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艷
【摘 要】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直接影響到了各方利益以及工程細節處理等一系列問題,所以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建筑行業的合同糾紛處理必須要有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來進行調控。尤其是在施工進度以及成本等方面,需要相關工作人員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認真處理,并保證各方利益均衡,這是確保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不會進一步擴大的直接途徑。筆者擬將就本文針對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糾紛產生原因、法律防范措施及合同管理辦法進行進一步研究。
【關鍵詞】建筑工程;合同糾紛;法律防范措施;常見糾紛
一、建筑工程合同糾紛產生原因分析
(一)建筑工程質量糾紛
在建筑工程合同履行的過程中,由于建筑工程質量不達標,沒有達到國家的相關標準規定,致使建筑工程質量問題成為合同履行主要的糾紛。建筑工程實施質量終身制,必須進一步明確各自的責任,盡可能的降低工程質量問題引發的糾紛。引起工程質量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一,來自于發包方的原因。例如設計自身存在問題、勘察資料脫離了實際情況、材料的質量沒有達到相關標準規定。其二,來自于承包方的原因。承包方在實際的管理過程當中,由于管理不到位、致使工程出現質量方面的問題等。
(二)工期糾紛問題
在實際的工程建設過程當中,建筑工程在合同的規定期限內,未能夠按期完成,致使工程不能夠按時交付使用,這是建筑工程合同經常出現的問題。造成工期問題的基本原因包括以下方面:其一,發包方沒有嚴格執行合同的實際規定,未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提供工程材料等。同時,也沒有及時與地方政府做好溝通工作,沒有做好拆遷等工作。由于這些問題導致工程不能夠如期進行,致使工程的工期被推遲。其二,在實際的施工過程當中,由于工程承包單位對施工組織不力,造成相關設備等無法滿足實際的工程需要,而造成工期出現延遲等問題。
(三)工程價款與結算糾紛
通常情況下工程價款與結算糾紛,主要是指工程承包的實際價格高出合同中約定的價格。而工程承包方無法按照合同規定的價款范圍內,在規定的時間內順利完成工程建設。在此過程當中,由于發包人不能夠向承包人進行差價補償,致使發包人以不正當或者正當的理由拒絕補償,以此而引發的糾紛。
二、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糾紛的特點分析
(一)專業性相對較強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糾紛的主要特點之一是其專業性相對較強,畢竟整體工程涉及到的細節相對較多,而且在細節處理方面需要專業人士進行調整,所以一旦出現合同糾紛,相關問題必須要專業人士進行解決。而且工程進度,工程預算,工程結算,工程責任以及工程款支付方式和給他支付安排也都是需要專業人士進行處理的,所以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糾紛的最主要特點就是其專業性相對較強,也是合同糾紛難以處理的原因所在。
(二)合同糾紛比較復雜
在合同糾紛處理過程中需要建設方,施工方,分包方等多方進行共同協作,所以在建筑合同糾紛處理過程中也要考慮到多方利益,并且由多方參與,同時要獲得農民工,即政府和其他相關部門的支持,這樣才能夠保證工程順利進行。工程糾紛能夠得到妥善的解決,保障各方利益,同時也能夠監督并督促各方履行自身義務,所以在合同糾紛處理過程中,會面對相對較為復雜的情況,要根據細節及整體工程安排進行針對性處理。
三、建筑工程合同糾紛的法律防范措施
(一)做好合同評審工作
在擬定合同之前,需要嚴格執行相關的法律程序規定,加強對合同評審工作的管理,確保法律顧問能夠提早參與其中。合同的簽訂要嚴格參照《招投標法》、《建筑法》以及《合同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只有做好合同簽訂工作,才能夠確保合同的法律效益。此外,如若需要對合同作出適當的修改,必須保證其修改的內容在相關法律法規范圍之內,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確保合同的有效性。基于部分重大工程合同而言,合同簽訂雙方要認真研究相關條款,確保合同簽訂具有較強的法律約束力,保護企業的合法權益。尤其對于權利與義務不對等的條款而言,雙方在修改時,盡可能的避免法律風險,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二)加強對合同對方資信調查
在簽訂相關重大建設工程時,我國《合同法》第273條對此作出了明確規定:需要嚴格執行國家相關標準規定,按照國家批準的投資計劃等文件進行。因此,在合同簽訂的過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內容:加強對工程項目進行調查研究,主要檢查其是否得到了國家的批準。同時,還需要對其經營范圍、經營資格、相關證照等進行全方位檢查,確保其符合國家的相關標準。在分包單位的選擇過程當中,重點加強對分包單位的資格進行審查。通過對分包單位進行審查,主要觀察其是否具備國家的相關標準規定,是否具備較高的資質,以及相關證書等。
(三)加強合同履行階段的監控與管理
在合同履行階段,必須根據相關標準規定對該階段合同進行監控。同時,要堅持與各方面協調管理,為合同履行營造良好的環境。尤其要注重基礎材料,原始證據等搜集管理。在此過程當中,盡可能的選擇文字方式對合同履行情況進行記載。同時要加強與業主、監理方、以及相關管理部門人員進行交流合作,并要求相關人員進行簽字認可。相對與分包方而言,必須加強對分包方進行監控管理,只有做好相關監控管理工作,才能夠確保工程的質量得到全面提升。
四、針對當前情況對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方法研究
(一)有效控制施工進度及施工成本
針對當前情況,對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方法進行探究后,筆者發現有效控制施工進度及施工成本將會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合同糾紛的發生。有工程施工期限應該有一個合理的評估,而且在相關工作人員對工程進行預算和概預算時,應該考慮到多方面情況,并且合理控制成本,調整施工進度,同時也要確保建筑單位能夠具有足夠的話語權。
(二)對合同進行規范化管理
對合同進行規范化管理過程中,確保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手續的檔案化以及流程化,要將主要管理環節及涉及到的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簽訂,變更,終止等一系列問題都已檔案記錄的形式進行數據存儲,并且合理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風險。尤其要控制相關管理人員的口頭約定形式,這是一種無據可查,且沒有保障的合作形式,后期利益出現沖突時,口頭約定將會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糾紛的進一步計劃,甚至影響到各方利益。
(三)全面提升施工人員素質
員工素質方面,相關施工單位要考慮到整體施工素質水平問題,同時也要注重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升,要定期進行培訓,同時也要避免人員冗余,例如管理人員過多等問題,同時在分包工程的類型,數量確定方面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處理,同時也要確保工程單位有足夠的分包資格。
五、結語
基于當前建筑工程出現的合同糾紛而言,建筑企業在實際的合同簽訂過程當中,鑒于以往出現的種種的糾紛,制定出較為完善的解決方案。同時,要嚴格執行國家的相關標準規定,認真學習《建筑法》與《合同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建筑工程合同的簽訂要按照法律法規而定,確保建筑工程合同的有效性與法律效益。與此同時,建筑工程單位要根據實際情況,在合同簽訂前期,做好合同的評審工作,確保合同的法律威信。此外,還需要加強對合同履行階段的監督管理,強化對工程款回收法律監控與管理,從根本上防范法律糾紛,以此來實現建筑企業的合法權益。
【參考文獻】
[1]方召法.探析常見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類型及防范措施[J].法制與社會,2018,32:83-85.
[2]汪迎玉.常見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類型及防范措施[J].重慶建筑,2016,v. 15; No. 15105: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