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敏
摘要:筆者認為,隨著社會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人們的生活水平實現了跳躍性的提升。在人們享受物質生活水平帶來的諸多福利時,也需要付出相應的責任。如我們需要做好環境保護工作,處理好人類發展與大自然之間的關系。觀察當前社會發展中的熱點問題,我們也可以發現,人們對于環境質量的要求也在不斷地提升。那么,如何才能解決環境生態問題呢?筆者認為,就需要做好環境質量監測,解讀可以對環境生態產生影響的諸多因素,提升環境質量的監測技術,提升環境監測工作質量。進而通過現場檢測,走入實驗室進行積極的分析,科學化的解讀檢測結果三個環節,落實環境檢測質量控制目標。本文中筆者就對這一內容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做好環境監測;質量控制
觀察人類文明的發展,我們可以發現,人類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一直難以達成“生態平衡”。在人們改變了生活理念之后,人們不僅僅關注了自身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也在關注環境生態問題,對于環境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在這樣的社會發展背景下,環境質量監測技術也迅速的發展起來。作為專業的工作者,筆者認為,環境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綜合體,人們討論的各種焦點問題,往往只是它的一個側面。它其實包括水、土、氣、光、熱、聲等多種介質。因此,在解決環境生態問題時,我們要從多個角度進行檢測,從根源上查找問題,通過做好環境監測質量控制工作,為我們開展環境保護工作奠定基礎。本文中,筆者就對如何做好環境監測質量控制進行了分析。
一、問題分析
(1)現場監測方面。在開展現場監測工作時,我們往往需要精心選擇監測點,科學化的進行樣本采樣,但是,通過觀察我們可以發現,檢測點的位置選擇上往往存在著不合理現象,數量上也存在不合理現象。在樣本采集的質量控制方面問題更多,如時段不對、方法不對、樣品受到污染等等。
(2)實驗室分析方面。在我們完成采樣環節之后,實驗室分析工作就成為了重點內容。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也許實驗室的配備是最先進的,有專業化的實驗操作人員,但是在完成實驗分析處理活動時,往往也會出現很多問題。如最常見的問題是化學試劑選用不合理,操作流程、試劑保存、樣本保存等等方面也存在問題。這些必然會影響到我們的分析結果,在我們做出評估、制定整改方案時產生負面效應。
(3)結果分析方面。在我們完成了樣本采樣,實驗室分析環節之后,我們還需要對于結果進行積極的分析。在這一方面最突出的問題是由于計算錯誤、沒有驗證、分析邏輯不科學等等引發了分析結果錯誤。而這些問題的出現會導致我們的環境檢測質量控制的預案缺少科學性,在實際應用中缺少價值。
二、方法分析
(1)現場檢測方面。在這一方面筆者認為,我們要將數據采集的真實性、準確性作為根本原則。通過提前檢查校準檢測設備,為我們開展土壤、噪聲、輻射、揮發性有機物、煙氣等環境元素的檢測奠定基礎。我們還要做好工作人員的相關培訓,讓他們擁有完成規范化操作的能力,能夠按照操作流程把握好每一個檢測環節。排除各種干擾因素,將現場的采集樣本及時做好處理,并送回實驗室。在選擇相應的工具與容器時,也要體現出科學性,避免出現影響檢測結果的相關問題。在樣本采集的活動結束之后,我們要把樣品做好冷藏與冷凍保存管理,做好相關的記錄。我們還要把樣品及時的送到實驗室進行處理,結合樣品的穩定性,選擇適宜的保存環境,為后續工作奠定基礎。
(2)實驗室分析方面。這一環節對于環境檢測工作同樣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在這一方面,筆者建議,我們首先要制定科學化的實驗室管理制度,明確實驗室各項工作的流程,提升實驗操作人員的工作素養,加強對實驗操作過程中細節的處理,精心選擇實驗試劑,精心處理對照組樣本。再有,我們要關注對于標準物質與標準樣品的應用與管理。在檢測過程中通過設定標準物質,進而對于出現問題后的監測數據進行科學化的評估與溯源。我們還要設定好平行樣本,促使監測人員能夠對分析活動中的隨機誤差進行有效控制。此外,還要做好對比實驗。通過分析數據的可比性,保證數據的準確性,進而促使實驗分析結果具有指向性。
(3)結果分析方面。在經過實驗室分析得到有指向性的數據之后,我們還需要對于數據進行積極的分析。在這一過程中,我們要參照有關指標,避免出現計算錯誤。選擇適宜的指標,進行積極的驗證,進而判斷分析結果是否科學合理。
(4)提升工作人員的綜合素養。人才是支持行業發展的基礎,在提升環境檢測質量的過程中,筆者認為,我們也要把提升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放在首位。通過培訓與教育改變他們的工作認知,通過營造適宜的工作環境培養工作人員的科學意識,讓他們通過學習先進的管理技術,進而擁有與先進技術發展接軌的能力,促進我國環境檢測工作不斷推進。
(5)建設專業化的系統。要想實現環境檢測質量控制目標,我們還需要把握好每一個環節。如我們要設立高標準的環境檢測站點,各個環境管理部門從當地的實際情況出發,研讀國家的相關標準與相關技術,規范化的來完成操作。人員配置,設備布置方面,也要確立高標準,促使整個環境監測質量控制工作能夠形成一個較為完善的系統,在這一方面,我們還要設立相關的制度,促使環境檢測質量控制工作有目標、有動力。
(6)做好設備的管理與維護。環境質量監測工作離不開專業化設備的支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環境檢測設備的水平也在不斷地提升。很多設備都屬于高精密儀器,這就需要從業人員不僅僅能夠應用這些設備,還要能夠管理與維護好這些設備,進而為我們開展正常的工作奠定基礎。
綜上所述,環境檢測質量控制工作,是解決環境保護問題的基礎,也是我們營造生態化生活環境的基礎。所以,我們要想做好環境保護與治理工作,就需要重視環境監測質量控制工作,提升環境監測工作質量的管理水平,培養出專業化的人才。把握好每一個環節,為我們開展環境保護工作提供準確、完整的數據。
參考文獻:
[1]李維.日本城市環境監測技術系統運營管理研究與借鑒[J].中國環境監測,2008(03).
[2]付保榮.從霧霾天氣談我國環境監測社會化與能力建設[J].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2013(04).
[3]王秀琴,陳傳忠,趙岑.關于加強環境監測頂層設計的思考[J].中國環境監測,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