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附屬小學依據《管理標準》,圍繞“一所與世界對話的學校”的辦學愿景,把“立德樹人”貫穿在教育的全過程,通過多元課程、共享資源、共育成長的路徑,培養兒童對自然、他人、自己的尊重情感,促進兒童可持續發展和全面發展。
對話標準,更新管理。學校設置管理研究中心、發展研究中心、課程研究中心、課堂研究中心、資產研究中心,打破年級壁壘,采用低段、中段、高段三種管理模式。中層干部從管理人向責任人轉換,以研究者的身份人人承擔研究課題,以學習者的身份人人立足學科課堂。每一名中層責任人,堅持“四個作為”和當好“四種角色”:堅持主動作為,當好教育崗位的實干者;堅持大膽作為,當好內涵發展的創新者;堅持積極作為,當好師生需要的貼心者;堅持搶先作為,當好攻堅克難的擔當者。
對話標準,厚植情懷。學校以“階梯式量身定制”的方式,從學科素養、積極心理品質、個人成長需求等方面,以“三個走進”和“三個對話”進行全程培訓?!叭齻€走進”,即走進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三個對話”,即對話特級教師、對話督導員、對話同伴。定期評選“惠心榜樣”教師,并讓榜樣教師講述自己的教育故事,發揮榜樣的力量。培養一支有正氣,擁有至真的教育行動、至善的教育情懷、至美的教育夢想的教師隊伍。
對話標準,成就個性。學校提倡“把兒童當作兒童”的教風,讓每一名教師從兒童的視角去解決教學問題,從兒童的視角去設計課堂提問,從兒童的視角去活用學科教材,從兒童的視角去挖掘課程資源。采用與教材、與教師、與同伴、與自我等諸多對話形式,改變傳統的學習行為方式,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建設開放性、民主性、個性化的對話課堂模式。通過課堂教學自主、合作、探究、拓展四個環節,解放學生的頭腦,讓他們去想;解放學生的眼睛,讓他們去看;解放學生的雙手,讓他們去做;解放學生的時間,讓他們能學自己想學的東西,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成就他們的個性。
對話標準,培育素養。圍繞“個性化、國際化、現代化”的發展原則,從閱讀、語言、科學、藝術、運動五大領域構建了“對話課程”體系,研發了《在閱讀中與世界對話》《在語言中與世界對話》《在科學中與世界對話》《在藝術中與世界對話》《在運動中與世界對話》校本讀本,開設了主題閱讀、創意閱讀、意大利語、西班牙語、人工智能、相聲、輪滑等課程,旨在讓每一名學生用中國傳統文化與世界文化對話,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審美情趣、探究質疑、堅持超越的五大核心素養,培養至真、至善、至美,擁有世界胸懷、國際視野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