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秀清
摘 要:論述了在班級管理中應如何辯證地處理好“嚴”與“慈”的關系,做到剛柔相濟、寬嚴有度,從而使班級管理井然有序。
關鍵詞:班級管理;嚴慈相濟;科學管理
班主任工作是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班主任工作的成與敗在一定意義上決定了學校教育的成與敗。那么怎樣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呢?首先,班主任要有一顆對學生的摯愛之心。其次,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恰當處理好“嚴”與“慈”的關系,做到剛柔相濟、寬嚴并重,班主任要扮演好“嚴父”與“慈母”的雙重角色,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班級管理的質量。
一、嚴明的班級紀律是班級管理的基礎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國有國法,班有班規,一個班級必須要有鐵的紀律,人人遵守才能成為一個和諧的大家庭。一個優秀的班主任在新學期的第一周就會根據學校和班級實際情況制定出一個切實可行的“班級公約”,公約中規定了學生的到校時間,陽光體育活動的要求,破壞公物后如何賠償等等。周會課上要求學生根據公約規范自己的行為,讓他們知道怎么做是對的,怎么做是錯的。如:我的“班級公約”中有這樣一條規定“遲到的學生在當天打掃衛生”,然而剛開學有許多學生無視班規屢屢遲到,我嚴格按照“班級公約”讓這些學生打掃衛生,無論是班長、組長還是組員一視同仁,只要遲到今天的衛生非你莫屬,而且作為班主任的我親自督促、檢查,如此堅持了半月,班中遲到的學生少之又少,甚至有一周居然無一人遲到。小小的懲罰告訴學生“班級公約”必須人人遵守,誰違反了規定必然受到應有的懲罰。如此“班級公約”在學生心中有了地位,下課后在公約面前人頭攢動,孩子們對照公約議論著今天誰在教室里亂扔垃圾了,誰破壞了公物……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頭,覺得只要孩子們心中有公約,我的班主任工作何愁干不好?嚴格的管理使我班每學期都評為“優秀班集體”。我曾經一位學生在微信中除了對我“插柳之恩,終生難忘”的感激外,他還這樣寫道“當初在您的班上學習時,總以為您對我們太嚴了,有些不近人情。當我離開您的班后,到了新的環境中,沒有人像您那樣嚴格要求我,我卻仍像過去那樣有條不紊的學習、生活。嚴格要求自己,這已經慢慢轉化為自己的生活習慣和自覺行動,您當初的一片苦心使我受益終生”。讀著這樣的微信我體會到了“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驕傲。
二、嚴格要求自己的班主任是學生的楷模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班級管理中的身教至關重要,要求學生做到的,班主任老師要首先做到。例如:班主任要求學生不遲到,那么自己必須按時到校,班主任要求學生保持教室內整潔,那么自己千萬別隨手扔下手中的廢紙屑。班主任的一言一行、舉手投足是最吸引學生眼球的,無形中成為他們學習的楷模。同時班主任要嚴格要求自己在班級管理中做到公平、公正,不得有私心。常聽孩子們在背后悄悄地議論:“某某老師很偏心,成績好的同學犯了錯輕描淡寫地批評一下,成績不好的同學犯了錯卻大罵特罵;某某同學的媽媽是班主任的朋友,他學習成績差,班中人緣又不好,還是三好生……”如果這樣做那么班主任在學生心目中已沒有任何威信可言。其實班主任在確定班干部和“三好學生”的時候用民主選舉的方法是最好的,因為學生的眼睛是雪亮的,班主任的公正之心也就不言而喻了。在工作中你如果沒有公正之心就會寵壞一半,同時也失去了另一半。班主任必須嚴格要求自己要有一顆公正之心,這樣全班同學就會心服口服,你的班主任工作才會如魚得水、游刃有余。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
如果說“嚴”以一系列制度為手段,約束學生與班主任的言行。那么“慈”則是通過“潤物細無聲”的愛激發學生內在的積極性,促使學生自覺完成班級所規定的各項任務。
三、常懷一顆慈愛之心,做學生的貼心人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總是急學生之急,解學生之難,做學生的貼心人。有的學生因成績落后而沮喪、懊惱時我總是輕輕拍拍他的肩告訴他“一次的失敗算不得什么,老師相信你一定行”;有的學生傷風感冒了我總是噓寒問暖,陪他們到校醫室看病,完全充當著母親的角色。我還擁有一雙善于發現學生優點的慧眼,如:發現哪位學生學習方法得當,珍惜時間;哪位同學能團結同學,遵守校紀班規;哪位同學尊師愛幼,謙恭禮讓等等,這些我都記在心頭,在周會課上進行表揚并樹立典型,讓全班同學學身邊的人,做身邊的事。我這樣做會使優秀的學生更優秀,犯錯的學生主動改正錯誤,規范自己行為。我的愛如春雨點點滋潤著全班學生的心,看著他們每天快樂地學習,不斷進步,我也品嘗到了“一份耕耘,一份收獲”的喜悅。
四、擁有一種寬容的心態,鑄就學生日后的優秀
對班主任而言,寬容地對待學生,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寬容你會得到“退一步海闊天空”的喜悅和“忍一時風平浪靜”的收獲。在《學習的革命》一書中有這樣幾句話:“如果一個人生活在批評之中,他就學會了譴責。如果一個人生活在敵意之中,他就學會了爭斗……如果一個人生活在鼓勵之中,他就學會了自信。如果一個人生活在認可之中,他就學會了自愛。”這一段辯證的言論,要說明的是我們作為教育者應該給學生什么樣的教育空間,才能達到我們所期待的教育效果。班主任面對一個犯了錯誤的學生多一份寬容,多一份諒解更能促使他認識錯誤,改正錯誤。倘若抓住他的小辮子不放往往會傷了孩子的自尊,冷了師生間的關系,最終得不償失。懷著一顆寬容的心,每天把微笑帶進課堂,讓課堂灑滿陽光;每天把欣賞的語言播撒在教室讓學生日日滋長著自信;每天把激勵存入學生的心田,讓學生時時體驗著學習的快樂。
在班級管理中“寬”和“慈”是辯證統一的,是相互依賴、相互轉化的。所以,在班級管理中沒有“嚴”的剛性,就沒有了原則性、制約性,一切管理活動就失去依據;然而,班級管理中沒有適度的寬,就失去了可塑性、靈活性,班級就缺少溫暖沒有生機。因此“寬”和“慈”是兩個不可分割的側面,不能失之偏頗。因此,班主任既要扮演好“嚴父”的角色,也要扮演好“慈母”的角色,掌握好其中的尺度,使二者密切結合,相輔相成,使班級管理更具科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