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爽
【摘 要】區塊鏈技術的熱潮近年來開始從虛擬貨幣交易的金融圈開始向其他領域擴散。互聯網、審計等行業都通過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和信任機制等優勢解決了許多固有問題,實現了創新跨越。而如今以藝術品拍賣、代理和展銷等形式為主的藝術品市場發展也面臨了確真、確權等方面的難題。而對于藝術品金融產品的發展創新,區塊鏈技術也有著更為寬廣而切實的發展空間。本文將著重探討藝術品交易市場面臨的幾項難題及區塊鏈技術的針對性應用,就區塊鏈技術應用下藝術品交易模式創新的思路與機理探究提出建議參考。
【關鍵詞】藝術品交易;區塊鏈
隨著比特幣等數字貨幣在全球范圍內收到熱烈追捧,作為其基礎支撐技術的區塊鏈也在近幾年迅速崛起,成為海內外諸多業界追逐的技術風口和熱門話題。作為比特幣的核心架構之一,其分布式存儲、點對點交流及便捷安全的交易流程為金融交易及跨境結算等帶來了更為優化的解決方案。區塊鏈的應用并不僅僅局限于金融行業,IBM、微軟等科技巨頭、醫療、物聯網等諸多行業也紛紛試水區塊鏈技術,通過區塊鏈的集成應用來優化解決本行業所亟需解決的各種問題。
而藝術品交易市場長期以來以拍賣市場最為繁盛,畫廊及展覽會等藝術品銷售市場也在不斷發展,但是在藝術品交易過程中長期存在的“確真、估價、確權及流通性”等方面的問題始終難以得到妥善解決,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藝術品交易市場的進一步發展。
區塊鏈技術恰能為藝術品交易模式中存在的若干痛點與問題的解決帶來新機遇。
一、藝術品交易市場現狀及問題
藝術品交易市場是藝術品買賣交易發生的場所,亦是因藝術品買賣交易而產生的所有交換關系的總和。其交易活動大致包括藝術博覽會、藝術品經營與拍賣以及藝術品投資等形式。
藝術博覽會是具有商業屬性的藝術市場中介環節,在給人們帶來高層次、高質量審美享受的同時也為藝術品交易雙方搭建交流、交易的平臺空間;畫廊及美術館等藝術品經營機構代理和銷售藝術作品,是藝術品交易的重要一級市場。而藝術品拍賣能夠促進藝術品價格的形成,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導藝術市場消費者的購買行為。除了傳統的藝術品交易形式,基于藝術品的各類金融衍生品也逐漸發展起來,成為許多投資者青睞的新型藝術品投資形式。
我國當代藝術品交易市場的興起約始于20世紀八九十年代。經歷了世紀之交的低迷期與2003-2006的回暖期,如今,整個藝術品交易市場開始步入制度建構期,資本的影響也開始逐漸滲入、強化。目前,我國的藝術品交易市場很大程度上呈現出金融市場的特點,同一藝術品的送拍間隔期由20余年縮短至11年左右,整體流動性增強,其價格的變動與市場供需偏好背后也存在著資本運作的力量。在商業化和資本化促其繁榮發展的同時,藝術品市場固有的許多矛盾問題并未得到解決,制度規范建設尚未跟上,藝術品交易市場制度機制及其交易模式有待于進一步改革創新。
在一級交易市場方面,截至2017年底,全國畫廊總量為4399家,其分布主要在北上等一線城市及沿海都會等藝術品市場較為成熟的地區,二三線城市的發展尚不成熟。多數畫廊成立年限在10年以內,成立年限較久的畫廊整體運營效果不甚理想,生存空間受擠壓,融資投入難,經營風險較高。新設畫廊數量驟減,三年間下滑近93%i。而藝術博覽會自1993年廣州第一次舉辦,目前已形成了以北上廣為龍頭、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性藝術博覽會逐漸擴展的局面。對于一級市場而言,確認并保護藝術家藝術品創作的著作所有權等權利及完善授權機制是交易過程中最為關鍵的問題。
相較于畫廊與展覽會,作為藝術品交易二級市場的拍賣市場表現強勢,其運作機制也更為成熟規范。拍賣行大多資本雄厚,擁有專業的鑒定及服務隊伍,在交易市場中有著更大的話語權。2017年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整體穩中有進,純藝術拍賣市場共上拍28.08萬件拍品,拍賣成交額達51億,相較于前幾年處于復興狀態,整體態勢有所緩和ii。然而,藝術品拍賣市場也存在不少問題亟待解決。
其一是藝術品交易一級與二級市場的功能倒掛。我國當代藝術品市場中,作為一級市場的畫廊在交易中所占分量遠遠落后于作為藝術品流通二級市場的拍賣機構。畫廊本身運營成本高昂,而國內藝術家更傾向于以雙方私下交易拍賣出售自己的藝術品,畫廊的正常發展空間受到擠壓。各類藝術博覽會和強勢的拍賣行的存在也使得藝術品交易大量分流,進一步加深了畫廊的生存困境。畫廊等一級市場的不健全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藝術市場的成熟發展。
其次,藝術品交易整體質量欠佳。我國藝術品交易目前主要還是“以量取勝”,交易成交率偏低,2017年中國藝術品拍賣成交率僅有32%,遠低于西方平均水平(66%);拍品亦是質量欠佳,普通拍品流拍現象突出,市場發展并不平衡。發展較為成熟的拍賣市場尚且如此,畫廊及展覽會的情況也不容樂觀。
第三,市場交易制度建設不完善。相較于西方成熟的藝術品市場,我國的藝術品市場從市場結構發展、交易機制規范以及交易各方的觀念意識都存在較大不足。這也為許多道德敗壞的投機者的失范行為帶來了方便,不少不規范的藝術品經營機構中利用市場內信息的不對稱向消費者出售贗品。紊亂的交易秩序和失范行為嚴重制約了藝術品交易市場的健康發展。
二、基于區塊鏈技術的藝術品交易模式革新機理探討
基于區塊鏈的藝術品交易模式的創新需要綜合考慮藝術品交易現存問題及各交易形式特點,通過區塊鏈技術改造來實現問題的解決與革新。綜合而言,區塊鏈技術應用下藝術品交易模式革新的機理建構主要基于以下幾大關鍵問題的解決與對應方案建設:
(一)藝術品交易確權模式
確權是藝術品作為商品進行交易流通的基礎,既涉及到藝術家本人的作品確權,也可指針對藝術品歸屬鑒證的確權問題。我國長期以來對于文化及藝術市場中相關文化藝術作品的版權保護存在較大疏漏,隨著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不斷發展,如何更有效地為藝術品提供科學的確權和鑒證機制也成為亟需思考的問題。
區塊鏈的區塊內存儲均加蓋時間戳,其結構與機制可確保了時間戳與數據信息的不可篡改,作者可以通過在區塊鏈節點中聲明所有權來創建一個持久有效的區塊鏈版權身份,即時確權。基于區塊鏈的藝術品確權模式可簡化繁冗的確權流程,注冊過程即時,費用較低,保障較高的安全性與鑒證優勢的同時也能有效宣示作者對該藝術品的所有權。此外,區塊鏈亦可改革藝術品版權的用權及維權問題,如點對點網絡結合大數據可降低中間成本、促進供需匹配和權利流轉速度;智能合約技術與區塊數據驗證等手段對于知識產權的用權效率提高和維權追蹤等方面有很強應用性。盡管區塊鏈確權注冊暫且缺少傳統知識產權注冊強有力的法律效力,但可以作為傳統方式的一項補充,在維權等過程中亦可作為版權證明的有力證據。
(二)藝術品估值定價模式
藝術品價值與價格的確定在遵循價值規律作用的同時也受到藝術品內蘊價值、藝術家知名度或美譽度、營銷等多重因素的左右和影響。目前藝術品定價方面較為成熟的參考系主要是藝術品拍賣市場的成交價,及據此建立起來的市場指數。但是由于藝術品特有的異質性屬性、藏家喜好等拍賣市場上不確定因素的存在以及不同藝術品交易市場之間的差異性,如何建立或優化當前的藝術品估值定價模式, 也可以在區塊鏈技術中尋找答案。
(三)藝術品交易鑒證機制
藝術品本身的真假和主體交易程序中的真假確證都涉及到交易過程的鑒證,以維護整個藝術品交易過程中的真實、有效與信任。區塊鏈技術采用塊鏈式存儲,任何一筆寫入的交易信息都包含有詳細的時間戳并藉由共識算法等技術驗證數據一致性,使得交易記錄真實可靠不可篡改;在區塊鏈技術下,藝術品的交易過程全部公開透明,每一筆事項記錄皆可為網絡內各個賬戶所共享,而非對稱密鑰加密能夠有效保護藏家或投資者的個人隱私,更大程度上保證藝術品交易過程的公開透明和可追溯性。區塊鏈鑒證可廣泛應用于藝術品交易過程中的鑒證保障,如藝術品拍賣可將市場內各大拍賣行的拍賣記錄存儲于區塊鏈總賬中,每一筆拍賣交易執行前可以通過區塊鏈鑒證機制來驗證其既有記錄。每一件藝術品或相關交易記錄皆可被公開透明地呈現給交易雙方,為藝術品交易提供程序及藝術品信息的鑒證參考。
三、基于區塊鏈技術的藝術品交易模式革新建議
目前區塊鏈技術對于藝術品交易模式的革新與改造主要落實在交易各環節的適應性問題的優化處理等應用層面,對于宏觀層面的制度建設雖有思路啟發,變革意義較少,也應當從宏觀制度等運行保障以及針對性的應用優化建議兩個層面探討其對策建議。
(一)運作保障
1.完善藝術品交易市場機制,調整優化藝術品交易市場結構
目前我國藝術品交易市場的體制機制尚不健全,,交易市場內部的一級市場發展先天不足,拍賣行業缺乏規范,藝術品證券化急功近利、存在未解矛盾,價格機制倒掛,終端消費市場有待完善,整體的市場結構存在著發展失衡、不充分的問題。因而應當從嚴格控制私下交易、努力提升畫廊業態、規范拍賣經營管理、探索藝術品金融化路徑等措施入手,著力調整藝術品市場結構,推動一級市場提升振興,規范引導二級市場完善機制,并開辟藝術品交易新領域新形式,優化市場結構,為區塊鏈在交易模式中的應用奠定良好的業態環境基礎。
3.加強藝術市場經營服務的專業人才建設,提升從業人員素養與能力
藝術品市場的高效運作與發展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藝術品經營者及中介、代理從業人員擁有較高的素養和專業能力。從業者較高的藝術鑒賞與審美素養以及專業化的知識能力能夠在很大程度提升藝術品經營服務的質量和水平。而專業化的職業素養與經營管理能力則有助于藝術市場交易秩序與規范的維護,實現高效的管理運作。
(二)對策建議
1.通過區塊鏈技術重構傳統藝術品交易模式機制
從技術手段著手,將區塊鏈技術的分布式總賬、共識算法、激勵和智能合約等相關機制結合藝術品交易的具體特點集成到藝術品交易的基本機制與形式方面,利用其技術優勢來革新藝術品交易模式機制,實現藝術品交易模式的重構。
2.利用區塊鏈構建和完善藝術品金融化發展的合理機制與路徑
利用區塊鏈技術來解決藝術品金融交易流程優化、信任建設等細節問題,完善藝術品金融的基本運行機制,再利用分布式塊鏈存儲及數據鑒證等有關技術來解決藝術品確權、確真及定價體系的統一化等問題,解決當前藝術品金融交易各方信任存疑、風險難以精準估測等等藝術品金融投資阻礙,探索出將“藝術”與“金融”完美結合的發展路徑。
充分利用區塊鏈技術的新優勢,將藝術品交易市場的規制規范完善等運行保障與與區塊鏈技術帶來的交易模式變革的創新優化結合起來,有望促進傳統藝術品市場或新興藝術品金融市場交易模式及體制機制的創新。
注釋:
i 雅昌藝術品檢測中心.《中國畫廊行業前20報告》.2017.
ii 雅昌藝術品檢測中心.《2017全球藝術品市場報告》.2018(03).
【參考文獻】
[1]朱建明,高勝,段美姣.區塊鏈技術與運用[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8(01)
[2]陶小軍,王菡薇.藝術市場學[M].商務印書館.2017(11)
[3]黃雋.藝術品資產特征與評估路徑[J].中國資產評估,2018(01):20-25.
[4]郭亞楠.藝術金融視域下中國當代藝術品市場現狀研究[D].西南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