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海維
【摘要】基于供給側改革視域下高校大學生“工匠精神”培養的途徑解析。首先分析出供給側改革視域下高校大學生“工匠精神”培養的重要性。其次分析出供給側改革視域下高校大學生“工匠精神”培養的有效路徑。最后分析出高校要結合社會時代的發展要求,制定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逐漸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
【關鍵詞】供給側改革 工匠精神 大學生
在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形勢下,供給側改革已經成為了一種必然的趨勢。高校是培養具備“工匠精神”人才的基地,為了培養出優秀的工匠型人才,需要高校在供給側改革的視域下,對現代學徒制進行不斷的改革與創新,根據不同學生的專業采用針對性的措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從而為國家建設培養出高素質技能型的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礎。
1.供給側改革視域下高校大學生“工匠精神”培養的重要性
在中央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供給側改革”的概念,也就是在適度擴大總量需求的同時,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推動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實現整體的飛躍。伴隨著供給側改革的不斷深入,對高校大學生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1]因此高校要注重對大學生“工匠精神”的培養,有效的推進供給側改革,促進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在供給側改革視域下,需要高校大學生具備較高的職業能力,端正良好的學習和工作態度,培養大學生堅持不懈、刻苦奮斗的優秀品質,促使大學生在畢業后能夠順利走上工作崗位,發揮出自身所具有的價值。從而高校根據供給側改革的概念,制定科學合理的專業教學方案,提高教學水平,推動高校教育的穩定發展。
2.供給側改革視域下高校大學生“工匠精神”培養的有效路徑
2.1合理的教學設計
在供給側改革視域下,高校要想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就需要教師加強對“工匠精神”的認識。首先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具體學習水平和認知特點,在教學設計中有效的融入“工匠精神”,可以增加一些實踐環節,給予學生更多動手操作的機會和平臺。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將學習的內容弄懂吃透,在師生共同的努力下營造出良好的“工匠精神”的氛圍。其次教師要仔細的研究各個崗位的核心職業能力,以及工作標準,分析企業制定的職業標準,將“工匠精神”培養滲透到教學內容里。[2]并且教師要根據具體的專業對教學標準進行改善,能夠真正將崗位的職業標準與相應的教學相融合,使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逐漸提高自身的“工匠精神”。同時教師要自主塑造自身的“工匠精神”,使“工匠精神”都能傳遞給每一位學生。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要遵循“工匠精神”培養的標準,對學生實施針對性的教學計劃,引導學生體會“工匠精神”的價值與意義,從而確保“工匠精神”培養的有效性。
2.2加大師資隊伍的培訓力度
由于教師作為教學中的引導者和主導者,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因此高校要加強對教師“工匠精神”的培訓,可以讓教師參與到企業中,培養教師的科研能力和實踐能力,使教師具備社會服務能力,提高教師的職業素養和專業技能。首先高校要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特點,可以聘請名師開展座談,從課程的設計到人才的培養,對教師進行全方位的指導,使教師能夠巧妙的將“工匠精神”滲透到教學中,提高教師教學的質量。其次高校可以讓教師在教學時,讓學生感受到豐富的工匠文化和工匠技藝,使學生能夠真實的體會到“工匠精神”的價值與作用。[3]同時高校還可以招聘社會上的優秀人才作為兼職教師,不斷的擴大師資隊伍的建設,整體上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增強教師對人才的指導和實踐能力,從而使高校的教師逐漸都具備較強的技能和高尚的品質,為培養出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2.3加強校園文化的建設
“工匠精神”是一種文化形態,高校要加強校園文化的建設。首先高校要結合自身的辦學特色和專業教學理念,利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目標。其次高校可以邀請相關的名師與專家到校園中,開展講座,使學生能夠學習工匠大師的“工匠精神”,感受到傳統文化的價值。并且高效要注意校企合作,給予學生能展現自我的平臺,增加學生的實踐機會,加強對學生的實習管理。因此高校要構建校企的常態聯系機制,明確聯系人員來及時溝通學生的思想動態,以及培養人才“工匠精神”出現的問題。從而高校可以聯合企業和行業共同制定人才的培養方案,促使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提高學生的“工匠精神”,為國家建設培養出高素質技能型的人才。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供給側改革視域下,高校對大學生“工匠精神”的培養一個長期的工程。因此高校要結合社會時代的發展要求,制定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將“工匠精神”滲透到日常的教學活動中,使學生能夠感受到“工匠精神”的價值與作用,幫助學生端正良好的學習和工作態度,培養大學生堅持不懈、刻苦奮斗的優秀品質。從而逐漸提高學生的“工匠精神”和職業能力,為國家建設培養出高素質技能型的人才,推動國家經濟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時美英, 夏開武. 供給側改革背景下高校"“工匠精神”"培育探索[J]. 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 2017(6).
[2]李光茂. 供給側改革視域下高職學生““工匠精神””培養的途徑探討[J]. 高考, 2017.
[3]楊立星. 供給側改革視野下的學生“工匠精神”培育[J]. 中學政治教學參考, 2017(33):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