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波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持續快速發展,機電行業的發展也越來越規范與標準,與此同時,機電一體化設備的使用范圍也逐漸擴大,從機電設備的安裝操作方面來看,具體的過程是比較繁瑣與復雜的,其中包含了多個不同的環節,而且,在正式投入使用以前,必須要調試與檢測設備的性能,以此來保證設備后期的穩定運行。基于此,本文主要將對機電一體化設備的安裝調試和故障檢測的相關內容進行研究與討論。
【關鍵詞】機電一體化設備;安裝調試;故障檢測
【中圖分類號】TH-39 ? 【文獻標識碼】A
從目前來看,機電一體化在各行各業中都已經得到了廣泛地應用,從而加快了各行各業的發展速度。在機電一體化的構成體系里,機電一體化設備是至關重要的一部分,要想確保設備的實際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就應該在安裝的過程中加強質量調試與監控,并按照實際的情況使用恰當的安裝技術與調試技術,以此來實現對于后期運行過程中可能產生故障的事先防范與預測,從而形成長效可靠的安全監控機制。
1.機電一體化設備安裝與調試
1.1 機電一體化設備安裝
1.1.1 警示燈的接線安裝
通常情況下,機電一體化設備的警示燈接線有五條,其中紅色線為電源接線,較細的紅色線為紅色警示燈控制接線,綠色線為綠色警示燈控制線,而剩余的兩條棕色則為公共接線。在實際的安裝過程中,因為設備的循環使用導致接線線路受到破壞,在這種情況下,應該使用指針式萬用表的歐姆檔準確地判定電源的正負極。具體的步驟為:第一,判定紅綠色控制端,使用兩表筆重復檢測這五根線中的任意一根或兩根,直到確定電阻為零的兩根接線位置。第二,判定公共端,使用紅表筆連接剩余三根中的任意一根,并用黑表筆連接剩余的兩根,一直到兩次檢測得到的電阻都是八千歐為止,其中紅色筆所接的線就是公共端,最后剩余的就是電源的正負極接線【1】。
1.1.2 警示燈輸出端和變頻器輸出端是同一控制端子
在警示燈接線安裝的過程中,公共端引出線通常處在懸空狀態下,而且,也有一部分機電一體化設備中并不包含公共端引出線。要是警示燈的輸出端與變頻器的輸出端使用的是同一端子的話,就需要連接公共端子,以此來確保警示燈持續處在正常的閃亮狀態下。
1.1.3 電磁閥的接線安裝
正常情況下,機電一體化設備內部電磁閥使用的電源均為24V,其中紅色接線是正極,綠色接線是負極,這是理論上的做法。但是,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由于電磁閥的內部線圈是處于通電狀態的,會產生相應的磁場,對閥芯產生驅使動作,這種驅使動作是不考慮正負極狀態的。存在的唯一不同就是一旦正負極接線錯誤,從而導致電磁閥指示燈部工作,對這一問題的解決方式是調整接線,正確連接。
1.1.4 接線安全
對于各行各業來說,安全都是至關重要的,對于機電一體化設備的安裝也是如此。因此,相關部門應該加大培訓力度,以此來幫助設備的相關安裝人員必須形成高度的安全意識,并讓操作的人員掌握機電一體化設備的技術要領與精準的操作技術。此外,操作人員必須按照設備的原則進行操作,并加強安全方案。最重要的是,機電設備的安裝環境下必須要有消防設備,以此來保證接線的安全性。
1.2 調試方面
1.2.1 調試流程
在實際的機電工程施工過程中,所使用的機電設備很多都是二手的,在這種情況下,很難確保二次安裝時設備的性能依舊良好,所以,必要對設備的安裝進行相應的調試。具體來說,應該做好以下幾點:第一,在對設備進行調試以前,調試人員首先需要仔細檢查設備的裝配,保證各方面功能的完好性,例如,檢查運行過程中的穩定性、經濟性是否符合標準等。第二,在現場調試的過程中,技術人員也應該做好對應的現場指導與監督工作,及時指出操作不恰當的地方并進行處理,然后詳細地記錄解決過程,以此來給后續同類問題的解決提供有效的參考【2】。下表1、表2是某設備的調試標準值。
1.2.2 編寫設備調試報告
因為設備調試報告是一種科技文件,所以,在撰寫具體內容的過程中必須要保證它的專業性與深度,防止出現內容空洞的問題。此外,在撰寫報告時,一定要有清晰的條理,分清主次,重要的內容要詳細,不重要的部分可以要適當地省略。在進行調試設備時,調試的主要內容就是對其運行質量、可操作性、穩定情況及經濟性進行試驗,在進行調試考核過程中,要進行相關的負荷試驗,目的是為了確認是否符合施工標準,對于整個調試過程,都有專門的人員記錄,因此,在撰寫報告時,要以此為依據,將真實的情況寫入報告中,尤其是沒有解決的問題,更要清晰的記下,以便于進一步解決,保證設備可以安全操作,而且調試報告作為設備使用前的依據,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對其進行操作時也有所依據【3】。
2.機電一體化設備的故障檢測
2.1 正確采用檢測方法
通常來說,機電一體化設備的使用范圍與故障的檢測方法成正比。在出現警示信息的時候,技術人員能夠按照具體的警示內容分析造成故障的運行,并在此基礎上制定有效的解決方案,及時地解決故障問題。要是沒有出現警示信息,技術人員就應該使用專門的檢測工具判斷故障位置,并制定合理的解決方案,以此來保證機電一體化設備的正常運行。
2.2 按時檢測
隨著機電一體化設備使用范圍的持續擴大,故障檢測方法也越來越多,其中使用頻率較高的檢測方法有溫度檢測法、故障樹分析法以及自診斷法等。當設備故障有警示信息時,故障檢測就可以按照警示信息有針對性開展,并采取相應的維護技術進行故障排查;而要是沒有警告信息的時候,不僅需要采用相應的檢測技術和方法,還要采用專業化檢測工具依據實踐經驗準確判斷故障位置和故障影響程度,進而采用合理措施進行解決,將故障所造成的危害降低到最小,從而確保機電設備運行的安全性和穩定性【4】。
3.結束語
總之,因為機電一體化設備設計的方面較多,具體的安裝操作過程也相對比較復雜與繁瑣,所以,相關的安裝人員必須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并選擇與使用合適的安裝技術與調試方法,以此來保證設備性能的充分發揮。此外,也應該加強對設備故障的事前檢測與防范,以此來保證機電設備后期的正常運行。
【參考文獻】
[1]賀海鵬,歐陽虎虎.建筑機電一體化設備安裝技術及電動機的調整策略[J].住宅與房地產,2018(02)
[2]姚偉.基于PLC控制的機電一體化設備的安裝與調試 [J]. 南方農機,2018,49(2):138.
[3]王陽,那國才.探究機電一體化設備安裝調試及故障檢測[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05):69.
[4]李勇軍.機電一體化設備的安裝調試及故障檢測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3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