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霞
摘 要:《政府會計制度》已于2019年1月1日起在行政事業單位全面施行,高校的會計核算模式和經濟業務的會計核算也需要隨之變革,在新舊制度銜接之際,本文就高校會計實務的幾個重點問題進行具體分析,有利于準確理解《政府會計制度》的要求。
關鍵詞:政府會計制度;高校;會計實務
一、高校實施《政府會計制度》的積極意義
2014年以來,高校會計制度一般采用收付實現制,部分經濟業務或事項的核算按照《高等學校會計制度》的規定采用權責發生制。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開放力度的加大,由于兩種制度不統一,已經不能滿足高校全面加強財務管理的現實需要。2015年起,財政部陸續出臺了《政府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和9項具體準則以及固定資產準則應用指南,政府會計準則體系的完善性已初見端倪。財政部2017年10月出臺的《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以下簡稱《政府會計制度》)可以說是一次重大變革,標志著具有中國特色的政府會計標準體系正式形成新的制度文本。相對于現行的《高等學校會計制度》,新出臺的《政府會計制度》構建了政府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適度分離又相互銜接的政府會計核算體系,特別是全面引入了權責發生制核算原則,較好地統一了現行各項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順應了預算改革的要求。
二、高校實施《政府會計制度》在會計實務方面的挑戰
黃青山認為,就教育成本的核算而言,存在實際委托人缺位、教育成本核算意識薄弱、受托責任的履行缺乏有效監督、原高校會計制度約束了成本核算工作的進行以及高校缺乏財務風險管理、未執行科學的成本分擔機制等問題。當前新舊制度銜接之際,高校如何較快地從高等學校會計制度過渡到政府會計制度還面臨著制定統一的會計制度框架、重構會計核算模式,使高校會計核算做到統一和規范,按照權責發生制新要求重新進行會計科目設置和賬務處理,擴大高校資產負債核算范圍,改進預算會計功能等諸多挑戰。除了上述問題,對高校會計實務而言,財務會計在預付、暫付等(掛經濟分類)相關科目發生資金流出時,預算會計要同時生成支出和經濟分類核算,固定資產、無形資產與預算會計的經濟分類掛鉤,在建工程與預算會計經濟分類之間要建立對應關系,輔助信息(部門、項目、功能分類、合同管理、客戶信息、分類控制等)的多維設置等等,這些內容一旦缺漏,“雙分錄”中由財務會計憑證觸發的預算會計憑證將發生錯誤,這對高校財務人員的職業判斷和實踐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給高校會計實務帶來了新的挑戰。
三、高校實施《政府會計制度》在會計實務方面的應對
為了彌補上述漏洞,高校實施《政府會計制度》在會計實務方面迫切需要做好新舊制度轉換前期的業務梳理、編制新舊制度銜接轉換表、根據經濟業務類型分類處理、注重借助技術層面的會計實務處理等具體工作。
1.做好新舊制度轉換前期的業務梳理
《教育部關于直屬高校直屬單位實施政府會計制度的意見》(教財〔2018〕6號)指出,構建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適度分離并相互銜接的會計核算模式,為編制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做好準備,實現“雙功能、雙基礎、雙報告”的改革目標。為了避免高校新制度賬務處理出現問題,郭小寧提出,一是單位財務部門應組織好全體財務人員深入學習新制度。通過深入學習新制度,熟練掌握會計核算內容,深刻領會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之間的關聯關系。二是加強財務軟件功能改進。除了加強業務學習和改進財務軟件功能外,筆者認為,還需要根據《〈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與〈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有關銜接問題的處理規定》的要求,從“新舊制度銜接總要求”“財務會計科目的新舊銜接”“預算會計科目的新舊銜接”“財務報表和預算會計報表的新舊銜接”四個方面對本校財務實務進行逐一梳理,列出問題清單進行研究。
2.編制新舊制度銜接轉換表
為了確保新舊會計制度順利過渡,財政部對高等學校執行新制度及《關于高等學校執行〈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的補充規定》(以下簡稱《補充規定》)有關銜接問題做出了進一步明確。首先,高校應根據2018年年末的科目余額表,分析編制新制度下的科目轉換表,特別是有余額的科目一方面應與新制度下的財務會計科目對應平衡,另一方面也應與新制度下的預算結余類會計科目對應平衡。其次,應依照財政部《關于印發〈支出經濟分類科目改革方案〉的通知》編制支出經濟分類科目表。最后,還應按新制度編制預算會計科目表。將上述編制好的3張轉換表導入財務系統,并且確保新制度下2019年年初的財務會計科目余額與2018年年末的會計科目余額一致,2019年期初的預算結余科目余額借貸平衡。這時就可以按照補充規定的指導,結合本校實際的情況,編制新舊制度銜接憑證,并關注資產重分類形成的各類資產之間或同類資產中明細分類不同導致的差異、補提固定資產折舊、補提無形資產攤銷、計提壞賬準備、按照權益法調整長期股權投資賬面余額、確認長期借款期末應付利息、合并基建賬期初數補錄憑證等容易出現差錯的方面。
3.根據經濟業務類型的分類處理
實施政府會計制度后,對經濟業務的會計處理存在只進行財務會計核算和財務會計核算與預算會計核算同時發生的情形,因此,需要以經濟業務是否納入部門預算和發生現金收支將經濟業務進行分類(見表1)。通常來說,我們把僅有財務會計核算的稱為“單分錄”(見表2、表3),將既有財務會計核算又有預算會計核算的稱為“雙分錄”。
4.注重借助技術層面的會計實務處理
上述處理辦法只是常見的主要經濟業務舉例,在實際工作中,高校的經濟業務要繁雜得多。高校會計實務一般要通過項目代碼、會計科目和資金來源等多維度反映核算內容。實施《政府會計制度》,對原有會計信息系統也要進行升級和調試,可以通過增加“經濟分類科目”和“收支類型”來連接財務會計核算和預算會計核算。由于新制度下的業務處理還是新生事物,在高校會計實務中往往會出現各種問題,如觸發的預算會計憑證借貸方不平衡、生成的預算會計憑證中相同科目的借貸方金額不抵減等等,只有通過財務人員不斷地試錯來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由財務軟件公司從技術層面解決問題,從而最終實現由會計人員在財務系統中錄入財務會計憑證的同時,系統能夠自動判斷是否觸發生成預算會計憑證。如果是“雙分錄”,系統要智能觸發生成正確的預算會計憑證,這樣才能確保本校的會計核算信息能夠實現政府會計改革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黃青山,郭瑞.政府會計制度下的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會計之友,2019(5).
2.王瑩.高校實行《政府會計制度》的銜接工作探析.會計之友,2018(22).
3.郭小寧,羅水秀.高校會計制度與政府會計制度科目設置對比分析.財會通訊,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