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彪彪 徐軍委 于陽光 安春橋
【摘 要】設計一種擦窗機器人的簡易結構,主要由吸附裝置、移動裝置、清洗裝置和控制系統(tǒng)等組成。結構簡單,安全可靠。自動擦窗機器人能夠自行擦拭玻璃,這既減少了人的體力勞動、消除了對人的危險性,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
【關鍵詞】擦窗機器人;簡易結構;自動擦窗
1、引言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高樓大廈越來越多,而窗戶清理成為了人們的一大煩惱。追求安全舒適的人們自然會想辦法。而擦窗機器人能夠自行擦拭玻璃,不需要人站在窗臺上擦拭,保證了人的安全;同時該擦窗器不需要人的操縱,減少了人的體力勞動,其能夠自行擦完整塊玻璃,方便易操作。所以自動擦窗機器人應運而生。它的出現(xiàn)將極大降低高層建筑玻璃的清洗成本,改善工人的勞動環(huán)境,提高生產效率,也必將極大地推動清洗業(yè)的發(fā)展,帶來相當大的社會效益、經(jīng)濟效益。
2、擦窗機器人結構設計
擦窗機器人主要由吸附裝置、移動裝置、清洗裝置和控制系統(tǒng)等組成??傮w布局見圖1。
2.1吸附裝置
采用真空吸附方式,由真空泵在真空吸盤內產生一定的真空度,利用大氣壓強將機器人按壓在表面上,且其具有噪音小的特點。
為了消除吸盤內的負壓,一般會在吸盤上加裝一個與大氣相通的放氣閥或與氣孔。產生并維持負壓時,放氣閥或氣孔處于關閉狀態(tài);需要消除負壓時,打開放氣閥或氣孔,連通大氣,消除負壓。
吸附裝置采用多唇邊式真空吸盤。原因如下:(1)由于多唇邊的存在,各唇邊之間可形成獨立的密封范圍,其中某一個密封范圍發(fā)生泄漏并不影響其余范圍的吸附效果;(2)柔軟的橡膠材料使唇邊可根據(jù)玻璃表面缺陷而變化,使其形狀與玻璃表面完成良好的貼合,達到了較好的密封效果;(3)吸盤體和唇形密封體采用兩分式結構,吸盤體采用普通的工業(yè)橡膠,唇邊體采用具有耐磨性好、抗撕裂性能高的聚氨酯橡膠,在提高了吸盤壽命的同時也降低了生產成本;(4)由于多唇邊的存在,增大了吸附面積,從而提高了吸盤的吸附力。
2.2移動裝置
機器人采用三輪移動機構,兩驅動輪電機獨立驅動,輔助支撐輪采用球形輪。采用輪式移動機構,可實現(xiàn)連續(xù)運動,效率高,控制靈活方便。當兩驅動輪輪速相等反向時,轉彎半徑為零,兩個驅動輪的連線中點位置為自轉中心,也即機器人本體幾何中心,在這裝吸附裝置,便于實現(xiàn)在狹窄空間的轉向??梢酝ㄟ^調整兩驅動輪輪速改變機器人本體姿態(tài),實現(xiàn)機器人沿任一方位的移動和轉向功能。
在機器人車體前后左右裝有紅外傳感器,能測大概十厘米距離。該傳感器本身具有測量準確、無需接觸、防腐蝕、成本低等特點。
2.3清洗裝置
清洗裝置由微型水泵、水箱、水槽和清潔布組成,水槽中裝有噴水軟管與水泵連接,下方附有清潔布,通過移動過程中清潔布與壁面間的摩擦 ?實現(xiàn)清洗作業(yè)。
清洗路徑的規(guī)劃:如果只是擦洗一次,玻璃很有可能擦不干凈,故設計程序,使機器人在同一位置反復運動。
2.4控制系統(tǒng)
擦窗機器人的實現(xiàn)結構采用分布控制結構方式。分布式控制結構采用多計算機結構,通過網(wǎng)絡方式相互聯(lián)接,組態(tài)靈活、易于擴充、便于標準化、開放程度較高。
每一個控制器的體積都可以設計的很小,因此能夠與其所控制的設備如傳感器、驅動器等緊湊地放在一起,最大限度地利用零散空間,減少機器人的體積和重量,達到優(yōu)化本體結構的目的。而且電路板的分散式布置,可以有效改善散熱情況,降低散熱成本的投入。分布式結構極大地減少了連線和安裝成本。分布式控制僅僅需要電力線和網(wǎng)絡線就可以了,并且各控制器到傳感器和驅動器的連線大大減少。
3、總結
本文的研究目標,主要是初步設計擦窗機器人的簡易結構,清楚明了。讓大家學習參考。文章對軟件控制方面沒有介紹。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得出以下結論:我們的設計出發(fā)點就是通過簡化結構,突出各模塊的功能,各模塊和整個系統(tǒng)的聯(lián)系與作用。
【參考文獻】
[1] 盧威斌, 楊家輝, 方艷欣等. 擦窗機器人的現(xiàn)狀與應用分析[J]. 科學與財富, 2018, (14):241.
[2] 陳海初,李強.一種擦窗機器人的設計與分析[J].控制工程,2019,26(4):740-745.
[3] 章一帆,胡瑩.自動擦窗機器人的設計與研究[J].數(shù)字化用戶,2013,(28):38-38.
[4] 姜龍光, 王巍. 分布式擦窗機器人控制系統(tǒng)設計[J]. 機械與電子, 2014, (7):68-72.
[5] 張厚祥,宗光華.全氣動擦窗機器人的實現(xiàn)[J].液壓與氣動,2001,(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