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州科技職業學院 林 龍
信息化教學已成為教育改革的發展方向和必然趨勢,信息化教學改革離不開實訓資源的開發建設。目前,高職院校實訓資源建設有兩種傾向,一方面是根據授課需求進行實訓設備資源購買;另一方面是市場提供什么實訓資源,課程的開發和實施就相應與之配套。這兩種形式都存在一定的弊端,既不能真正做到先進實用,保證正常教學的需要,也不能最大限度利用好高職學院有限的資金,更不能兼顧社會服務功能,其結果是購置了大量過時的設備,或者只購置先進但利用率低的設備,不能滿足專業基本技能訓練的要求。而我校汽車專業的教學還存在以下問題:汽車專業現有的拆裝實訓教學資源比較緊張,不能完全滿足小班化教學需求;學生對拆裝流程不熟悉,拆裝方法有誤,教具容易出現零件丟失、損壞等情形。因此,如何提高教具的使用壽命,降低教學成本和學生犯錯幾率,增加教學資源是汽車專業教師需要迫切思考的問題。
教學資源分為軟件和硬件兩類。從軟件上看,教學資源主要有視頻、動畫、在線平臺、課件和學習軟件等,從硬件上看,教學資源包括實訓臺架、設備和模型等。汽車拆裝實訓課程往往對硬件設備的需求較大,我校現有設備較難滿足小班化教學需要。因此,我們可以利用3D打印技術對拆裝教具進行快速成型開發,以彌補教具的不足;另一方面,通過虛擬仿真軟件,可以讓所有學生得到訓練機會,在真正實操之前先掌握操作流程,避免損壞教具。
以“手動變速器拆裝”任務為例,對該門課程實現信息化教學資源開發建設,開發的教學資源包含模型實物和虛擬仿真軟件。軟硬件相互配套,為虛擬和實物拆裝實訓提供教學基礎,進一步優化了教學效果,降低了教學成本。技術開發的路線如圖1所示。
基于“從虛擬拆裝到實物拆裝”的教學理念,以開發汽車手動變速器虛擬拆裝仿真軟件為目標,進行該課程的數字資源建設。首先將之前開發建設的變速器數模總成導入3DMax進行渲染,輸出FBX文件,然后利用Unity3D軟件平臺,完成虛擬拆裝仿真軟件的自主開發。

圖1 虛實一體教學資源開發路線
手動變速器虛擬拆裝仿真軟件應具備兩個主要的功能:一是讓學生了解手動變速器內部的結構組成,二是讓學生掌握變速器的拆裝步驟和方法。為了實現這兩個功能,該仿真軟件設計的總體要求是:實物建模,所建的3D模型應該與實物模型一致;示范引導,確保無專業基礎的學生能反復觀看拆裝過程,掌握拆裝步驟;自主交互,確保學生能對手動變速器模型進行交互式拆卸。因此,開發的軟件應具有以下功能:手動變速器介紹、零部件展示、自動拆裝演示和手動拆卸,如圖2所示。學生通過手動變速器介紹功能了解到手動變速器的功用、分類、結構及同步器工作原理;通過零部件展示界面對手動變速器各個零部件進行認識;通過自動拆裝演示功能觀看變速器的拆卸和安裝步驟的3D動畫,可以調節拆卸速度并定格拆卸步驟;手動拆卸界面里,用戶通過鼠標,按照規定步驟進行變速器的虛擬拆卸練習,掌握變速器的拆裝步驟和方法。

圖2 手動變速器虛擬拆裝仿真軟件
學生在不同的學習階段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既可以通過仿真軟件對變速器結構進行認識,也可以進行虛擬拆裝練習,大大提升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及動手能力,同時也降低了實訓設備的損耗。
以開發汽車變速器教具模型為目標,將開發任務導入汽車CAD的課堂教學,教師聯合學生成立興趣小組進行變速器三維數模的建立。首先,將五擋四速手動變速器內部的元件進行分類,總體上分為:變速器操縱機構(撥叉及撥叉軸)、變速器傳動機構(各擋位齒輪、軸、軸承和同步器)、殼體等,將零件設計任務分配到小組,每個小組成員通過solidworks軟件對變速器各個零件進行三維建模,建模完成后各組匯總進行約束裝配,最后教師指導修改,完成后將數字成品存入3D模型資源庫。
在建模過程中,根據零部件說明書和實際測量的尺寸來確定模型的外部參數,然后將簡單規則的幾何體通過拉伸、切削、布爾操作等方式,逐步獲得完整的零部件模型;各組對自己負責的數字模型進行調用,然后通過相應的軟件功能對模型進行切片生成代碼,輸入3D打印機實現實物制造,最終各組長匯總各組制造的實物,裝配成一個完整的手動變速器模型,如圖3所示。

圖3 變速器模型的打印與組裝
以“手動變速器拆裝”任務為例,進行虛擬實物教學資源開發,通過設計仿真軟件和制作手動變速器模型,實現了仿真與實訓相結合,拆裝與制造相結合的學做融合過程。實踐證明仿真軟件與3D打印實物模型作為信息化教學資源,改善了課堂教學效果,提高了汽車專業學生認識和拆裝變速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