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珂
【摘 要】在我國電子商務持續發展的過程中,對于民商法的研究與創新開始提出新的要求。基于此,本文將從社會發展的角度入手,分析電子商務的發展以及民商法創新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夠給我國的經濟建設與發展帶來一點啟示。
【關鍵詞】電子商務;發展;民商法;創新
【中圖分類號】D923.99 ? 【文獻標識碼】A
電子商務是信息技術與互聯網綜合發展下的產物,近年來,在我國市場經濟環境持續變化的過程中,電子商務已經成為一種新的市場交易形式。從一方面來說,電子商務的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從另一方面來說,其也促進了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而在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隨著銷售主體、銷售環節、交易環節的持續變化,必須對民商法進行合理地調整和創新。
1、電子商務的發展
1.1信息溝通
經營者和消費者之間有效的信息溝通,是達成交易的基礎條件。通常來說,消費者都是基于自己的使用需求和經濟條件進行采購,并對商品的數量和質量提出對應的采購要求,在此基礎上確定簡單的采購計劃,最后通過互聯網等途徑選擇適當的經營者與商品。對于經營者來說,應該基于自身的產品定位確定商品的價格和營銷方案,以此來給商品找到合適的消費者。此外,在制定營銷方案的時候,經營者還需要深入了解國家的相關法規政策,保證營銷方案的合理合法。只有實現良好的信息溝通,才可以更有效地實現電子商務交易。
1.2電子合同
在電子商務的大前提下,經營者和消費者簽訂的合同都是使用電子數據進行交換,這種電子合同的簽訂形式,能夠簡化交易過程。在簽訂合同以前,經營者和消費者需要秉承誠信交易的原則進行談判和協商,交易雙方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深入分析可能會對交易產生影響的各方面因素,如商品的數量、質量、運輸方式等。在明確商品發貨和到貨時間、地點之后,需要更加細致和深入地研究違約條件、索賠條件等內容。最后,在簽訂電子合同時,經營者和消費者應該充分使用互聯網等電子商務載體,協商雙方的權力和義務,在此基礎上確定合同的具體內容,并簽訂有效的電子合同。
1.3合作前手續
當電子商務交易初步形成以后,需要辦理合作前的相關手續,這個環節在合同履行以前,其中可能存在的問題有工商、資金、保險、稅務等。因此,經營者和消費者應該針對這些方面進行有效協商,明確雙方能夠享受的權力和應該承擔的義務。此外,交易雙方也應該使用適合的電子商務形式交換交易票據,只有保證所有手續的完整性,才可以進行商品的配送,然后完成全部的銷售過程。
1.4合同履約
電子商務中的經營者,應該給產品的儲備、組織等辦理報關、保險等相關手續。在履行合同的過程中,會涉及第三方的服務商--快遞公司,經營者使用快遞公司的外包裝把商品運輸到消費者的收貨地址,在運輸過程中,經營者和消費者都能夠使用自己的互聯網終端實時地監控物流信息。此外,銀行和其他機構在合同履約時,會協助完成電子商務的付款活動,暫時地保管交易款項,等到最終的交易達成或者是交易解除以后,在確定款項的具體流向。
在對電子商務的交易過程和特征進行分析之后得出,電子商務并沒有違背民商法中涉及商品交易的相關內容,但是存在對交易過程中獨特關系沒有明確界定的問題。所以,民商法應該在電子商務環境下認定新型的民事主體,并深入了解電子商務交易過程中包含的關系網,以此來確保交易過程的合理性與公平性【1】。
2、在電子商務發展下民商法的創新途徑
2.1明確電子商務商法主體的法律地位
電子商務的進一步發展離不開互聯網技術水平的穩定提高,電子商務所涉及的商法主體相對比較復雜,與傳統的商事主體相比,在電子商務交易的過程之中,實際的行為主體較為多元,其中物流配送公司、網絡服務商、服務生產企業、民商事主體都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如果站在更加宏觀的角度對交易的本質進行界定和研究,那么不難發現,相對于傳統的商務模式來說,電子商務在法律內容上是比較一致的,主要以實現雙方的順利交易為最終目的,通過對權利義務的深入分析和履行來維護各自的合法權益。因此在參與電子商務的過程之中,不同的交易主體仍然屬于民商事主體,仍然需要嚴格按照具體的法律要求約束個人的行為舉止,主動地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和社會義務,只有這樣才能夠保障交易的順利進行【2】。
2.2安全認證
電子商務之中所涉及的商事主體相對比較新穎,因此學術界和理論界在對其進行分析時直接將其界定為新型民商事主體。其中與傳統的民商事主體相比,新型民商事主體在形式上存在一定的差異。
首先兩者在資格取得條件上有所區別,我國的公司法并沒有結合公司設定的準則主義進行內容的相關界定,因此在電子商務交易活動的過程中,如果以互聯網平臺為基礎提供相應的服務,那么電商在沒有獲得主體資格約束的前提之下,就會缺乏相應的制度要求和規范,最終導致不確定行為的產生,嚴重影響交易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同時也難以真正的維護雙方的交易權益,實際的交易過程受到了嚴重的阻礙。其次,不同的經營范圍所受的約束程度有所差異,公司法之中明確強調在對公司的經營范圍進行界定時,必須要以公司的章程為依據依法登記,了解經營范圍的具體情況,但是在傳統的商法之中,民商事主體只能夠以不同的操作標準為依據完成各種經營活動。電子商務的虛擬性和靈活性相對比較強,同時不會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低成本,便捷性和靈活性是最為重要的特點,但是在實現交易的過程中,這些特點卻直接導致各種交易風險的產生,因此在運作時必須要積極的構建完善的認證制度,了解買賣雙方的交易行為,實現對雙方的行為約束和規范,盡量避免各種不確定性因素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保障整個交易的穩定運作,維護雙方的合法權益【3】。
2.3權利救濟的仲裁機制
近年來,電子商務已經逐漸發展成一種獨立的經營模式,在這個過程中,對于仲裁機制的要求也在持續提高。在創新民商法的過程中,希望可以通過創新權力救濟的仲裁機制,促進電子商務的進一步發展。此外,電子商務主要發展載體是互聯網等媒體,而網絡本身有一定的虛擬性,從而導致電子商務交易過程中的相關法律制度執行效用性不能實現,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提高電子商務交易的安全系數,就應該進一步完善相關的仲裁機構,促使其更好地適應電子商務的發展環境,從而充分發揮網絡仲裁機制的價值。最后,對于我國來說,在電子商務發展下對民商法進行創新時,可以適當地參考國外的相關法律法規,并根據我國的國情和電子商務發展的具體情況,合理解決數字信息化的法律地位問題,進一步明確電子合同的法律效力以及網絡服務責任等。而且,在創新民商法的時候,也應該納入電子合同簽訂過程中代理人的法律地位與權利義務,以達到有效規范電子商務行為的預期效果。
3、結束語
總而言之,近年來,電子商務的持續發展促進了我國民商法的進一步普及,而且,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電子商務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國應該結合法律制度構建的核心要求,持續推進電子商務的發展和民商法的創新,以此來給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更好的法律環境。
【參考文獻】
[1]周洪宇.分析電子商務的發展與民商法的創新[J].法制與社會,2016(27):80 -81.
[2]陳雨晴 . 探析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與民商法的創新 [J]. 經貿實踐 ,2017(9):154.
[3]穆笛.淺談微媒體時代電子商務發展與民商法的創新[J].職工法律天地,2018(2):167-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