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迪 余正勇
摘要:洛帶古鎮正處于古鎮發展的瓶頸時期,本文通過對其實地考察及訪問,對其旅游發展現狀進行質性分析后,針對其旅游發展的問題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期望可增加其旅游經濟效益的同時為其他古鎮的發展提供一個可供參考的案例。
關鍵詞:洛帶古鎮;旅游發展
一、研究背景
洛帶鎮位于成都東郊龍泉驛區,處于成都平原與龍泉山脈的交界處,西距成都市區約15公里。由于鎮南有溪水環繞如帶,鎮中12景似“南架飛虹錦帶”,故名為洛帶。處于如此優越的地理位置,擁有著良好的交通優勢和客源市場,但洛帶仍舊處于留不住客人,客人消費水平低的窘境亟待改善。
二、洛帶古鎮發展現狀分析
(一)洛帶古鎮旅游業發展現狀
(1)古鎮基本景點。洛帶古鎮上千年的悠久歷史積淀和多種文化的相互交融,留下了眾多的民間傳說、歷史遺跡、客家會館。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以下幾大會館:江西會館、湖廣會館和廣東會館等。這些會館經歷了很長的時間,風貌仍然不減當年,成為古鎮價值最高的看點。古鎮老街以上下街、北巷子、風儀巷、槐樹巷、江西會館、柴市巷、馬槽堰巷、糠市巷等一街七巷為代表,現存的建筑多系清末民初風格。
(2)基礎設施及物價。由于古鎮剛剛完成了仿古重建,除了廁所、電話亭比較少,醫藥衛生標識還不夠完善外,基礎設施比較完備。當地物價與成都相比,持平或略低。
(3)游客層次。由于以客家文化為其特色,洛帶對中老年人的吸引力比較大。游客中,以中老年人為主。同時,中老年人也是主要的重游者。青年人比較少,多為第一次來旅游,重游率較低。平時,散客居多。節假日期間,老年協會團體旅游者和家庭旅游者較多。
(二)存在的問題
(1)客家文化概念模糊。洛帶在發展中出現了客家文化不明顯,文化內涵挖掘不夠的尷尬局面。客家文化是什么,如何挖掘、運作“客家文化”等一系列最根本的問題開始凸顯出來。在洛帶考察期間,發現代表洛帶客家文化的僅僅有幾個會館、一個客家博物館、以及客家小吃等,但這些平面文化的展示無法滿足游客對客家文化的認知需求,游客缺少對客家民風民俗的真切體驗、缺少對客家文化的感官認知。
(2)古鎮商業規劃不合理。洛帶古鎮整體呈“一街七巷子”的格局,但是這條長約1.7公里的古街卻被既不合理的商業規劃給破環了整體面貌。其中飲食類和工藝類中還體現出客家文化的飲食特色和手工藝制作色,能夠讓游客接觸到客家文化;服飾類中大部分都是經營現代服飾,同洛帶客家人沒有任何關系;在規劃中最為不合理的是娛樂類,各種“鬼屋”、魔術、碰碰車、射擊等游戲在古鎮中喧鬧,徹底地破壞了古鎮整體的客家文化氛圍。
(3)廁所太少。廁所標志是很多而且很明顯的,但是順著標志要走很遠很遠才能找到洗手間,最后我們發現其實它的廁所數量十分少,推廣廁所革命的今天,這是亟待改善的。
(4)晚上留不住游客。大概到六點,所有的店鋪幾乎都關門或者要關門了,而且此時游客也幾乎沒有了,夜晚的洛帶,安靜的像一座空城。
(5)土樓規劃不合理,影響力不夠大。作為洛帶古鎮最有辨識度的和代表性的客家土樓,卻很少有游客停留,因為土樓里面一邊是書店,另外一邊是擂茶館,看書加聽戲如何并存?
(6)游客消費水平低。洛帶游客以中老年居多,重游率在中老年之間比較高,但總體消費水平低;游客主要是消費一些古鎮的小吃,至于工藝品,很少有人愿意購買。加之當地物價較成都低或與之相等,難以吸引較多旅游商家前來投資。
(7)古鎮的旅游容量較小。由于古鎮主要是由一條街和七個巷子構成,旅游容量比較小,容易造成游客進得來、散不開的情形。古鎮雖然有一定數量的飯館、餐廳,但都比較小,而且衛生條件比較差。大量游客到來時,古鎮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目前,古鎮還主要是以銷售小吃和手工藝品為主,游客在此處的活動還僅限于觀光旅游。
三、改善策略
(1)凸現個性準確定位。針對洛帶古鎮的地理位置和文化內涵,我們認為應當把洛帶古鎮定位于客家古鎮,并將客家文化做適當延伸和擴展,我們認為,可以名之為“世外桃源”。宣傳口號建議可以使用“成都的世外桃源”或者“客家古鎮、世外桃源”,從而提高人們對洛帶的興趣,增加吸引力。
(2)充分重視,規劃先行。古鎮的旅游開發必須規劃先行,通過科學規劃和嚴格管理,有效避免古鎮資源遭受任何可能的破壞。古鎮的發展不能沿用城市化或老少邊窮地區的發展思路,即邊改造、邊發展,甚至認為“不破不立”。古鎮旅游開發必須另辟蹊徑,要在“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下,嚴格控制周邊環境。
(3)挖掘內涵,提升品位。透過自然風光對古鎮的文化內涵進行挖掘和提煉則是發展古鎮旅游的點睛之筆。對于洛帶古鎮來說,不僅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文內涵,還應對資源進行合理而有效的重組,將沿襲了幾百年的客家節日、傳統民俗、傳統手工藝等重新加以挖掘,賦予新的內容,才能令游客在游憩的同時找尋到身體和精神的雙重家園。
(4)政府主導,市場運作。我國旅游業走的是一條政府主導型的發展模式,政府主導型的發展模式在我國現階段具有重要作用和明顯優勢,古鎮旅游和其他旅游產品一樣,它的開發和發展都不能離開政府的主導性作用。
(5)市場營銷樹立品牌。一方面, 管理和經營者應主動走出去,與附近的知名景點如黃龍溪古鎮攀親聯姻,去周邊城市特別是成都的各大旅游社掛上線路;走上本省及全國的大型旅交會搞營銷;走上各大新聞媒體;建立自己的網站等等,樹立起洛帶古鎮旅游的嶄新概念。另一方面要主動引進來,可以自己搭臺辦起一年一度的火龍節、水龍節;邀請國內外知名的畫家、攝影家、旅游愛好者、客家商人前來考察;利用多種渠道大大提高古鎮的知名度,樹立品牌,從而收到良好的宣傳效果。
參考文獻:
[1]王俊.旅游業和山區農民收入問題研究——以井岡山市為例[D]. 南昌:江西財經大學,2010
[2]李瓊.英國鄉村規劃及其對我國的啟示[D]. 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