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欣月
【摘 要】近些年來,國家對貧困縣扶貧力度的加大、規模不斷變廣、影響不斷加深,但同時,在扶貧工作中也存在扶貧工作管理制度不健全,扶貧資金使用效率不高等問題。在此背景下,扶貧審計顯得愈發重要。本文結合X縣的案例剖析了扶貧審計工作中的問題及原因,將X縣的案例與全國貧困縣的現狀進行比對,討論了貧困縣扶貧審計的整改對策。
【關鍵詞】貧困縣;扶貧審計;審計整改
一、引言
X縣是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在當下脫貧戰役的重要節點,迎來了扶貧開發工作的良好機遇和政策背景。黨和政府十分關注扶貧工作。在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性。作為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之一,扶貧審計是民生審計中的重點工作,助力脫貧攻堅戰。在2019年4月,經省政府批準,X縣擬摘帽退出。X縣退出國家級貧困縣,也更能代表在脫貧攻堅階段的黨和政府的扶貧成就。
當下是脫貧的決勝時期,扶貧工作更加艱巨。而當下扶貧工作中仍存在種種問題,諸如扶貧資金使用效率低等問題,這就需要通過扶貧審計來及時的發現審計工作的不足,更好的推動審計工作的開展。
二、X縣扶貧工作的現狀
1.基本情況
X縣是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全縣有10.7萬人。從2016年響應國家脫貧攻堅政策,截止2018年12月,累計投入26.74億元,完成79個村,7057戶、20300人脫貧任務,現未脫貧戶331戶877人,貧困發生率降至約0.57%。
2.主要成果
2018年,X縣堅持以脫貧攻堅先難后易的工作思路為指導,實施了精準措施,明確了脫貧攻堅工作責任,確保實現“兩不愁、三保障”,順利實現脫貧攻堅任務,具體如下:
(1)在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推進方面,2016年起的三年來,X縣“十三五”時期所有搬遷對象已全部入住,全縣拆除復墾工作已全面啟動,基地拆舊復墾工作正有序進行。
(2)村級光伏電站建設方面,35座電站于2017年6月建設完工并運行正常。2018年6月,提前5個月完成建設64個村級光伏電站目標,在2018年底,創造經濟價值780余萬元。
(3)小額信貸及貼息工作推進方面,2018年共發放扶貧小額貸款6471.29萬元,完成全年任務6300萬元的102.72%。
(4)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撥付工作推進方面,2018年到位財政扶貧資金一共6704萬元,截至12月底共計支出約6685萬元,結余約19萬元,支付率99.72%。
(5)駐村幫扶工作方面,一是加強村級硬件建設。對村級組織活動中心進行整理升級,豐富文化娛樂活動,比如,建設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等。二是開展深入摸底調查,查找貧困根源。結合縣委、縣政府“百日攻堅”行動,走訪貧困戶,通過對貧困對象的動態調整,為精準實施扶貧扎下良好根基。
三、X縣扶貧審計中發現的問題
1.部分扶貧專項行動精準實施方面幫扶效果不精準
扶貧項目資產閑置90萬元。X縣扶貧開發中心2016年易地搬遷扶貧項目涉及全縣8個鄉鎮,1131人,搬遷至五里后村集中安置點后,農忙時節仍要回到原村收種莊稼,由于安置地點配套公共設施不到位,貧困戶擇業、去醫院、子女上學無法解決,影響扶貧效果。
2.扶貧資金使用方面,存在資金缺口和滯留資金
扶貧項目資產閑置90萬元。民政局2017年實施農村老年日料照料中心10所,縣全部完工,其中九所沒有老年人入住,房屋閑置涉及金額90萬元。造成閑置的原因為沒安排運行經費。
X縣財政局2016年底未完成財政扶貧專項資金結轉結余清零,將資金撥付到8個鄉鎮198.5萬元、撥付科教局94.97萬元,交通局130.84萬元,總計424.31萬元。形成部門滯留扶貧資金。
四、貧困縣扶貧審計存在的問題
1.審計人員少且專業性較差
隨著我國經濟的增長,審計項目也隨之變多,審計難度也增強。,隨著大數據的廣泛運用,出現了新的審計方式與方法,在縣級的扶貧審計工作中,尤其是貧困縣的審計機關,審計人員缺乏較強的實際操作能力,沒有充分利用較為先進的審計方式。以上種種就會影響扶貧審計工作完成效率。
2.審計覆蓋范圍有限
扶貧審計項目多、涉及范圍廣,要對各個審計項目與資金做到全方位審計難上加難。扶貧資金根據來源分為中央撥款和地方各級撥款等,每種撥款都會由不同的機關單位負責資金的使用,完成從中央到地方再到各鄉鎮、各村,資金撥付鏈條長,流程復雜,手續繁雜。資金撥付到各個項目的時間與完成程度不同。種種原因導致難以較好的發揮審計監督作用。
3.審計的獨立性較弱,監督能力有限
地方審計機關僅是地方政府所管轄的一個部門,既受上級審計機關領導,還受當地政府管轄,這種體制制約了審計的獨立性。地方審計機關在實際工作中,由于受到雙重領導,而兩個領導部門的目標不同,審計部門難以兼顧雙方利益,會影響審計的監督作用的發揮。
4.審計未發揮出社會的監督力量
第一,國家審計署一般每年會對扶貧資金的使用等方面對各地方進行抽查,但是抽查力度畢竟有限,無法面面俱到,且中央對地方實行的宏觀領導,未必能結合各地特色進行審計監督。第二,地方各級審計機關由于其自身獨立性較弱,雖然對地方情況較為熟悉,可以進行有針對性的審計,但是審計監督作用相對較弱,審計的質量很難保證。第三,政府審計機關和以注冊會計師為主的社會審計之間還沒有形成良好互動。
五、貧困縣扶貧審計的整改對策
1.提高審計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
審計工作需要較強的專業性,既要熟練運用審計的知識,還要對工程項目等審計所會涉及到的領域有了解。而當下各級審計機關所招聘的人才仍是以財會審計類為主,對于工程相關的專業人才較少,在一些需要專業性水平高的問題上耗費更多資源或難以精準識別問題。貧困縣扶貧審計需要更多素質較高的人員,對在崗人員進行再教育,強化專業技能,更好的助力脫貧攻堅。
2.擴大審計覆蓋范圍
在審計項目上,不僅要做好扶貧資金審計與扶貧政策推進的審計,還要在教育扶貧、金融扶貧等各個方面展開審計,全方位提高扶貧審計成效。在資源配置方面,做好中央與地方的良性互動,做到扶貧資金各個環節全覆蓋。在經濟責任審計上,做好對干部的經濟責任審計,考核其在扶貧工作方面的成績。
3.加大審計監管力度,強化其獨立性
首先,加大審計監管力度,應進一步強化審計結果公開化。在當下建造服務型政府的大環境下,要求各級政府加大政務公開力度,減少審計程序,更有針對性的進行審計工作。在實施公開化、透明化的過程中,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扶貧資金使用不規范、浪費等現象。
4.發揮社會監督合力
面對扶貧工作范圍的不斷擴大,地方各級審計人員有限,應做好中央審計署及各地特派辦與地方審計機關的良好配合,利用中央審計署相對較強的獨立性和較高的專業能力,配合地方審計機關較強的針對性,對地方情況熟悉的特點,優勢互補,提高審計效率。還要學會利用社會審計的力量,其獨立性強,可以在政府審計過程中參與其中,不僅可以壯大審計人員的數量,還可以提高整體專業能力,運用各自的專業特點,強化審計作用。
【參考文獻】
[1] 耿娜.縣級財政扶貧資金績效審計應用探討[J].財會通訊,2018(04):93-97.
[2] 劉靜.完善扶貧資金審計的對策研究[J].審計研究,2016(05):38-43.
[3] 賈云秋. LX縣財政扶貧資金績效審計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16.
[4] 凌濤. 精準扶貧問題及審計對策研究[D].南京審計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