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香 孫歡歡
【摘 要】在對某采油管理區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進口和出口水質進行分析,對其污水處理效果進行了評價。同時對出水的pH、氨氮、總磷、COD、懸浮物進行了日分析, 研究其日變化規律。分析水處理過程的影響因素,發現應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得出一些有意義的結論。
【關鍵詞】污水處理;效果評價;變化規律
一、前言
城市總污水中有1/3~1/2為生活污水,并以每年5%~6%的遞增率增加,這些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和含N、P化合物,這些物質在沒有有效處理的情況下被排放到河流,湖泊和海洋中,會降低水體的利用價值。因此建立污水處理設施集中處理生活污水是目前改善水環境的必要措施。
二、污水處理設施概況
該采油管理區現有員工600人,日常工作人數約400人,油礦生活污水來源主要為餐飲、沖廁、洗漱、洗浴、車輛清洗等廢水,平均生活污水量約為120m3/d。其中洗浴廢水、車輛清洗廢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餐飲、沖廁、洗漱廢水等經化糞池處理后排放,兩部分污水最終匯集在排水溝排放至附近河流。極易對埋藏較淺的地下水或附近河流造成污染,也可能引起出境水斷面COD和氨氮超標。
該管理區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于2014年11月審批,2015年正式運行,由于生活污水的可生化性較好,BOD5/CODcr>0.51,且有機物濃度不高,屬低濃度有機污水。選用成熟的一體化綜合污水處理設備,采用缺氧、好氧、沉淀相結合的工藝,即A2/O污水處理工藝,流程如下圖所示:
三、監測情況
2016年1月份到12月份對污水處理設施進口和出口水質進行監測分析,通過對污水處理設施的進出口化學需氧量、氨氮、懸浮物、總磷等水質指標歷時一年的分析數據,對水處理效率及其達標情況作出了論述,并選擇這些常規指標對該處理設施出水進行日分析,研究其日變化規律,以更好的指導實踐,監測情況見下表1。
四、結果與討論
1、月分析監測結果
對污水處理設施進出口COD、懸浮物、BOD、總磷、氨氮、動植物油、pH、等水質指標進行了一年監測。該管理區生活污水經處理后,COD、BOD、油類、pH指標均已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二級標準,總磷有輕微超標現象,氨氮和懸浮物為主要超標項目,超標率分別為56%和35%。
監測表明,COD、BOD、油類的去除效果較好,去除率分別為70.5%、61.6%、69.3%,總磷去除效果不明顯,為13.1%,氨氮去除效果較差。相比之下,需要提高氨氮和總磷的去除率及相關處理過程。
2、日監測結果分析
12月13—20日,分別對每個采樣日的每2小時采集的樣品進行連續分析,并選擇COD、懸浮物、總磷、氨氮、pH等指標來分析處理設施出水,研究每種污染物濃度的日變化。
2.1 pH值
pH值異常表明水體受酸堿性的污染。污水處理廠出水的pH值日變化很小,且均處于6.5~8.5之間,表明出水的pH值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2.2化學需氧量
COD作為衡量水中有機污染物含量的綜合指標。是水中還原性物質含量的指標,反映了水中受還原性物質污染的程度,這些物質包括有機物、亞硝酸鹽、亞鐵鹽、硫化物等,但重要的是有機物,下圖顯示了處理設施出水COD值的每日變化情況。COD日均值變化幅度在29.8mg/L~96.5mg/L之間,夜間20:00以后變化趨勢緩慢,值相對較低,白天在12:00和18:00達到最高值,可能與人們的生活作息有關。
2.3氨氮
氨氮是指水中以游離氨(NH3)和銨離子(NH4+)形式存在的氮,可導致水富營養化現象產生,是水體中的主要耗氧污染物,對魚類及某些水生生物有毒害。氨氮日均值變化幅度在12.3mg/L~40.2mg/L之間,早晨8:00是最高值,其次是18:00和20:00較高,12:00和20:00以后都是緩慢下降趨勢,這與廁所排放廢水時間有關,特別是糞水中銨鹽含量高,排放時間主要集中在早晨和夜晚,因此氨氮在這兩個時間段值達到高峰。
2.4總磷
水中磷以各種鹽類形式存在。水體中的磷是藻類生長需要的一種關鍵元素,過量磷是造成水體污穢異臭,使湖泊發生富營養化和海灣出現赤潮的主要原因。總磷日均值變化幅度在0.73mg/L~3.46mg/L之間,高峰值出現在20:00左右,其次是中午12:00較高,這可能與廚房洗碗廢水中正磷酸鹽比例高有關,20:00左右是各種餐飲廢水的排放高峰。
2.5懸浮物
懸浮物指懸浮在水中的固體物質(直徑約在10-0.1um)。懸浮物是水渾濁的主要原因。有機懸浮物沉積后容易厭氧發酵,造成水質惡化,也是衡量水污染程度的指標之一。懸浮物的日均值變化幅度在12.6mg/L ~52.3mg/L之間,在10:00、14:00和20:00偏高,考慮到管網系統匯流的滯后性,高峰期總體與居民飲食時間相近。
五、結語
(1)對處理設施進出口的監測結果表明,進水主要超標項目為COD、懸浮物、BOD、總磷、氨氮,出水主要超標項目是氨氮和懸浮物,實際運行中,對COD、BOD、油類的去除效果較好,能達到60%以上,處理后水質均能達標,但對于總磷和氨氮的處理有待于加強,出水有超標現象。
(2)通過對常規指標的日分析表明,出水水質日變化幅度不大,在早上8:00、中午12:00、晚上18:00以后濃度較高,與污染物排放通量以及污水排放量的高峰時段大體一致,變化規律基本與居民生活作息時間有關。
【參考文獻】
[1]武士威. 生活污水A2 /O-MBS 技術處理效果評價[J].中國公共衛生,2013(3) : 393-394.
[2]彭銀仙.鎮江市生活污水排放水質水量特征分析[J]. 江蘇科技大學學報, 2012(2):91-92.
[3]李桂芳.株洲市生活污水污染特征研究.中南林學院學報[J],2001(6):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