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摘要】當今社會,高校學生出現的心理危機事件,已經成為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這也對大學的教育管理模式和理念設置了新的挑戰。使用心理學的知識干預心理危機,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共同努力。有效預防現今大學生的心理危機,才能幫助他們走向更廣闊美好的未來。
【關鍵詞】預防 干預 系統
高等教育改革的一步步深入,高校經受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和挑戰。學生由于社會環境的變化,同樣經歷著各種挑戰,在這種環境下心理問題引發的自殺、犯罪等事件層出不窮,高校對于學生心理危機的教育管理刻不容緩。從根源上避免大學生的心理危機產生的事件,讓每個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一、明確危機工作目標
對社會新聞稍有關注的人都不會陌生的是,近兩年來大學生的極端心理危機事件的發生趨于頻繁,震驚全國的馬加爵案、研究生室友投毒案、弒母躲藏的吳謝宇案等等,也因此,社會各界對于大學生的心理危機預防和干預引起了廣泛關注。從國家層面來說,先后出臺了關于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出臺這些文件最明確的目的就是指導大學生心理危機防御與干預工作。此一系列文件,要求全國各大高校要切實增強在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指導工作。建立起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的教育網絡,完善管理制度,壯大工作隊伍,拓展各學校的實施途徑,以達到及時地發現問題, 進行及時的輔導,做有效干預,以此減少因心理問題而發生的危害事件。并在干預過程中,教導學生對生命持尊重態度,珍愛自己和他人,如果遇到危險要有正確的自救方法。
簡而言之,預防與干預心理危機的終極目標就是促進大學生的健康發展,堅持教育為主體工作,輔以預防和干預工作,提高學生的自我心理調節能力,適應社會,正確面對挫折,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做一個擁有健康且健全性格的人。
二、確保以人為本和預防干預相結合兩項原則
既然是心理危機的預防與干預,預防與干預聯系原則必須結合以當事人為主體的原則,將這兩個原則作為保障心理危機工作順利展開的前提。
(一)預防與干預結合
預防,就是指在學生心理未出現問題時的防患未然;干預,需要在學生出現心理危機時盡最大可能的即使治療和救助,兩項手段相輔相成,才能幫學生緩解或解決心理危機。此兩項手段相結合,樹立持續發展的教育理念,另采取相應措施,為學生的健康發展帶來天然屏障。
學校可以設立信息送報制度,通過心理咨詢室與學校部門的緊密聯和,進行月度信息報告,保證學生的心理健康信息能得到及時反饋。特別是對于存有可能出現高危心理問題的學生:心理測評篩查的有心理障礙、因外界因素影響(家庭、感情、經濟等)出現的心理異常、在生活中突然遭受重大打擊(親人離世、學校處分、犯罪傷害)。
(二)以人為本
素質教育的內在要求就是以學生為本,保證他們的主體地位,將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展作為工作的首位,尤其是心理危機預防和干預工作中,堅持當事人為本,為他們提供真誠地、值得信賴(保密性高)的環境,來幫助他們解決心理問題,并在治療之后無后顧之憂。
三、打造規范工作的三級隊伍
(一)心理專業團隊
對于學校內心理教育與治療的團隊,必須選用具有心理學專業學歷、國家職業資格的心理咨詢證書及精神科執業醫師資格的標準的人作為心理教育團隊,才能為心理危機工作的開展提供專業技術保證。對于設置心理專業的高校,還可以通過自身資源條件為優勢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強化心理培訓技能。要大力支持專業人員參與各政府單位和心理機構舉辦的培訓、學術交流會,取長補短,提高自身專業知識水平。定期邀請專家進行指導培訓,不斷提升團隊的工作水平。
(二)學院干部隊伍
具體到每個專業班級的心理危機工作,需要組成以輔導員(最好有心理輔導員)和班主任為主的學生工作隊伍。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更了解學生的客觀情況,熟悉學生成長規律,是心理危機預防和干預工作的中流砥柱。為了更好地進行危機預防和干預工作,學校一定要加大資金投入,推選學生工作干部進行研討培訓。利用校內外的資源,舉辦心理講座,鼓勵學生工作干部認真參與,積極討論可改進之處,從而提升他們對學生心理危機的發現和控制能力。
(三)學生自身隊伍
包括團支部、宿舍長、心理委員、班委、學生會干部等,組成學生隊伍。學生隊伍在信息的傳遞中有不可忽視的作用,為他們制定的詳盡的培訓計劃,特別是心理委員,需要進行更專業的培訓。邀請專業人士對心理委員進行輔導培訓,增強學生隊伍自身的溝通力和心理問題鑒別力,教導他們在工作中關愛同仁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建設積極的自我心理教育,做到自我和他人的雙重管理。
結束語:
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工作是一項長期且系統化的工作,高校必須不斷探索,深入研究,完善制度,及時更新教育理念和方法,增強全校范圍的防范意識和能力。竭盡全力為學生創造和諧的生活環境,推動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任潔.大學生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工作的五個維度[J].智庫時代,2019(21):52-53.
[2]陳海燕.社會工作介入大學生心理危機預防及干預路徑探究[J].智庫時代,2019(04):64-65.
[3]何澤民,何勇強,呂放光,宋傳穎,李艷月.全面構建大學生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體系[J].邵陽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15(03):9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