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振華
【摘 要】博物館事業蓬勃發展的同時,其消防安全工作也面臨著許多需要注意的問題。博物館消防工作應該努力加強對于消防安全思想建設工作,對工作人員普及與消防相關的知識與技能,更好的實現博物館內部的消防安全。本篇文章將結合博物館在消防工作中所面臨的問題,并對照與工作相關的具體標準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工作建議。
【關鍵詞】危險源辨識;消防安全;思想建設
一、消防安全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所謂文化,是指物質與精神文化的總和。消防安全文化也不例外,安全文化是長時間以來博物館在消防工作管理當中所形成的物質與精神文化的共同組合,同時也是有關安全的思想、目標和觀念的復合體,而從事與博物館消防安全工作的工作人員身上所具有的意識和精神風貌都是構成安全文化內涵的重要載體。博物館通過努力構建館內各項文化建設,提倡安全第一、以預防為主的重要思想來引導人員樹立正確的消防安全觀念,是安全管理與文化建設二者充分結合,進一步將這一思想滲透到博物館發展的目標當中,再加上定期組織安全培訓、不斷擴大宣傳力度等方式推動博物館安全管理,最終推動博物館事業的健康發展。
二、消防安全所存在的常見問題
(一)對于博物館內消防設施建設管理的維護不夠到位
館內各項消防設施都屬于公共消防設施,某些博物館對這些公共設施的建設不能與城市建設相同步發展,這就造成許多設施建設都無法達到國家所要求的標準,有關消防隊伍的具體實力以及掌握的消防技能都難以與社會發展相適應。某些博物館為了追求展品的豐富,都沒有預留有關消防設施的建設用地,這就將影響消火栓的安裝問題。另外,某些博物館內部人員對于這些消防設施的管理不到位,對其消防設施也沒有充分維護,從而導致文物館內部人員的消防安全意識不夠強烈。
(二)消防意識薄弱
當前許多博物館管理層到基層人員都存在著消防意識不足的重要問題,在思想上對消防安全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到位,認為火災不會出現在博物館的內部,即使出現火災,所有的消防工作也是消防機構的主要職責,因此,職員往往會對消防器材購買和使用不在意,日常總以一種消極且被動的態度來應付相關檢查。一旦發生安全問題,博物館往往又不能及時以較為科學合理的方式解決問題,最終造成較為嚴重的安全事故,許多展物被燒毀,從而給博物館帶來極其嚴重的經濟損失。
(三)博物館內部缺乏專職消防人員
我國某些博物館雖然有消防人員,但這些人員大多缺乏專業的消防知識和技能,對于消防設備的維修與保養技巧掌握力度還不夠,從而影響到實操能力。除此之外,消防機構也沒有積極組織安全培訓大講堂來對消防安全知識進行傳播,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博物館內部消防人員對消防知識與技能的了解,最終形成博物館缺乏有經驗消防人員的這一嚴重現象。所以,從整體來說,我國博物館內部消防隊伍能力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三、有關博物館消防安全工作的建議
(一)加強消防安全的思想性建設
堅持安全發展是博物館消防安全工作追求的重要目標,同時也是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博物館在開展有關消防安全的工作過程中,要堅持貫徹預防與消防的雙重概念,這同時也是博物館長期進行消防工作所總結的重要經驗。預防工作是消防工作的重要基礎,預防主要在于提高人員的消防安全意識和素質,在遇到危險后能夠克服自身存在的僥幸心理,能夠第一時間保持清醒的頭腦,對于危險防患于未然,從而避免一切火災危險的發生。除此之外,消防人員還應在工作中提高自身對于危險源的辨別能力。博物館作為公共開放的事業單位,每天的人流量巨大,有關危險品的種類又復雜多樣,這就要求工作人員對于危險源有一個較為直接的辨別方法。首先,可以通過詢問的方式來對危險源進行分析;還可以通過現場巡查的方式,對危險源進行及時排查;另外,由于工作人員長期從事消防安全工作,可以從各項工作任務當中積累經驗,用直覺的方式來對危險源進行排查;最后,工作人員還可以利用安全檢查表來對危險源進行快速辨識。
(二)加強消防安全文化建設
火災是對現代社會危害較大且發生率較高的事故類型。據近些年的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有大量死于火災事故的人群,在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火災事故的發生會給當地帶來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從而影響當地社會經濟健康發展。以上這些事故都帶給了人們慘痛的教訓。通過對大量火災實例發生的分析來看,主要原因是由于群眾對于消防安全意識不夠強烈,而且缺乏有關消防安全知識。所以,加強消防安全文化建設對于人類社會的健康發展尤為重要。通過培養群眾消防安全意識可以最大程度的減少火災發生的頻率,同時也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火災給社會帶來的各種損失。通常情況下,博物館通常積極組織與消防安全有關的知識講座來給群眾進行有關消防安全與預防理論學習,同時也會邀請消防大隊來向群眾進行實踐培訓,這都對避免消防事故發生有著重要的意義。
(三)積極落實消防安全各項規章制度
就現階段來說,博物館安全管理工作的重點應該是對火災事故的全面預防,這就要求博物館能夠對工作人員實行全過程和多方位的有效管理。作為項目的主要管理者,他們必須堅持無缺陷和事故的管理目標和原則,充分落實消防安全的各項規章制度,盡可能的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要想保證博物館內部的消防安全,就必須做好防范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夠做到事故發生時的臨陣不亂。預防性安全管理是博物館實施消防安全管理的有效方式之一。要想做好預防性安全管理,就必須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從管理者的角度出發,充分結合博物館發展的實際狀況確定目標并制定相應的安全計劃,最后按照制定計劃認真落實。第二,工作人員要對博物館中所出現的各類安全問題保持較為警惕的狀態,通過做好全方位的防范工作來防止危險性事故的發生。除此之外,還應該對可能發生的危險進行前期預測,并根據預測結果將這些危險劃分為不同的等級,最后來對這些危險實施分級管理,將可能出現的危險扼殺于搖籃之中。
(四)培養撲救和組織疏散逃生能力
博物館內部所涉及到的撲救火災工作主要有:單位應該按照消防規定成立消防隊伍,并對這些人員進行定期培訓工作;單位應該根據博物館內部建筑的結構狀況制定出最快滅火和疏散的逃生方案,通過定期排練和演示來讓疏散逃生達到最快的速度;博物館內部工作人員所擔負的職責必須加以明確,滅火力量也應及時和到位。而有關組織人員疏散逃生的工作內容有:確保博物館內部出口暢通,沒有異常建筑的阻礙,各個疏散標志較為明顯,工作人員能夠有效引導人員到達出口;工作人員都能夠掌握較為熟練的逃生技能,當火災發生時,現場工作人員應該也最熟練的逃生技巧正確引導觀眾逃生。除此之外,在對有關逃生演練的日常培訓當中,員工應該對其安全出口和疏散程序熟練地掌握,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避免踩踏事故的發生。從近些年來國內外所發生的消防事故來看,許多不幸事故的發生都是由于消防知識的欠缺和技能的不夠熟練而造成。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要想使博物館消防安全管理所面臨的問題得到解決,就必須加強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并以此來減少消防事故的發生。同時,也要保證領導與員工對消防安全知識有較為充分的了解、建立較為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積極聘用消防安全工作素質能力高的消防人員,充分保證博物館內部消防人員的專業性,讓他們充當博物館消防工作的重要人員。同時加強對消防安全理論知識的進一步宣傳,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博物館內部人員的火災防控能力,最終實現博物館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周海霞.電力企業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研究[J].山東工業技術,2019(18):220.
[2]楊柳.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創新對策[J].現代國企研究,2019(10):9.
[3]孫曉慶.電力企業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與發展[J].現代國企研究,2018(24):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