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摘 要】本文將從供應鏈金融的概述角度出發,闡述其概念以及內涵,同時介紹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的四大主體,進而闡述供應鏈金融管理模式的發展思路及其發展趨勢,以期為有關部門提供可靠參考。
【關鍵詞】供應鏈金融;金融管理模式;貿易金融
在本質上,供應鏈金融主要是借助風控變量盤活各大企業自身的流動資產,以便使其融資相關問題被有效解決。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發展進程的持續深入,各大市場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若想保證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應當擁有較為穩定的資金供應。供應鏈金融可以打破傳統信貸方式,提升企業資金周轉效率。
1.供應鏈金融概述
1.1供應鏈金融的概念
供應鏈金融,主要是銀行以核心企業為中心,對各個中小型的企業物流、資金流等展開管理,同時將單一企業不可控的風險轉化成整體供應鏈企業中的可控制風險,并且經由多重渠道收獲相關信息數據,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險發生概率的一種金融類服務[1]。
從銀行層面來看,供應鏈金融屬于商業銀行提供的一類專業信貸服務;而從企業層面來看,供應鏈金融屬于各類企業展開融資的一種渠道。
1.2供應鏈金融的內涵
供應鏈金融會在整體供應鏈內找到核心企業,并以之為中心為整體供應鏈提供資金方面的保障和支撐。在此過程中,其內涵主要體現在:
(1)積極向弱勢中小型企業及時注入資金,可以幫助其及時將供應鏈失衡以及融資困難等問題進行有效解決。
(2)在相關企業購銷過程中融進銀行的信用等級制度,不僅可以幫助各企業提升自身的信用度,更能夠確保核心企業與之長期共建戰略合作關系,從而使整體供應鏈競爭實力得到全面提升。
2.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的主體
2.1核心企業
在供應鏈中的核心企業基本都是組裝廠商或者制造商,還包括如家電產業的經銷商、個別零售商等。滿足核心企業融資的需求,能夠使整體供應鏈的發展以及現金流得到平衡,進而確保供應鏈金融管理模式得以正常運作。
2.2第三方貿易平臺
此類公司可以充分運用自身已構建的BtoB平臺、相關大數據庫以及財務處理和支付系統等,對用戶在供應鏈中的融資需要進行深度挖掘,同時為其提供齊全的財務以及金融服務。在此類平臺中,主要還會為用戶提供相應電子化自動對單據展開審核的服務。其中部分第三方的中介型公司會擁有會員制,并且會和金融、物流、國際檢驗機構以及保險公司等進行合作,隨后才可以正常運作。
2.3第三方物流
此類公司主要是依靠自身物流業務以及實體網絡展開運作,同時在監督管理方面具備一定程度的優勢,經由和最終客戶進行深層次接觸開展應收款融資、保險以及存貨融資等金融類的業務。第三方物流公司通常都會在一些環節中和商業銀行展開合作,然而其絕大部分的業務都是由子部門、子公司等獨立操作[2]。
2.4商業銀行
對于商業銀行而言,其通常都是從傳統的信用證、貿易融資以及保理等中間類的業務出發,其著手點一般為銀行原本擁有的擔保類以及融資類業務,同時對現有各類產品進行充分整合,并且對中后臺的相應業務運作模式進行深層次的開發研究,從而開發出來適用于當前供應鏈金融管理發生一定改變的各種產品。在全球范圍內,很多商業銀行通常都會從傳統類型國際貿易著手,根據戰略用戶本身的發展以及擴展需求,對沿著供應鏈金融中上、下游展開延伸的相應金融類產品進行設計以及創造。
3.供應鏈金融管理模式的發展思路與趨勢
正如前文所述,商業銀行在整體供應鏈金融管理工作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而對供應鏈金融管理模式的全面發展正是推動其順利開展戰略轉型的核心工作內容之一。促進供應鏈金融管理模式的科學發展,能夠幫助整體供應鏈有效增加客戶規模,使供應鏈中出現更多的新賬戶以及新客戶,從而使客戶的基礎更加牢固。與此同時,經由為各類客戶制定相應獨特的金融服務計劃以及差異性的信貸方針,還能夠更加吸引客戶的注意力,從而使客戶的忠誠度得到全面提升。除此之外,通過增加交叉銷售還可以使供應鏈中的產品覆蓋率得到科學提升,從而最大化地運用客戶的價值。在此過程中,供應鏈金融管理涉及部門經由構建鏈式的營銷以及服務系統、平臺,可以使資金體內的循環得到實現,從而全方位帶動個人業務、對公存款、中間業務以及中小型企業投放貸款等各項工作的共同發展,進而使不同客戶的各異需求最大限度地得以滿足,最終使商業銀行的整體效益得到提升。
在供應鏈金融管理模式發展的過程中,商業銀行一般會經由將各類金融服務提供給相應企業、機構,使核心企業對產業鏈條進行優化的需求得到滿足,并且圍繞著相應鏈條構建統一平臺,從而將金融服務更好地提供給各企業、各部門。為了有效實現以上目標,有關部門需要擁有良好的發展思路,同時結合當前形勢,認清供應鏈金融管理模式的未來發展趨勢。
3.1供應鏈金融管理模式發展思路
3.1.1差別化控制風險
有關部門需要單獨為供應鏈中涉及到的各類企業、機構等設計相應的評價評級制度,并且對整體供應鏈的投信體系進行有效創新,同時構建相應的融資預警系統,為此系統提供專門信貸方針。
除此之外,還需要對核心企業的物流、信息流以及資金流特點展開深入分析,從而對經濟資本所占精確參數進行科學設置,并且建立健全與之相應的風險預警制度,同時構建靈活性高、個性十足的緩釋風險以及補償風險規劃[3]。
3.1.2專業地展開服務
有關部門應當為供應鏈制定管理產品的方法以及專項的業務方針,并且為供應鏈金融管理模式打造出一支專業化較高的運營隊伍,以便對客戶的相關問題、需求等進行全面解決、滿足。此外還需要篩選供應鏈完整、成熟且擁有較多企業的核心平臺、核心企業展開營銷層面的科學拓展。
3.1.3自動化開展業務
(1)對于內部:商業銀行受理的各項業務應當實現電子化,其子系統應當擁有良好的交互,從而使合同簽約、投放貸款、還款、受理貸款、申報業務以及調查報告等全流程實現電子化、自動化,進而使銀行處理業務的整體效率得到科學提升。
(2)對于外部:商業銀行在和核心平臺、核心企業展開合作的過程中,需要對雙方現有的資源進行全面整合,并且經由相應系統與供應鏈金融管理系統進行對接,從而將線上操作的全流程金融服務提供給核心企業產業鏈中的所有企業以及平臺、客戶。
3.1.4提供一體化服務
有關部門需要創建操作簡便、擁有良好客戶界面以及統一客戶體驗的管理系統,從而實現線下、線上一體化的金融服務,進而為各企業、平臺以及客戶提供全流程一體化的服務規劃。
3.2供應鏈金融管理模式發展趨勢
3.2.1綜合化盈利
把整體供應鏈當作服務的對象,并且根據核心企業和鏈條中企業的業務量以及緊密程度等,制定相應的供應鏈金融管理分配收益制度以及服務定價制度。與此同時,將以往僅服務于單一產品或者客戶的服務思路及時進行轉變,從而對整體供應鏈中的實際需求進行進一步挖掘,從而對整體供應鏈對商業銀行自身綜合的貢獻程度展開衡量,進而對其進行合理的定價,最終實現從以往單一方向的盈利轉換成綜合盈利的新模式。
3.2.2服務隊伍更專業
有關部門應當全面打造更加專業化的金融管理服務隊伍,從而突破以往的“條線式”金融管理服務模式,并且由這部分專業化較高的隊伍開展整體供應鏈金融管理服務的管理以及營銷工作,同時負責所管范圍內各大核心企業整體產業鏈的金融管理服務營銷、線下商品推廣并遷移至線上、制定相應規劃、研究分析產業鏈等業務,從而使整體供應鏈金融的服務更加專業化。在此過程中,有關部門應當合理擴大選聘范圍,并且與相應的高校展開合作,積極引進基礎理論知識扎實、業務能力強且工作素養高的綜合型人才,并且定期組織其參加相應的培訓、學習活動,同時為其制定科學的考評、獎懲機制,使其績效與晉升、工資相掛鉤,從而全面提升其工作積極性。
3.2.3鏈式營銷
有關部門應當對營銷模式展開優化和創新,使以往的對企業單一營銷模式轉化成面向整體供應鏈的營銷,并在此新模式下定制產品、優化環節以及提升效率,以“鏈式”的形式展開營銷。與此同時,有關人員還需要將服務思維進行及時轉變,以便使以往的單純銀行-企業關系轉變成二者協同合作發展的關系,進而使以往“企業將需求提出來,銀行向其提供相應產品”的簡單合作方式,轉化成核心企業將信息流、資金流以及物流重要業務數據、信息提供給銀行,隨后銀行和核心企業一同建設供應鏈金融管理系統,并且在對信息流、資金流以及物流進行全面控制的前提下,為整體供應鏈全面提供金融綜合服務,最終推動二者一同穩步、健康地發展。
3.2.4線上供應鏈融資
伴隨我國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已經進入了互聯網時代。因此,供應鏈融資服務的線上化是符合當前社會整體發展大趨勢的。在此過程中,要求有關部門應當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及思維、物聯網以及互聯網全面整合銀行的相關業務,并及時實現核心平臺、核心企業與與銀行相應的系統進行對接,使信息、數據的交互早日實現,進而為整體供應鏈中所有企業、機構以及客戶提供在線化的全環節操作金融管理服務。
與此同時,核心企業和銀行的平臺可以經由互聯網新技術對接、構建統一的金融管理服務系統,全方位共享信息流、資金流以及物流相關數據、信息,并且實現信息、數據的即時性。在此過程中,銀行方可以深層次地掌握所有平臺經營狀況、金融需求、發展實情以及業務流程等,從而針對性地將特別定制的金融服務提供給核心企業。
4、結論
總體而言,供應鏈金融管理模式的形成以及發展,能夠幫助各大企業有效融合金融資本以及產業資本。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良好的供應鏈金融管理模式可以使企業的發展空間以及市場潛力獲得很大提升。因此,雖然我國的供應鏈金融管理模式依舊存在諸多不足,有關人員依然需要直面挑戰,勇于創新。
【參考文獻】
[1]范興兵.基于大數據技術的電子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研究[J].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7(04):25-28.
[2]趙潔.經濟新常態下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管理模式與發展趨勢[J].時代金融,2017(18):82+84.
[3]張文佳. 互聯網+背景下A銀行發展供應鏈金融業務的策略研究[D].云南財經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