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學軍 齊俊景 闞曲欣
高等職業教育擔負著為經濟社會經濟發展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的使命,同時也擔負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重任[1]。人才培養方案是技能人才培養過程的總體設計,界定了人才培養目標與培養規格的具體實現形式,規劃了實現專業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的關鍵環節[2],也是組織教學過程、安排教學任務的基本依據。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與實施直接決定著人才培養質量,影響著人才就業前景和社會適應力。基于這樣的需求,探索制定行之有效的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方案,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增強人才在就業市場的競爭力成為高等職業教育健康與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問題之一。
事實上,需求側對于高等職業教育人才需求具有典型的多元化特點,不同的企業類型、不同的行業背景、不同的地理區域對同一專業的需求都會呈現較大的差異。如何通過個體企業的需求數據遞歸出人才需求總趨勢和人才需求能力結構圖譜,實現高等職業教育人才供給與用人單位需求的良好匹配和動態耦合,是目前人才培養方案制定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探索適應這種差異化的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新模式具有較強的社會價值。
當前基于調查問卷了解人才需求的培養方案制定方法的研究文獻較多,典型如陳香蓮和楊晉[3]基于國際航運業務管理專業職業能力和崗位的調查問卷數據,采用專業教研室、專家委員會、企業行業專家論證會等形式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倪志敏和秦雯[4]基于行業企業、畢業生和在校生的330 份調查問卷數據,利用統計工具以港口物流管理專業為例探索人才培養方案修訂思路。在基于訪談調研方法制定培養方案研究成果中,如吳敏[5]以企業及協會為調研對象,通過當面訪談的形式獲取企業真實的人才需求,為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提供參考;顏威和周正義[6]基于技能抽查制度標準化要求對企業進行訪談,采用定編比超的分析方法構建人才培養方案。
隨著大數據處理技術的發展,采用網絡開源數據分析人才需求結構的研究也逐步涌現出來,如鄧之宏和鐘利紅[7]基于招聘網站發布的電子商務崗位招聘廣告,對中國企業電子商務人才分類需求進行了方差分析;夏立新等[8]基于網絡文本對就業知識需求關系進行研究,認為基于“專業—崗位”的知識需求關系構建具有較高可行性; 湯洋和湯敏倩紅[9]基于網絡招聘信息從職業類型與專業領域進行情報分析,得出了人才需求的職業類型偏向具有技術性、腦力型、非財務工作性質及內涵的技能類、經營類、社交類職業;劉蒙之和劉戰偉[10]基于出版類招聘信息文本進行詞頻考核,揭示出編輯出版人才的市場需求。詹川[11]以電子商務專業為例,基于文本挖掘對人才技能需求進行了系統分析。
研究發現常用的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方法存在一定缺陷,如以調查問卷形式了解企業需求會受到調查問卷的質量、參與調查對象身份、調查對象認知態度等多重影響,且問卷數量僅僅滿足統計學意義,可能與實際情況存在差距。面對面訪談存在訪談對象代表性弱,訪談周期長,調查內容隨意性大,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等局限,且以上兩種分析方法都存在數據量小,區域性影響等問題。通過數據挖掘方法雖然解決了數據來源的主觀性問題,但研究往往局限于解決人才培養的局部問題,基于招聘數據挖掘的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方法可以很好地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
基于網絡招聘數據挖掘的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從人才需求側入手,采用大數據處理方法,聚類展現中小企業人才職業能力需求特征和初、中級人才素質結構表征,通過全景式人才需求分析映射人才培養的整體特征和培養目標,通過人才能力差異化分析對應人才培養的服務面向,逐步細化的人才需求結構化特征對應人才培養方案的課程體系,實現人才培養方案制定由總體到結構的整個流程的完整覆蓋。
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方案制定首先要把握該專業社會整體需求,確定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定位,繼而確定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培養特色等重要內容。通過快速準確的數據分析和可視化呈現,把人才需求的總體描述,核心能力描述等需求側特征表達出來,并以此為依據完成適應社會需求的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和修訂,具體步驟如下:
1.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確認。培養方案首先要回答和解決的問題是培養什么樣的人,即培養目標定位。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是實現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的前提。招聘數據含有學歷要求數據項,以高等職業教育為聚類依據可以挖掘出社會對高等職業教育人才需求的總體趨勢,以此為參考可以確定人才培養的基本目標。
2.高等職業教育人才服務面向確認。人才需求具有層次化特點,高等職業教育擔負培養社會需求的初、中級人才任務,企業人才需求信息中職位描述數據項包含人才層次信息,通過對初、中級人才能力結構聚類可以確定培養方案的人才服務面向及培養內容。
3.高等職業教育人才素質結構確認。課程體系是人才素質培養的核心部分。人才招聘信息的崗位能力需求數據項展示出用人單位對于人才技能的結構化需求,通過職業能力需求與課程體系對應可以勾勒出人才培養方案的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設置的具體內容。
本文選取的實證對象是物流類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數據收集過程中以“物流”為關鍵詞利用Python 軟件對招聘網站發布的招聘信息進行數據抓取,共獲得相關招聘信息7015 條,根據企業類型、學歷層次及崗位要求信息的完備性進行數據篩選,并對招聘信息中用不同詞匯表達的意思相同的職位名稱進行數據清洗,獲得相關完整招聘信息2275 條,采集時間是2018年9月30日,采集的有效時間范圍是2018年9月1日至30日。
利用Python 爬取的崗位信息主要以文字的形式進行描述,且是非結構化信息,需要對該信息進行分詞處理。本文選取Jieba 工具,綜合運用規則與統計方法對招聘數據進行規范化處理,處理流程如下:
1.利用Jieba 通用字典進行分詞、去除標點符號及停用詞;
2.根據分詞結果,人工篩選并構建自定義詞典,再次進行分詞;
3.每條記錄提取的實際意義詞匯以分號隔開以CSV 格式保存。
伴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物流產業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的地位逐步提高,催生了物流人才需求的巨大空間,隨著“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實施,物流人才已成為物流產業的戰略資源。采用定量方法對物流人才招聘數據進行量化分析,梳理初、中級物流人才素質結構需求和中小物流企業人才需求特征,有助于解決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方案制定中的關鍵問題。按照前文提出的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流程,通過分析中小企業人才結構化特征和初、中級人才能力表征,并根據聚類結果確定出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方案的培養目標、服務面向和課程體系,物流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流程如下:
適應不同物流需求的物流企業分布在全國各地,為滿足不同的業務需求,企業依據自身業務發展形成了具有明顯差異化的職業能力需求。一般來說,高等職業教育人才更多的服務于中小企業,按照通常的企業規模分類方法,案例對中小企業物流人才職業能力需求表征進行結構分析,具體結果如下:
1.小微企業物流人才職業能力需求特征。作為新興產業,中國物流企業門檻較低,尤其是在公路物流、快遞物流層面,存在著大量的小微物流企業,通過對招聘單位梳理,按照通行的企業分類標準,挖掘出小微物流企業人才需求特征(如圖1)。

圖1 小微企業人才需求圖譜
圖1表達出小微企業物流人才職業能力需求圖譜,從結構形態上來看呈同心圓狀,主要形成了以快件收發、物流分揀、物流包裹封裝、物流單據核對、物流運營考核、訂單狀態跟蹤等職業能力需求;以成本、倉儲、配送、財務管理為核心帶的物流基礎運營管理需求;在國際物流方面則呈現為以國際物流、國際貿易實務、國際貨運代理等淺層次的中級物流職業能力需求。
2.中小型企業物流人才職業能力需求特征。中小型物流企業是中國物流產業的主力軍,其人才需求量較大,也是影響物流產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數據梳理之后的中小物流企業人才職業能力需求如圖2所示。

圖2 中小企業人才需求圖譜
從形狀上看中小型企業物流人才需求總體呈扇形,表達出中小型物流企業人才需求結構具有典型的發散性。對人才能力需求體現出共性的溝通與協作能力,更多強調物流運營管理基礎能力,從簡單的物流運營操作的初級能力到關注物流的運營優化,信息系統優化、倉儲系統規劃、物流園區規劃與運輸設計等中高級職業能力都有需求。
人才招聘數據中包含職業能力的具體要求,招聘單位人才需求信息大致會按人才的應用層次劃分為初、中、高三個層級,每一層級會列舉出對應的崗位能力需求,高等職業教育物流人才的培養規格主要對應社會需求的初、中級人才。根據招聘數據挖掘出的崗位能力需求描述如下:
1.物流人才社會需求的初級能力表達。物流業的快速發展,催生了物流人才需求的多樣性,對于從事物流行業基礎運營的崗位來說,對高等職業教育人才的實踐能力要求較為突出,通過數據整理和清洗,物流類人才初級能力需求如圖3所示。
圖3顯示物流人才基礎職業能力主要體現在溝通與團隊、倉儲與庫存、市場營銷、設備管理、物流分揀、配送等基礎運營層面。
2.社會需求的物流人才中級能力表達。通過對招聘信息進行規范化處理,對關鍵詞進行詞頻統計并歸類并顯示高頻詞匯,招聘數據顯示的物流人才中級職業能力需求如圖4所示。
圖4顯示在中級能力需求層面,社會對物流人才的關注點體現在物流管理,財務管理、庫存管理、成本管理、倉儲管理、供應鏈管理、物流信息管理、國際物流管理、國際貿易實務、國際物流市場營銷、國際貨運代理等方面。同時對于物流方案優化、物流園區規劃、倉儲流程優化、運輸設計與優化等需求也有集中表達。

圖3 物流人才基礎能力需求圖譜

圖4 物流人才中級能力需求圖譜
整體來看,企業對物流人才的中級能力需求期望略有提升,在保證物流基礎運營管理的基礎上,希望這類物流人才能夠從事倉儲系統規劃、運輸設計、國際物流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同時對物流方案優化、銷售方案規劃、倉儲流程優化等人才能力需求開始顯現。
1.培養目標及服務面向確認。通過比較圖1、圖2可以發現,無論是小微企業、還是中小企業對人才需求分別形成了同心圓、扇形不同類型特征形狀。總的來看,社會對物流人才培養要求可以表達為以下兩點:第一,維系物流產業基礎運營的職業能力。主要體現為倉儲流程優化、配送規劃與設計、企業資源規劃、供應鏈管理、銷售方案規劃等職業能力需求。第二,支撐物流產業流程運行的職業能力。主要體現為貨物出入庫登記、訂單狀態跟蹤、貨物出入庫登記、訂單狀態跟蹤、物流運營考核、快件收發、物流分揀、物流包裹封裝、物流單據核對等操作層面的能力需求。高等職業教育在人才培養方案制定過程中可以參照招聘數據聚類結果,根據以上兩類企業需求,結合學校自身優勢,明確培養目標。
2.高等職業教育物流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設計。通過比較圖3、圖4可以發現,物流人才能力結構呈現初級能力、中級能力需求之間梯次升高特征。溝通能力與團隊協作是從事物流工作的基礎性要求,這種共性表達和物流行業服務性質相吻合。物流人才共性特征還體現在基礎能力需求的一致性,主要體現為倉儲、配送、財務、供應鏈、信息系統應用等,這些能力的培養可以映射為課程體系中專業基礎課,中級能力需求呈現出較大的差異性,但都可以歸結為物流運作的中高級能力,這些差異化的需求可以映射為課程體系中不同專業方向的專業課程和選修課程。
在案例研究中,通過課程模塊(公共基礎、基礎運營、國際物流、物流生態優化)和能力需求層次(初、中)進行交叉分析,給出了兩個層級人才結構化能力培養的課程體系映射關系(如表1所示)。
本文以高等職業教育物流人才培養方案制定為實證,驗證了基于網絡招聘數據分析的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方法的科學性和規范性,以人才培養方案制定的“培養目標、服務面向、課程體系”等三個層面開展數據挖掘與呈現,在每一類分析中利用招聘數據的不同切面,精確展現文本分析結果,以不同形式對應解決人才培養方案制定中的關鍵問題,研究得到的結論如下:

表1 不同能力層次培養類型的差異化表征
培養方案的制定劃分為培養目標的確立,能力及素質要求,課程體系規劃,人才培養特色等幾個關鍵模塊。本方法在制定培養方案過程中采用結構化分析方法,針對培養目標、服務面向、課程體系進行數據挖掘和文本聚類,結合有效的展示形式,揭示人才的各層面需求,用有效合理的數據分析結果為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提供支撐。
區別于傳統的問卷調查與企業訪談方法,本方案主要是基于網絡招聘數據獲取客觀信息,進行規范化的數據處理,給出人才結構中各個層面的對應數據。通過對招聘數據信息數據項的清洗和整理,采用聚類分析、比較分析、組合分析等方法為培養方案的制定提供精準的決策支持。
采用可視化方法,將獲取的信息盡可能的圖形化,實現人才需求和人才培養的一一對應,把需求側人才需求的整體化要求和培養方案的總體目標對應,人才的職位描述和培養方案的課程體系對應,實現結構化人才培養與人才技能需求的高度關聯。
總體來說,研究提出的基于網絡招聘數據的高等職業教育培養方案制定新方法,與常用的調查與訪談方法不同,采用需求側數據分析方法來驅動人才培養供給側方案設計,規避了以往培養方案制定歷時長,人為因素大的缺陷,將精準的數據分析方法引入到培養方案制定過程中,實現了培養方案制定的數字化、具體化、可視化。解決了常用的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方法的局限,通過數據分析確定宏觀化、結構化、數據化的人才需求特征,規避了傳統方法碎片化、區域化、不確定性的人才需求調查的不足,解決了各級職業院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所面臨的困惑和問題。實現人才培養的精準化、實時化,有效提升人才的社會適應力和競爭力。
本文以物流類人才培養為研究對象,但是其基本思路和方法也能夠為其他學科專業培養計劃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參考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