髓,創作出更多優質的鋼琴作品。
一、對學生自身演奏心理因素進行分析
(一)過度焦慮緊張
結合相關的實踐調查不難發現,有的學生在鋼琴演奏的過程中會出現過度焦慮和緊張的現象,之所以會產生過度的焦慮主要在于學生沒有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對演奏的曲譜不太熟悉,同時個人的演奏技術和水平都沒有達到相應的要求,因而缺乏自信心。對此,要想更好地避免這一不足,保障心理的穩定性,學生個人必須一要掌握高超的演奏技巧,加強不同學習環節之間的聯系,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才能真正做到胸有成竹。
(二)缺乏表現欲望
不管是素質教育還是新課程改革明確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學習和實踐的過程中,學生必須要樹立主人翁意識,了解個人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和價值。對于大學生來說在鋼琴學習中,首先需要培養個人的舞臺演奏自信心,緩解自身的壓力和焦躁情緒,老師則需要根據學生在學習訓練過程中的真實情況營造一個更加自由、寬松的演奏氛圍,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保障學生能夠發揮出個人的正常水平,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鋼琴演奏的技巧,實現自身音樂素養的穩定提升,在自主實踐的過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三)情緒的影響
學生個人的情緒會直接影響最終的演奏效果,其中演奏的速度及演奏的節奏與個人的情緒也存在著極為緊密的聯系。要想提升演奏效果,首先就需要注重演奏技術和演奏動作上的訓練和提升,了解學生的心理因素和情緒,如果無法保持情緒的穩定性,同時又產生了許多的負面心理,就會產生手指僵硬和肌肉緊張的問題,最終導致實質的鋼琴作品演奏質量呈現不斷下降的趨勢。
二、訓練以及培養學生良好演奏心理的措施
(一)激發學生鋼琴演奏興趣
針對上文之中所存在的各類不足,在大學鋼琴教學實踐的過程中,老師必須要關注理論分析與實踐研究之間的緊密聯系和配合,了解大學生在鋼琴演奏過程中的真實心理狀態,其中學生鋼琴演奏興趣的激發尤為關鍵。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老師在前期教學實踐過程中首先需要關注大學生的心理發展過程,了解到學生在鋼琴演奏過程中所存在的各類不足,分析學生的興趣愛好,通過講述鋼琴發展史的故事讓學生意識到鋼琴與其它音樂的區別,從而產生一定的學習動力,在個人學習興趣的引導下實現自我教育和自我的學習。
(二)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
環境對個人的影響最為深遠且持久,為了保障學生產生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老師必須要注重和諧學習氛圍的營造,將更多創造性的元素融入教學活動之中。在前期教學實踐之前,老師需要盡量避免簡單的課本理論知識的講授以及演奏技巧的分析,這些機械且單一的教學策略會直接降低學生的學習熱情,導致整個學習氛圍非常枯燥乏味。為了避免這一不足,老師需要注重對不同教學設備的使用,積極地將多媒體技術與教育教學實踐工作相聯系,了解學生在鋼琴演奏過程中的真實狀態,通過播放視頻、音頻和展示圖片的形式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讓學生既能夠在老師的引導下改善個人的心情,還能夠主動地激發個人的學習熱情,挖掘自身的學習潛能,在舞臺演奏的過程中釋放個人的壓力。
(三)學生通過練習提升演奏水平
要想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老師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必須要了解學生的個性化成長發展需求,關注學生在自主實踐過程中的真實狀態,更好地體現教育教學的針對性。一般情況之下,演奏技巧的掌握尤為關鍵,老師需要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進行自主實踐;其次,老師要站在宏觀的角度對學生進行簡單的引導,保障學生能夠正常或超常發揮。學生的心理素質會直接影響最終的表演水平,只有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反復訓練才能夠強化自身的演奏,加深對作品的理解。老師需要在鋼琴教學實踐的過程中積極地傳授演奏方法和技巧,減輕學生的學業壓力和心理負擔,讓學生能夠積累豐富的演奏經驗,同時實現臨場應變,減少舞臺的失誤。
(四)為學生提供實踐表演機會
與其他學科的教學內容相比,鋼琴教學對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老師必須要為學生提供更多動手參與的機會,通過實踐表演來培養學生良好的現場演奏能力,將心理因素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控制在最低的水平,保障學生能夠獲得更多上臺演奏的機會。老師需要鼓勵學生進行相互聯系和溝通,讓學生能夠在互相學習的過程之中對個人的優勢和不足有一個宏觀的認知。對于一些比較內向的學生來說,老師需要注重鼓勵和肯定,將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相結合,讓學生能夠對所有的表演形式進行認真的分析和研究,在反復表演和實踐時積累豐富的演奏經驗,強化學生的舞臺演奏心理,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體現新時代背景之下鋼琴教學的核心要求,保障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真正掌握鋼琴演奏的技巧和精髓,通過不斷的參與和實踐來實現個人音樂素養的穩定提升。老師需要在前期引導學生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提高學生的自我控制和調節能力,讓學生能夠將個人的精力和時間投入到表演鍛煉之中,將針對性的訓練與階段訓練相聯系,盡量避免學生產生過大的學習壓力和精神負擔,鼓勵學生學會自我調節和自我引導。
三、結語
大學鋼琴教學中的演奏心理訓練與培養對老師和學生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老師需要關注不同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的合理應用,站在學生的角度,將更多創造性的教學策略與教學手段融入心理訓練和培養環節,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演奏水平。
參考文獻
[1]王碩.探究大學鋼琴教學中的演奏心理訓練與培養[J]. 大眾文藝,2016(18).
[2]郎藝超.大學鋼琴教學中演奏心理訓練的方法探究[J].北方音樂,2018(2).
[3]劉愛樂.大學鋼琴教學中演奏心理的訓練與培養[J]. 明日風尚,2016(20).
[4]王曉蔚.鋼琴演奏教學中的彈奏技能和心理素質培養研究[J].戲劇之家,2015(2).
作者簡介:李黎霞(1984—),女,漢族,四川廣安,四川文理學院音樂與演藝學院,講師,碩士,本科,研究方向:鋼琴及鋼琴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