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周立
1
長期以來,我們一直強調課堂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然而收效卻不盡人意,主要是受到了教材內容的制約。編寫者在對一些教材的編訂,內容的選擇,以及所要達到的目的的考慮上,更多的是從傳授知識的單一角度入手的,而忽略的德育目標對內容和形式的相關要求。雖然《課程標準》對各門課程提出了相應明確的德育目標,但施教者在教學過程中,對達到相應的德育目標總覺得有點力不從心,德育目標往往很難預期達到。筆者認為,出現這樣的結局不是教師的原因,而是教材建設相對滯后造成的。以無法體現時代特色的教材來要求施教者通過施教來達到合乎時代規范的德育目標,實在有點勉為其難。正是鑒于此,近年來許多有識之士發出了改革現行教材的強烈呼吁,教材建設也因而成為近年來引人注目的一個熱點。
2
我國古代的教育有一個優良的傳統,那就是十分注重倫理道德和行為規范的教導??鬃诱f:“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論語· 學而)這位古代最偉大的教育家為教育定下的程序,再清楚不過地闡明了這個傳統。在這一傳統下,有關倫理道德和行為規范的教材就顯得特別豐富。諸如《三字經》、《弟子規》、《女兒經》、《治家格言》等蒙學教材,滲透的主要思想就是關于倫理道德和行為規范的教育。不僅蒙學教材,就是封建社會的正規教材《四書》、《五經》、體現的仍然是儒家的倫理道德思想。教師在講授《四書》、《五經》時,是按照儒家的倫理道德和行為規范的要求來闡發文章內容,學生也是從儒家的倫理道德和行為規范的要求這個角度來接受相關的知識信息。封建社會的教材內容上的特點是由統治階級的需要決定的。也就是說,封建社會教材的確定是和統治階級以儒家思想治國的理念分不開的。
誠然,封建社會的倫理道德和我們今天所倡導的社會主義道德規范有很大的不同,但這決不意味著兩者是格格不入的關系。我們今天所倡導的社會主義道德規范是對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道德的發揚光大,是對封建社會倫理道德的揚棄。事實是,孝敬父母,友愛兄弟,謹慎守信,憐憫窮苦,正直誠實,親近仁人等儒家倫理道德正是我們民族的美德,這和我們現在所倡導的道德準則是一致的。儒家思想的許多行為準則,在今天仍然是文明的舉止和有教養的表現。儒家以“修身”、“齊家”作為“治國”、“平天下”的準備。我們今天注重自身品行的修養,同樣是報效祖國,回報社會,為人民服務的前提。儒家的倫理道德和行為規范方面的教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繁榮和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這給我們建設有時代特色,能反映新時代道德要求的教材不是一個很大的啟發和有益的借鑒么。
3
在現行的教材中,編寫者能注重德育滲透,教師能通過施教來比較容易地達到一定的德育目標的課程只有為數不多的幾門。對于多數屬于自然科學范疇的課程,如計算機 、數、理化、經濟常識等,雖然也有相應的德育目標,要求施教者通過傳授知識來達到德育目標,則有不小的難度,這是因為受到了教學內容的制約,所以,如何把德育知識和教學內容融為一體而又不損害教材的精神成為這類課程教材建設的當務之急。
中華民族有五千年文明史,有著輝煌燦爛,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中華文化是人類文明最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領域都對人類有過杰出貢獻。所以,我們現在的教材建設,應該盡可能多地汲取古代文化的優秀成份,使之成為德育教育的重要素材。通過把古代文化的優秀成份,和系列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知識體系、豐富的現代科技知識做到有機的融合,力爭使未來的教材成為體現時代特色,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的重要載體。相信通過這樣的教材教育出來的學生,不僅具備時代要求的知識技能,而且具備時代要求的道德品質,人文精神。培養這樣的人才正是中國教育在現階段的主要任務。
4
學校的德育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精神文明建設和物質文明建設是推動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前進的兩個車輪,缺一不可。所以,學校的德育教育是關系到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成敗的一個重要因素。
新世紀之初,江澤民同志明確提出了我們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必須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并舉的重要思想。黨的十八大中明確提出了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耙缘轮螄薄傲⒌聵淙恕狈铰缘奶岢?,為新世紀我國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指明了方向,為改進和加強學校的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契機,對新世紀的教材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
“立德樹人”“以德治國”是執政黨在總結思考國內外治國經驗基礎上得出的科學論斷,是我國進入社會主義新時期的重要治國方略。這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和龐大的系統工程,涉及到國家,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生活的各個方面,需要社會各方面的積極配合和共同努力。作為實現“立德樹人”“以德治國”方略基礎性工作的學校德育,更應從“系統工程”的高度拓展學校德育的觀念、方法和途徑,取得道德教育的成效。所以,新世紀的教材建設必須本著“立德樹人”“以德治國”的重要思想,適應新世紀我國人民對道德的新要求,體現學校德育的任務和目的,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作者單位:寶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