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軍
摘要:為保障退役士兵重返并適應社會、解決就業問題,國家依據一定的法律規定,制定新的退役士兵安置制度,根據其服役期間作出的貢獻與努力,并分析退役后環境對其造成的影響,給予一定的資金和服務保障。因社會經濟體制改革,以往的退役士兵安置政策難以滿足退役士兵適應社會、就業工作的實際需求,出現退役士兵安置難的問題,而國家提出的新的退役士兵安置制度,通過加強職業技能培訓,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以增強退役士兵的就業創業能力以及市場競爭力,然而因缺乏相關職業技能的深入研究,并暫未深入調查與訪談,導致當前退役士兵職業技能培訓仍存在不少問題,如退役士兵缺乏動力、基礎薄弱、較難集中以及管理不當等問題,需對職業技能培訓期間學員管理進行思考,以進一步完善與提高退役士兵職業技能培訓,促進退役士兵安置難的問題能夠得到有效解決。
關鍵詞:退役士兵;職業技能培訓;管理
退役士兵安置是保障退役士兵適應社會、就業工作的重要制度,同時也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退役士兵的社會生活,同時也影響到社會各界人士對退役士兵的社會地位的評價。國家制定新型退役士兵安置制度,通過免費職業技能培訓,來提升其就業競爭力,便于其在競爭激烈的市場自主就業與創業。因退役士兵與普通在校學生有所區別,再加上其職業技能培訓的特殊性,若一視同仁進行管理,難以有效保障退役士兵的實際培訓需求,需對退役士兵在職業技能培訓期間的教育管理問題積極進行探索與實踐。
一、退役士兵職業技能培訓期間存在問題
(1)缺乏動力。近年來,各地院校積極響應政策大力開展退役士兵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從整體而言,當前退役士兵職業技能培訓工作主要存在四個方面的問題。首先是退役士兵缺乏職業技能培訓動力,存在這方面問題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三點原因。第一,退役士兵缺乏就業創業意識及能力,更傾向于以往的分配安置工作,認為穩定即可。第二,一部分退役士兵對職業技能培訓缺乏正確認知,認為職業技能培訓難以有效解決安置難、就業難的問題。第三,也有一部分退役士兵到了成家立業的年紀,在職業技能培訓期間沒有收入也沒有社會保障,若培訓難以解決就業,造成的損失較大。退役士兵缺乏動力,主要是因為對職業技能培訓的認知不夠,仍抱有疑慮、觀望的心態,此外,還有一些其他因素,如家庭因素等,因積極性不高選擇放棄參與職業技能培訓。
(2)基礎薄弱。大部分退役士兵都是高中畢業便去部隊服役,在服役期間因時間較為緊張,鮮少接觸并學習文化知識,也幾乎與社會脫軌。而當前社會發展迅速,教育領域也不斷改革創新,基于網絡教育環境下,普遍采用信息技術來輔助教學,以促進學生自主構建知識體系。退役士兵基礎較為薄弱,在職業技能培訓期間難以跟上教學步伐,在學習知識與技能的前提下,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來適應環境。此外,退役士兵基礎薄弱且參差不齊,給職業技能培訓也帶來一定的困難,需要把握住“度”,在退役士兵能夠掌握的基礎來達到培訓效果。
(3)較難集中。以往退役士兵在退伍后,都會回到原征集地報到,但因退役士兵安置難等問題,不會安排分配工作,因此越來越多的退伍士兵選擇自謀職業,認為早找門路早打算,參與職業技能培訓可能會造成一定的損失,如浪費時間與金錢等,便選擇不去報到與參與職業技能培訓。退役士兵因種種因素流動性大,再加上沒有相關的政策或制度來約束,培訓單位與院校難以尋找并集中退役士兵參與職業技能培訓,難以有效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同時也給退役士兵職業技能培訓期間管理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
(4)管理不當。從整體而言,退役士兵這一大群體存在較大的個體差異性,如年齡跨度、生活背景、急促能力等,再加上其普遍與在校普通學生存在一定的區別,因此在管理方面,需要區別對待,具有一定的難度,很容易導致管理不當,難以妥善解決退伍士兵在職業技能培訓期間遇到的各種問題。在實際管理中,存在對退役士兵轉變觀念的重視程度不高、日常管理不夠全面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約束行為不到位等問題,難以做到因地制宜、有的放矢。此外,職業技能培訓單位或院校沒有有效將培訓與就業相聯系,進行培訓考核、就業率考核,因管理不當,退役士兵較難有效通過職業技能培訓來提高就業競爭力。
二、退役士兵職業技能培訓期間管理策略
(1)加強思想工作。加強退役士兵職業技能培訓期間管理工作,需要通過思想教育工作來改變其理念,正所謂“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因此培訓院校或單位在職業技能培訓初期需加強思想教育工作。
首先,需要展開傳統教育以促進退役士兵始終保持著良好的軍人習慣與作風,可邀請部隊干部來進行授課,通過鼓勵與激勵的方式,來促進退役士兵始終保持著在部隊中的精氣神與良好作風。其次,培訓院校或單位還應該展開法制教育,因退役士兵群體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在部隊服役期間鮮少與社會接觸,有可能會引發社會矛盾。因此,可分發相關法制手冊,班主任或負責人起到引導作用,來進行學習。此外,還可以制定相關規定,若在職業技能培訓期間出現違法亂紀行為,取消培訓資格并上報給其家長,且不能領取生活費。通過制定承諾制度,能夠有效解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最后,還應該圍繞退役士兵的思想狀況來拉緊其與家人的距離,可定期開展主題教育,促進退役士兵在職業技能培訓期間能夠有效與家長交流,并引導退役士兵家人多加鼓勵與引導,共同合作來加強退役士兵的思想工作。
(2)構建管理隊伍。退役士兵職業技能培訓期間,加強管理工作,還應該具備專業完善的管理隊伍,需要明確職責,共同展開管理。因此,職業技能培訓院校或單位需要認知到管理的重要性,對管理人才進行配備,并完善相關的管理與督查制度,定期圍繞管理召開會議就管理問題展開討論。
首先,需要選拔并明確班主任的職責,在管理過程中,需要尊重退役士兵的人格,并加強溝通注重技巧,同時還需要加強思想工作,切實地進行溝通與交流,能夠促進班主任有效管理,同時也能保證職業技能培訓的順利開展。其次,還應該對班主任展開培訓,班主任作為管理人員需要圍繞退役士兵對管理進行調整與改進,注重業務能力,因此,可利用放假期間,如寒暑假,來進行集中培訓,或者組織班主任參觀學習。最后,構建專業化的管理隊伍離不開評價考核體系,培訓院校或單位需要加強班主任考核,并明確考核標準,如定期與退役士兵溝通等。圍繞考核排名展開會議進行獎懲。
(3)營造良好環境。退役士兵職業技能培訓期間,加強管理工作,需加強日常管理來營造良好的環境。退役士兵身份較為特殊,和普通在校學生不盡相同,因此在日常管理的過程中,需要營造良好的氛圍,來促進其能夠積極學習知識技能。
首先,班主任需要組織班委會來起號召和榜樣作用,來了解退役士兵在職業技能培訓期間的思想及行為,從而針對性地展開管理。其次,還應該組織各類活動或者創設機會,來促進退役士兵進行自我管理,比如可組織退役士兵來負責護旗隊,一方面退役士兵具有軍人的品格與作風,能夠表現得很好,另一方面也能激勵其更為嚴格地要求自己,自覺進行自我管理。最后,班主任需制定考核體系,定期進行評價與考核,若退役士兵表現優異,可頒發榮譽證書,給予一定的表彰獎勵,以營造積極向上的環境氛圍,促進退役士兵能夠注重自己的形象,在職業技能培訓期間,能夠自主管理配合培訓院校或單位來展開學習,以不斷提高自身就業競爭力。
結語
綜上所述,退役士兵就業安置問題成為長期存在的難題,為讓退役士兵適應社會、提高就業競爭力,可組織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在此期間應該進行有效管理,以促進退役士兵能夠更為集中地投入到培訓學習中,從而培養創業就業意識及能力,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紅梅.飛架軍地立交橋 服務軍民融合發展——朝陽市技師學院招收現役退伍士兵經驗介紹[J].中國培訓,2019(07):10-11.
[2]陳文芳.新時代預備退役軍人教育與就業意愿研究——基于杭州市武警預備退役士兵的調查分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19):88-96.
[3]翟麗彬.一部開拓性的退役軍人教育培訓理論研究專著——評《中國退役士兵職業教育與技能培訓發展研究》[J].中國農村教育,2019(02):17.
[4]許成坤.有效推進退役士兵職業培訓和技能培訓的路徑選擇——以高職院校“訂單模式”為例[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7(03):155-156.
[5]譚紹華,莫道江.讓“最可愛的人”成為“最出彩的人”——瀘縣建校開展退役士兵職業教育與技能培訓的探索和實踐[J].中國培訓,2015(13):34-35.
[6]楊俊,馬萬順.聯動推進 創新實施 探索退役士兵職業技能培訓新途徑——以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職業,2014(2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