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菲
【摘 要】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互聯網一詞語已走進了千家萬戶,并發展成為生活與工作中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與人們緊密聯系在一起;在人口老齡化不斷加深的今天,許多的老年知識分子逐漸開始退出工作崗位,回歸到家庭之中,但現今社會青年很少在家以及獨居老人的情況比比皆是,因此,社區教育便很好的讓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加的豐富,同時他們也越來越需要互聯網,來滿足社區老人的學習,使其老有所學。
【關鍵詞】互聯網;老年社區教育
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和老年人口規模的不斷擴大,整個社會越來越重視人口老齡化問題,為加強老年人教育和提高老年人的社會參與,努力實現“積極老齡化”的目標,但考慮到老齡化發展實際情況,我們將最終的立足點和載體落在社區教育上,所以必須重視和發展社區的老年教育。
一、社區老年教育的概念及其內容
社區教育是以一個特定的領域和超過60歲的老年人為主,所開展各種教育培訓和活動,旨在提高社區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社區老年教育是老年教育和社區教育兩者的結合,是成人教育后期的發展階段,是構建學習型社會、提高人們思想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更是人們在建設精神文明的必不可少的基本手段。其內容主要是以各種社區講座、社區學習班和社區老年大學的形式,將營養保健、舞蹈音樂、文化知識、職業訓練、手工園藝以及老年生活的適應等內容通過互聯網來進行學習,使老年人更好的適應社會的發展,從而使得老年教育更好的滿足老年群體多方面、多層次、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社區老年教育面臨的問題
(一)重視程度不足。目前,大多數地方政府沒有把發展教育作為老年人融入社會發展的各項計劃之中,由于宏觀定位和戰略布局的缺陷,導致社區老年學校和各類教育場所的建設,沒有相應的政策支持和制度管理,使得老年教育的發展緩慢,且缺乏制度保障;此外,老年教育的主管部門沒有明確的分工及職責,使得老年教育的具體執行與相應的管理不吻合,嚴重的阻礙了老年教育的發展。
(二)教育投入力度不夠。資金和硬件設施是老年教育的基本條件;就目前而言,政府對老年學校建設的投入不足,普遍存在“重小輕老”的現象。由于政府部門投入不足,部分老年教育機構僅依靠學生的募捐款和老人所交的學費維持,根本無法正常周轉經營。同時,現有的老年學校存在著規模小、空間不足、條件單一、硬件設施不完善等問題,這無疑制約了老年教育的發展。
(三)師資力量缺乏。老年教育的發展需要建設一支專業素質好、充滿熱情、服務周到的教師隊伍。目前,我國的老年教育機構沒有專職教師,從事老年教育的教師工資相對較低,甚至有些教師是義務教學,專業教師通常不愿意接受老年教育教師工作。在許多地區,老年教育沒有固定的教師隊伍,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是從社會中臨時聘用且沒有固定的工資。條件限制很難找到專業的老年教師,教師隊伍的流動性大,導致了教學質量低下。
(四)老年教育的內容和形式較僵化。目前,我國老年學校的教學內容主要以老人常見娛樂項目為主,例:書法、戲曲、烹飪等等,卻較少的涉及到老年保健、財務管理、計算機網絡等內容。在教學方面,老年學校主要采用呆板乏味的課堂教學,且大部分教學方法不規范。總的來說,對老年人的教育沒有充分的利用現代網絡的教育手段,從而使得教學方法及內容都很僵化,致使部分老人無法接受良好且正規的老年教育。
三、開展社區老年教育的作用
老年教育是老年人工作的轉移,是社會發展的折射,更是人們關心老年人生活的具體體現;自十六大以來,黨中央把“建設學習型社會、終身學習、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使得社區的文化建設占據主流地位,社區老年教育的發展,是老年生活質量明顯提高的重要表現,它是根據老年人的身心特點和心理變化的趨勢,指引其改變生活方式的一種手段,能充分發揮老年人的相關人力資源,提高其自身的存在感和意義,使其能“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
四、互聯網背景下的開展老年社區教育的優勢
(一)教學覆蓋面較大。傳統的社區老年教育是將老年人組織到社區活動室,并聘請教師對每個人進行教學。然而,由于許多老年人時間是有限或距離較遠等問題,耽誤上課,并錯過其感興趣的內容。然而,在互聯網背景下,幾乎大部分公共場所都有WIFL功能,老人們可以不用再受時間和距離,甚至是空間的差異影響,隨時隨地的學習。此外,一些課程還可以制成音視頻的形式,供老年人隨時學習。這樣,老年人就可充分的利用自己的空閑時間進行學習,且還不會錯過任何想聽的課程及內容。
(二)教學內容多樣。傳統的教學內容受教學地點、教學設備等因素的影響,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且教學內容主要是生活中較常見的書法、戲曲、烹飪等等。但是,在互聯網背景下,教學內容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它既可以將大家關心和關注的熱點問題增加進去,還可將部分游戲策略講解、PS制作、錄音錄像等課程納入其中,不僅可以豐富老年人的業余生活,而且可以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此外,在學習過程中,老年人充分的根據自己人生經驗,對課程內容提出建議和意見,從而使得老年人對教學內容更加的感興趣。
(三)教學形式新穎誘人。傳統的教學形式較為枯燥和僵化,容易讓老年人會感到無聊,失去學習的動力。然而,互聯網上的教學形式卻是豐富多彩且層出不窮的,這將使老年人更有動力,更喜歡學習。互聯網背景下的教學,可在學習的過程中以積累表揚或分數的形式,來提升自己,激發出老年人的學習興趣;當等級有一定的提升之后,便可以學習更多的課程,或者得到相應的物質獎勵。此外,對不同愛好的老年人進行具體的興趣劃分,根據其興趣愛好來設置課程,例如喜歡玩游戲的老年人可以通過玩游戲來回答問題并獲得分數;但在此過程中,必須循序漸進,以此來更好的開展老年教育。
(四)能滿足多元化的教育需求,實現教育公平。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和老年人閑暇時間的增加,老年人教育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雖然近年來學校的場地和師資隊伍都有所改善,但主要教育的對象卻只是少數的退休人員,更多的社區老人根本沒有學習的條件,且其課程對老年人的教育水平與基礎也有所不同;但在互聯網背景下的老年教育卻很好的解決了此類問題,更好的滿足了人們學習的多元化,在互聯網背景下的學習過程中,各老年人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及教育水平和興趣愛好,對課程進行自主的選擇;此外,因互聯網的廣泛性,老年教育的對象也不僅只是少數人,較大范圍的實現了老年教育的公平性。
五、結語
不同于其他類型的學習者,老年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老年人獲取更多的社會信息和精神享受,這就要求著相關的教育機構,應高度重視老年人的教育問題,充分的關心和照顧老年人的心理和精神感知。于老人而言,傳統的老年教育方式多有不便之處,因此,教育機構應立足互聯網背景下支持老年人學習的教育模式,針對性的對老人的學習提出具體的實施方案。21世紀是知識、技術、經濟、信息全面融合的時代。“互聯網+”為老年社區教育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機遇。我們應該充分的把握好機會,將傳統的教育模式的加以改變,并探索多樣化和個性化的教學方法,實現互聯網背景下的社區老年教育發展的融合。
【參考文獻】
[1]邢澤坤. 西安居家養老模式下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類型及布局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7.
[2]倪成. 面向移民社區老年人再教育的服務體系設計研究[D].江南大學,2016.
[3]陳偉,劉雅婷. 高等繼續教育改革發展40年——中國成人教育協會成人高等教育理論研究委員會第22屆年會綜述[J]. 中國成人教育,2018,No.44714: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