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彬彬
【摘 要】本文以婚育女性為研究對象,通過探討其現狀和特點,分析其重返職場的競爭優勢和劣勢,就業市場對婚育女性的不同態度,提出婚育女性進行自我調整和做好再就業的方向定位。文章剖析了婚育女性的特點和再就業的困難,提出了應對的建議。
【關鍵詞】婚育女性;競爭優勢;靈活就業
隨著經濟發展,越來越多的女性生育孩子后,自主選擇或不得不全職照顧孩子和操持家務,時間短則幾個月,長則幾年或更長時間。
一、婚育女性的現狀
(一)當全職媽媽的原因
1、不認可老一輩的育兒觀念和生活習慣,希望親自養育孩子。
2、家里沒有上一輩或合適人選(如親戚、保姆、朋友等)幫忙帶娃。
3、請人照看小孩的費用,大于自己掙的收入,還不如自己照顧。
4、小孩生病多,需要母親全方位陪伴和照顧。
5、家庭經濟好,認為女性婚后應以家庭為中心,相夫教子。
(二)人群數量、年齡、階層、占有比例
全職媽媽年齡約25-45歲,數量龐大,貫穿各社會階層。以廣州番禺兩個大型中高檔小區和一個城中村為例,婚育女性約9000人,全職媽媽約占婚育女性的36%。其中,金字塔頂部家庭占82%,中產階級家庭占32%,工薪族占15%,金字塔底部家庭占68%。
(三)人群特點
1、生活重心。婚育女性照料子女和操持家務花費大量時間精力,而家務不參與社會化大分工,沒有報酬卻辛苦繁瑣。
2、時間分配特點。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發布的《中國女性生活狀況報告(2017)》顯示,2016年我國城市女性每天做家務平均2.6小時,比2015年多半小時。女權主義者波伏娃認為:只有女性大規模地參與社會生產,而家務只占極少工夫時,才能實現女性解放。可見,被家庭束縛,發展機會少,不利于女性家庭地位的提升。
3、社交特點。全職媽媽的社交對象相對保守,主要是家人、親戚和鄰居,對外交流少,難以獲得更多信息。交往圈以家庭為中心,圈距小,交往方式單一,關注問題有限。
4、心理特點。據社會學家Anne Oakley調查,女性全天從事家務會感覺被孤立,缺少滿足感。家庭主婦會給工作設立標準,如未達標準就壓力很大。這就解釋了女性工作時為何無法完全投入。她們掛念家務,潛意識有先私后公的思維模式。
二、婚育女性的再就業需求和競爭優勢分析
(一)人群需求。隨著“男主外、女主內”觀念改變,只有三成受訪者表示如果丈夫收入足夠養家,當全職太太也不錯。從經濟獨立到生活充實,從擴大交際圈到有機會發揮潛力,工作對女性意義重大。“能兼顧工作和家庭”成為理想工作的首要標準。超半數受訪者表示除工作繁重外,工作家庭難兼顧是壓力的最大來源。
(二)競爭優勢SWOT分析(見表)
三、就業市場分析
(一)青睞態度。婚育女性通常努力工作,希望為家庭和孩子成長創造更好的物質基礎。許多崗位招聘婚育女性,這一來考慮穩定,因為有家庭和孩子的女性會更成熟穩定,跳槽少,二來有經濟壓力會更有事業心,更拼命工作。
(二)中立態度。也有些單位認為,許多崗位無所謂性別和婚育,最重要是能力匹配,“不管黑貓白貓,抓住耗子的才是好貓”。
(三)顧忌態度。許多企業將不重要和晉升少的工作交給婚育女性,認為員工應全心全意工作,而不是總掛念買菜做飯、孩子學習等。女性對工作的“不盡心”,造成企業的不放心。其實,這是由于婚育女性總是盡力去維護家庭。婚育女性踏實穩定并珍惜工作,但總有所側重,一切與孩子相觸者無效。而收入較高的工作常要加班或出差。可見,家庭已成為很多女性就業的羈絆。
四、對婚育女性的建議
(一)自我調整
1、擺正心態。首先,分析自己的性格、偏好、優勢和取舍。重返職場要繁忙工作,雙休、地點、加班、出差等要權衡。其次,如果實在要陪孩子,就當全職媽媽。否則注意力分散,知識和經驗跟不上,難以擔當關鍵崗位,只能從事較低水平的工作。
2、提升能力。職場的核心競爭力是“工作能力”。當能力優秀到嘆為觀止,企業的顧慮都會擱淺。一方面,通過教育培訓,擴大知識面和提升解決問題能力,使工作游刃有余。另一方面,畢竟長時間脫離職場,也可從低做起,重新適應,發掘優勢和潛力,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方式,專注于某些領域,可持續發展下去。
(二)再就業的方向
1、行業崗位的定位。據調查,公眾認為最適合女性的工作中,行政選率為71.4%,人事以57.8%居次席。女性有天生細心敏感、授權清晰、講求溝通、少與團隊強勢爭權奪利的優勢。類似的文職還有會計、秘書、教師、辦事員等。當然,根據自己的實際來定位,更適合自己。對學歷不高的婚育女性,家政待遇不錯,就近就業,時間靈活,是較好的選擇。生活水平的提高、二孩放開、老齡化,對保姆、月嫂、養老護理員等需求大增。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家政服務業發展報告(2018)》顯示,家政業規模連續保持了20%以上的年增長率。2018年全國家政人員平均月薪6900元,其中北京、深圳、上海分別為8100元、6700元、7100元。家政收入超過一些白領,并越來越規范化職業化。
2、靈活就業及兼職工作。這可以隨時退出工作而從事家庭活動。傳統的靈活兼職有保險、微商、網店等。近年還興起了廣受社區歡迎的靈活工作,這些工作以家為基地,如自制食品(面包、零食、私房菜)、美容紋眉、家庭圖書館、蔬果食品的收配送等。這樣,工作之余就兼顧了家庭。
3、創業
有雄心壯志的女性可以考慮創業。創業前先考慮是否具備以下條件之一:
1、有突出的一技之長,能獨立開展業務。比如有藝術或其它專長,可開展教育培訓、輔導托管,或當獨立會計、設計師等。
2、有熟悉的貨源和客源,有商業運作經驗。
3、有較大的市場空缺,而自己能填補這個空缺,并且經驗證明市場反應好。
總之,無論婚育與否,職場最終拼的是實力。在家庭和事業中做好階段性的取舍和平衡,才能做人生的贏家。懂取舍,知進退,才是女性正確的職場開啟方式。
【參考文獻】
{1}張彤,周平宇:女企業家發展的優勢與挑戰[J]企業管理,2018(9).
{2}張慧,李璐:國外企業生育女職工勞動保障比較研究[J]當代經濟,2017(11).
{3}王巧蕓:家庭主婦“再市場化”問題探析[J]當代經濟,2017(8).
{4}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中國女性生活狀況報告(2017)》數據解讀“半邊天”的秘密[EB/OL].http://www.nwccw.gov.cn/2017-07/13/content_166731.htm, 2017-07-13
中國報告網:2018年中國家政服務行業分析報告-市場運營態勢與發展前景研究[EB/OL].http://baogao.chinabaogao.com/jiazheng/364064364064.html,018-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