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芳
【摘 要】近幾年來,隨著我國各個地區出現的民間經濟借貸崩盤事件的不斷出現和發生,我國各級人民法院受理的民間經濟借貸糾紛案件的數量以及涉及案件金額的數量也逐漸呈現上升的趨勢。在實踐過程中,因為民間經濟借貸關系的一部分主體法律認識和了解欠缺,對很多經濟權利處分所帶來的國家法律后果認識不足,通常會促進民間經濟借貸關系更加錯綜復雜,再加上我國相關法律的手續不齊全,導致法院在進行審判實踐操作中,往往面臨著更多的困難。
【關鍵詞】民間借貸;糾紛案件;審理難點;破解
民間借貸糾紛作為當前各級人民法院受理最多的案件之一,其在事實認定層面上常面臨難題。如民間借貸糾紛中刑民交叉問題、實際借款金額的認定、利息約定不明確、虛假訴訟頻發等。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出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為法官處理民間借貸糾紛提供了一定的指引,但對于實務中類型復雜的民間借貸仍無法全面妥善解決。
一、民間經濟借貸的基本概述
一般來說,我國的民間經濟借貸最早出現在我國很多的南方發達地區,隨著我國民間經濟資本的逐漸增加,以及市場經濟的全面放開,我國南方的個別開放城市開始嘗試讓“民間資本”逐漸和相關企業進行對接,這直接導致了民眾對于這一項目的認知也開始不斷進行轉變,并且,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其中。但是,對于出現的民間經濟借貸的概念問題,我國經濟學術界還存在著很多的分歧,有很多人認為其實除去正軌法律經濟借貸之外的借貸形式,其處在我國國家經濟宏觀調控以及金融管控之外,既沒有在我國政府的官方統計報表中被人披露出來,自然也不會受到國家法律法規的保護,這屬于一種非正規的社會經濟金融活動。但是,也有少部分專家認為,它只是一種暫時沒有融入我國國家經濟金融管理機構管理系統而游離到相關正式法律保護條例的金融體制之外的全新金融形勢和活動,也理應受到國家法律的保障。
二、審理民間經濟借貸案件的難點
因為我國民間經濟借貸合同上存在著很多不同問題,所以法院對于這種相似案件的審理也是困難重重。基于此,本文主要針對審理民間經濟借貸案件的幾個難點問題展開了分析和探究,并對此提出了一些個人的思考與建議,具體如下:
(一)案件本身定性比較困難
這種案件類型定性困難的主要表現形式是在進行經濟借貸合同主體之間的法律關系比較多樣和復雜,這種類型案件本身能否可以定性為經濟借貸的法律關系很難把握。就目前實踐情況中我們可以看出,我國現在已經逐漸形成了一批專業的借款人以及放貸人,這些人在進行借貸時僅憑借著高利息吸引民間的經濟資金,但是借貸時出具的相關合同是公司的入股文書,當經濟利息沒有辦法及時兌現時,借貸款人就可以根據公司、企業經營虧損,不予經濟分紅為理由不承認按照民間經濟借貸關系進行處理。因為雙方當事人對當時的合同沒有辦法出具相關證據和證明,就導致出現爭議。還有出現在很多家庭成員之間的較大數額經濟資本流轉關系,雙方對于當時借貸資金流轉關系認知不同,最后可能會導致出現糾紛的產生等等情況,都是由于沒有使用最原始的書面以及錄音等多種證據證明相關案件發生的真實情況,導致經濟糾紛能否依據經濟借貸關系進行定性處理。
(二)爭議的真實情況很難查清
經濟爭議的事情非常難以查清楚,其中的主要表現形式目前可以歸結成為以下兩種情況:首先是經濟債務人以對相關涉案時間實行主張較難認定。比如:某些農村地區商業銀行出售的各種理財產品,很多農民可能誤以為這是一種利息高的存款形式,導致出現經濟糾紛后,其中是否可能會存在欺騙、誤導以及重大誤會等都沒有辦法得到舉證,法院也無法進行查證,而根據相關民事證據規則認定判斷的真實情況往往和出現的客觀事實不一定符合,容易造成某些地區的農民經濟利益受損,情緒更加激動,對于法院的事實認定出現的對抗心理,也就進一步擴大了政務審理的難度。其次是由于雙方的經濟債務人在開庭時如果出現不來參與訴訟環節的現象,導致相關人員缺席開庭進行案件審理時,僅僅是依靠經濟債權人的單方面證據相互認定相關案件真實情況,案件審理缺少雙方的質證環節,如果經濟債權人故意提供大量虛假的證據,一般情況下,法官也很難識別。
(三)涉及到虛假訴訟問題難以及時查清
當前,審理案件的過程中往往存在債務人因資金緊張,進而不誠實面對法律的制裁,在案件審理時提供虛假證據,使得案件的審理涉及到虛假訴訟等問題,這無疑會對整個案件的審理過程造成一定的阻礙。此外,還存在部分借款人因為資金周轉不靈,而惡意偽造證據,與法院某些政治覺悟低、專業素養差的人員合伙欺騙的行為,這都會導致案件難以及時查清。
三、審理民間經濟借貸糾紛案件的對應策略
面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的新常態,黨的十八大報告會議上也曾經提出應該“發展多層次資本經濟市場”,民間經濟借貸活動就會逐漸得到更好的規范和校準,但是也可能會因此而更加活躍,所以我國相關的司法機關部門只有不斷創新審理案件觀念以及模式,才能夠在新形勢、新常態下更好的保證我國公民的合法物權。
(一)增加法律法規宣傳的力度和深度
根據我國民間經濟借貸糾紛案件缺席和相關公告判決表明這些比例逐年升高等特征,相關司法部門一定要延伸經濟案件審判的職能,增加對我國民眾的自我安全保護意識,進行誠實觀念、經濟市場投資風險意識以及經濟保護意識等教育和培訓,凈化我國社會經濟環境。除此之外,還應該加大對于公開法庭的推行宣傳力度,提高經濟案件審判標準的示范作用。
(二)增強國家法律監督管控的力度和深度
我國相關法律部門應該盡量制定有效的規范民間經濟借貸的法律法規或者管理條例,及時引導民間經濟借貸在法律的范圍內可以正常運營。對于很多欺騙民眾資金的違法者堅決給予打擊、取締,用來確保我國民眾的經濟利益,維護社會安定團結和金融秩序。如若想要創新經濟投資方法,應該鼓勵引導中小型企業進行投資,進而可以減少民間借貸糾紛。
(三)明晰民間借貸行為的合理范圍,明確其與非法集資、集資詐騙的界限
從司法實踐看,影響民間借貸健康發展最嚴重的毒瘤是非法集資和因高利貸引發的刑事犯罪。非法集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針對廣大的社會公眾等不特定對象實施詐騙行為,在農村人民群眾普遍文化程度不高,風險意識不強的情況下極易發生。高利貸一般都會伴隨著超出合理范圍利息的約定,或者借貸關系發生后,以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脅尋求高利,甚至是超出約定高利范圍之外的非法獲得。民間借貸的健康發展必須處理好民間借貸過程中易發生的非法集資和高利貸問題,依法嚴格及時打擊非法集資和高利貸引發的相關刑事犯罪,為民間借貸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四、結束語
近幾年以來,我國經濟受到宏觀經濟形式的不斷影響和變化,民間經濟借貸糾紛案件逐漸呈現高發態勢。認真討論研究、妥當處置相關民間經濟糾紛,已經逐漸成為了人民法院目前防范金融危機風險、維持國家金融安全以及社會和諧平衡的重要原因之一,屬于我國人民法院司法能動作用等全新的領域中。本文在不斷地梳理和解決目前民間經濟借貸糾紛案件的審理難點的基礎上,就相關案件的審理思路以及常見的難點問題進行分析和討論。
【參考文獻】
[1]楊浦.民間借貸糾紛案件的審理難點與對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6.
[2]侯美萍.民間借貸糾紛案件法律適用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6.
[3]劉平海.關于民間借貸糾紛案件審理的難點與對策分析[J].法制博覽,2015 (09):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