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帥 宋敬峰
【摘 要】裝備維修備件精確保障的實質就是充分運用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高科技手段,實現裝備備件精確保障的前提是能夠精確獲取備件需求信息,并快速對需求信息進行響應滿足。在分析設備維修備件保障信息流的基礎上,探討建立基于信息流的裝備維修備件精確保障模式,構建備件精確保障技術體系,并綜合分析裝備維修備件精確保障中的關鍵信息化技術及備件保障方法。
【關鍵詞】維修備件;精確保障;信息流
裝備維修備件精確保障的實質就是充分運用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高科技手段,高效而準確地籌劃和使用裝備維修備件保障力量,在準確的時間、地點為部隊提供準確的備件保障,使裝備維修備件保障適時、適地、適量。信息化戰爭中的維修備件保障活動緊緊圍繞信息而展開,通過研究維修備件精確保障中的信息流及其關鍵信息化技術,借助于信息化技術網絡,建立基于信息流的裝備備件精確保障模式,提高裝備維修保障能力。
一、維修備件保障的信息流
(1)裝備維修備件保障信息流,是指裝備備件保障機構內成員與成員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以及裝備保障機構與外部其他機構之間為完成裝備備件保障任務,根據某種因果關系而必須進行的信息交流,泛指與裝備備件保障活動有關的信息流動。信息流是裝備維修備件保障中的客觀存在,建立基于信息流的網絡化裝備維修備件精確保障,將成為實現裝備備件精確保障的重要指導思想,并將會成為世界各國軍隊維修備件精確保障能力建設的重要發展方向。
(2)應達到4個目標。第一,實現裝備備件保障信息渠道暢通,確保裝備備件保障信息流流程優化、通暢、快捷、高效和準確;第二,實現全局性協調各項備件保障業務活動,簡化業務交互的復雜性,提高備件保障的執行效率,并可應對備件保障過程中的突發事件;第三,實現備件保障活動的動態監控,利用事先約定的信息流程來改正每個保障業務的不完善的地方,使備件保障業務活動動態化;第四,實現適時獲知裝備備件保障行動的全域活動過程,通過信息流把握備件保障的主動權,主動制定科學合理的裝備備件保障投送方案。
二、基于信息流的備件精確保障模式
基于信息流的裝備維修備件精確保障模式的實質是最大程度地利用互聯網和軍用通信網絡,使維修備件保障機構和維修專家人員,能夠通過安全的網絡化設施精確獲取、決策、形成備件所需的品種和數量,并通過互聯數據庫查詢及決策,形成最佳的備件供應方案,實現所需備件的按需主動配送,以解決損傷裝備維修問題,達到降低維修備件保障費用,減少保障時間,提高裝備維修效率的效果。
基于信息流的裝備維修備件精確保障系統,包括備件需求分析信息子系統(即損壞裝備和維修專家組,通過故障分析來精確確定所需備件品種及數量)、信息處理決策子系統(即裝備維修備件保障指揮中心,主要完成對儲存及所需信息的收集及決策,形成最佳備件保障方案)、備件儲存信息子系統(即軍用和地方備件倉庫,主要提供所需備件儲存的地點、數量、運供方式等信息)3部分組成。
精確保障的基本信息流程:①需由維修人員或遠程維修專家通過遠程支援系統對故障進行診斷,科學地判定裝備維修所需備件種類和數量,這是精確保障的前提;②將確定的備件種類及數量適時地傳遞到備件保障指揮中心,由備件保障中心快速對現有備件數據庫信息進行分析處理,決策形成最佳備件供應方案;③在沒有備件的情況下,要進行拆拼或通過快速制造/再制造來獲取備件;④供應過程中需對備件的庫存及運輸要利用合資可視化技術進行跟蹤,以保障備件信息的精確與可視。
三、維修備件精確保障關鍵技術
(一)損傷裝備備件需求信息精確判定技術
隨著裝備復雜性的日益增加,損傷后其故障檢測與診斷也越來越困難,傳統的故障檢測和診斷方法已經難以滿足保障要求。通過發展便攜式維修輔助技術、交互式電子技術手冊、維修專家系統、遠程維修支援技術、嵌入式診斷技術、便攜式維修輔助技術等內容,可以輔助損傷裝備使用及維修人員進行快速的故障診斷,判定故障原因,形成所需備件的精確類型及數量,為備件的精確保障提供基礎。
(二)維修備件全資可視物流技術
備件全資可視化物流系統為備件有關決策和管理人員及時提供備件供應鏈上的相關信息,包括備件的位置、數量和狀態等內容。備件自動識別技術能夠快速準確地獲取備件信息,是建立備件全資可視的最核心技術之一,當前主要發展的是條碼識別和射頻識別技術。
條碼識別技術是利用條碼編碼記錄信息,通過掃描器可將信息轉化成計算機可識別數據的技術。條碼是由一組按一定的編碼規則排列的條、空符號,用以表示一定的字符、數字及符號組成的信息,可通過各種標識技術印制在標簽、紙張、塑料、陶瓷和金屬上,作為基層采集保障供應鏈中流動物品數據和將該數據傳送給自動化信息系統的基本手段。當前使用的條碼主要有2種,即線性條碼和二維條碼。
射頻識別技術是采用射頻方式進行非接觸的通信,以達到識別并交換數據的一種識別技術。目前,已開始較為廣泛應用于身份識別和門禁管理;物資識別和分揀管理;生產線流程及庫存管理;儀器、設備資產管理等各個領域[5]。從總體上看,射頻識別技術應用目前尚處在快速增長階段,但射頻識別在功能和處理速度上具有明顯的優勢,是未來自動識別技術的主要發展方向。
(三)備件庫存需求信息化建模及仿真技術
科學地預測維修備件需求量、合理地確定庫存種類和數量是備件精確保障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戰爭條件下精確保障的物質基礎。國外陸軍非常重視備件計算方法和信息化建模技術的研究,不僅開發了專門的備件需求和庫存規模計算方法和模型,而且在裝備使用與維修類模型中也納入了備件問題。這些算法和模型不僅考慮了庫存機構的能力和成本等因素,還全面考慮了裝備使用部門的編制體制、裝備的維修體制、維修策略、維修機構的級別、數量、地理位置等因素,有些信息模型甚至考慮了供應部門之間的備件調配問題,對于優化備件精確保障活動發揮了重要作用。
(四)備件信息傳輸及處理技術
備件精確保障系統是建立在信息網絡流基礎上的保障系統,需要對大量的多元數據進行采集、傳輸、處理等,并進行數據庫信息的遠程查詢、控制,因此,備件信息傳輸及處理技術是實現備件精確保障的基礎和必要手段。備件信息傳輸及處理技術包括有線/無線網絡技術、數據庫技術、多元信息壓縮/傳輸技術、數據挖掘技術等內容。
四、結束語
備件的精確保障是一個系統工程,但實現備件保障信息流建設是實現備件精確保障的前提。有針對性的開展相關關鍵技術攻關及應用,是實現裝備維修備件精確保障的基礎,也是建立裝備維修備件精確保障的必由之路,對提高裝備作戰效能具有重要意義。為此,筆者提出了備件信息流的備件保障業務流程內容,并闡述了基于信息流的備件保障關鍵技術體系及技術內容,構建了備件精確保障技術體系。應用現代先進信息技術,圍繞著備件精確保障的關鍵技術內容開展研究,建立基于信息流的裝備備件精確保障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備件精確保障的技術手段和保障模式,提升備件保障效率,降低備件保障費用。
【參考文獻】
[1]彭友福,朱小冬,王蘇剛,等.基于業務流程的裝備保障信息流模型研究[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6,6(9):3188-3192.
[2]趙承光.軍事裝備維修技術(學科分冊)[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