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田原
積極心理學是以激發學生積極學習心理為主要研究內容的一類心理學,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引入積極心理學可以有效轉變中職生機械接受語文知識的消極學習狀態,讓中職生重新產生學習興趣。本文將從以積極的心理暗示促使學生相信自己、以直觀的賞識激勵堅定學生學習信念、以豐富的心理疏導保護學生的學習毅力三個角度分析中職語文教師應如何利用積極心理學來構建有效課堂。
職業教育在我國并不受重視,人們依然認為按部就班地進入高等學府才能證明學生是成功的、優秀的,所以中職學校招收的學生通常是一些在班級學習中“吊車尾”、在中考中失利的學困生。由于中職生經受了較大的打擊,或多或少都經歷了不被人認可的階段,所以他們并不喜歡學習。在中職學校教育中,學生的學習目的變成了學習“傍身之技”,也就更不愿意學看似毫無用處的語文了。然而,語文教育是母語教育,關系著學生語言能力的發展與社會適應能力的提升,對中職生的一生都有直接影響。因此,中職語文教師應該要借助積極心理學的研究成果重新吸引中職生的注意力,讓中職生相信自己能夠學好語文,意識到學好語文的有效價值。
1 以積極的心理暗示促使學生相信自己
中職生對自身的失望、厭惡情緒影響著他們的學習效率。在這種時候,教師的教育態度便更為重要。由于中職生在過往的成長經歷中一直十分消極,教師、家長通常會將他們與“好學生”比較,讓中職生明確意識到自己與他人的差距。在反復努力無果后,中職生便會自暴自棄,失去奮斗目標。對此,中職語文教師則要利用積極的心理暗示鼓舞學生,讓學生知道沒有人是萬能的,自己也不是一無是處的,重塑學生自信,優化學生的心理感受。
就如在《我的母親》一課教學中,中職生需借助本篇課文學習自傳文體的語言特征與寫作方法,嘗試自主利用事例來表達人物品格,表達與抒發母愛之偉大。為了豐富中職生有意義學習經歷,我要求學生自主探究本文內容,展示自己對《我的母親》一文的理解。一開始,學生們并不自信,沒有人主動回答問題。于是,我就隨機選擇了一名比較內向的學生,一直安撫學生情緒,讓學生自主表達,不要思考自己的回答是否貼近標準答案。只要學生圍繞《我的母親》一文進行回答,我都會贊許地點頭,用“還有沒有其他想法”引導學生做出更多的表述。
2 以直觀的賞識激勵堅定學生學習信念
挫折、失敗、磨難、壓力雖然可以從某種程度上增強一個人的韌勁,但是堅持、不放棄卻是十分艱難的。中職生的心智發育還不成熟,心智并不堅定,難以在長久的失敗打擊下一直堅守個人信念。對此,中職語文教師應該要在動態的語文教學過程中實施賞識教育,突出學生進步,以成就平衡挫敗感,讓學生知道只有堅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懂得失敗是成功的墊腳石,堅定自己的學習信念,始終以進取精神參與語文探究。
就比方說在“記敘文選材組材”一課教學中,我就針對本班學生多次修改作文的行為與效果進行了賞識評價。一開始,學生們所寫的記敘文存在內容單調、結構混亂的問題。后來,在生生評價與教師評價活動中,學生們把握了創作記敘文的基本技巧,對比了自己所寫的作文,及時修改與完善了原文。面對學生渴望認可、渴望贊同的眼神,我也不負眾望地肯定了中職生的努力與改變,鼓舞了學生志氣。但是,我并不會濫用賞識評價,因為鼓勵與批評同樣重要,一味地賞識激勵很可能會矯枉過正,讓學生盲目自信,反而傷害學生健康。為此,我會十分注意實施賞識教育的時機,以免學生產生心理疲勞。
3 以豐富的心理疏導保護學生的學習毅力
我國是人口大國、教育大國,在很長一段歷史發展期內實行的都是“應試教育”,而直觀的考試成績對中職生的打擊是直接而強大的。大多數中職生都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且厭學、棄學心理十分普遍??上攵?,這種消極被動且拒絕參與的心理狀態是難以實現有效教學的。對此,中職語文教師則要及時對學生展開心理疏導活動,解開學生心結,避免負面情緒的危害,堅定中職生的語文學習毅力。
每當單元測評、學期考試時,我們班的學身都會產生浮躁、不安與過度緊張的心理反應,部分學生還會出現失眠、神經衰落等身體問題。于是,我會趁此實施心理輔導,教給學生排壓減壓的方法。除了這些特殊時期,學生在生活中、學習中產生的一切心理問題都可向我尋求幫助,我會做一個盡責的“樹洞”,傾聽學生的憂愁與煩惱,為學生提供客觀的成長建議。當然,如果學生不想向我傾訴,我也尊重學生,但是絕不會放任學生自己消化,而是告訴學生我永遠是他們強大的后盾,始終站在他們的身后支持他們,消除學生的恐慌感。
總而言之,新課改下的語文教育本身就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一教學任務要求,以積極心理學輔助中職語文教學可以有效優化中職語文教育環境,全面發揮語文課程的教育價值,提高中職生的語言能力、文學鑒賞能力等等,全面優化中職生的整體素質,提高中職生的社會競爭力。
(作者單位:天津市經濟貿易學校(天津市第二商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