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順義區后沙峪中心小學
作為一所辦學規模較大的農村小學,學校現有46個教學班,1786余名學生,124名教職工。通過前期調研,我們發現有課后服務需求的學生占總數的57.1%,達到1019人。對此,我們根據學生需求和學校實際,廣泛挖掘校內外資源,制定了詳細的活動方案,提供了學科類(語、數、英三科)、體育類、科技類、藝術類、綜合實踐類課后服務項目。
語、數、英三科實施年級主任和年級組長負責制。合理編班,輪流參與管理。服務內容主要是組織學生自主學習、指導作業、閱讀賞析等。體育、科技、藝術、綜合實踐類,則由各個主管主任和年級段教師負責。體育類以田徑、蹴球、趕羊等為主;科技類以航模、機器人、紙飛機等為主;藝術類以舞蹈、弦樂團、書法等為主;綜合實踐課程以思維活動、編織、小制作為主。此外,我們還開放了圖書室、閱覽室,讓學生們自主閱讀學習。
為了保障接送學生的安全,學校設計、制作了帶有特殊標識的學生出門證和家長接送證,通過不同時段、不同顏色標注,讓所有接送人員和值班人員都一目了然。此外,在加強安保力量的同時,學校還設置了黨員先鋒崗,安排家長志愿者共同參與管理,確保學生安全回家。
我們采用問卷、座談、匯報展示等多種方式,對課后服務工作進行多維評價,保障服務效果。成立了由學校領導、教研組長、家委會代表組成的課后服務評價小組,將參與人員分為社團教師和托管教師,分別從考勤、關愛尊重學生、積極探索教法、履職盡責、實施效果滿意度五方面進行評價,使教師不斷發現問題,完善工作。學校還將教師參與課后服務工作納入績效考核范圍,計入工作量,定期公示考評結果,并對表現出色的教師給予表彰和獎勵。
結束語:“立德樹人 實踐育人”欄目通過對《關于依托社會大課堂完善中小學生實踐育人體系的指導意見》的詳細解讀,以及對“四個一”活動、初中綜合社會實踐、學農學工教育實踐、中小學生課外服務等系列學生實踐活動的報道,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地展現了北京市教委、各區教委、學校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方面所做的探索與實踐,以及發揮的重要而獨特的作用。
實踐育人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市區校三級聯動、校內外多方協同,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社會大課堂為實踐平臺,以教育資源整合為重要途徑,以完善實踐育人體系為重點,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該欄目雖完結,但立德樹人、實踐育人,仍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