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錫駿
【摘 要】在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教學中,實踐性教學模式是其中重要組成之一,本文通過分析如何在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中開展實踐教學模式,希望能夠為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建筑工程技術;教育實踐模式;研究
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具有一定綜合素質、有較強的任職能力和技能型人才,基于此,為進一步滿足建筑工程領域對這方面的人才需求,相關教育機構應當結合當前行業實際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根據建筑工程專業的特殊性,在進行實踐類的教學內容時應該著重于學生操作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1.新時期建筑工程技術專業開展實踐教學的重要性
結合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性質而言,這個專業的畢業生需要在畢業后直接進入到建筑工程行業中進行相應的工作,基于此這就要求學生應用到在校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同時還要掌握相關的專業實踐能力和建筑工程工作上的經驗。因此要想切實將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學生培養成當前建筑企業中需要的專業性人才,這就需要學生具有以下幾方面的工作能力:對建筑工程施工圖紙的閱讀理解和識別能力,對建筑工程施工項目有一定的驗算能力,對工程施工過程中需要用到的材料有選擇能力,對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有監督能力,對工程施工團隊有一定的組織能力等等。有以上幾方面工作能力足以看出,只有在當前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教學內容中將實踐教學的重要性顯示出來,另外學校也應該結合自身實際教學現狀,制定相應的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模式,這樣才能讓學生在未來工作中具備以上幾方面專業能力。因此,開展實踐教學模式是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中的重要部分,不僅僅對提升學生對未來建筑行業崗位的適應能力有利,還能夠切實滿足當前新時期建筑行業領域對建筑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標準。
2.新時期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教育實踐模式
2.1建設專業實踐基地
為更進一步保證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時間教學模式順利進行,高校應結合自身實際建立符合當前新時期的課程培訓基地,這也是順利進行建筑工程專業實踐活動的重要部分,高校領導應該迎合當前社會發展實際,秉承互惠互利的云澤來建立穩定、成熟的課程實訓基地,從根本上保證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活動順利進行。此外,學校方面還應該迎合社會對建筑領域的發展趨勢,適當增加對教學實訓基地的資金、資源投入,能夠定期對建筑工程實訓基地的教學資源、實踐基礎、新型的建筑方面技術等進行更新和補充,這樣才能夠切實讓建筑工程專業的學生在實訓基地中感受到當前建筑行業的人才要求。
2.2建立雙師型教師隊伍
所謂雙師型教師,簡單來講就是要求教師不僅僅具備任職教學能力,擁有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教師資格證,同時還擁有該專業的職業資格證。換句話說,就是要求教師不僅能夠向學生傳授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理論方面的知識,同時還能夠傳授學生該專業上崗位實踐知識,只有擁有這樣的雙師型隊伍才能夠切實保證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教學實踐模式的順利構建。基于以上,學校方面在進行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任職教師聘用時,應該注重對教師理論與實踐兩者相結合的教學水平,并根據當前高校現有認知教師的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的教學培訓,尤其是針對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方面的教學培訓,另外學校方面還可以從當前社會中建筑工程企業中聘請具有一定經驗的技術工作人員任職助教,將新時期建筑工程中先進管理理念以及工程技術方面的知識傳授給在校任職教師,更好的促進高校任職教師專業性教學目的。
2.3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進行教學
結合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教學性質而言,這門專業需要涉及到的教學課程內容也比較廣泛,因此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教師在進行專業教學活動時應當將實踐教學模式應用到實際教學中,一方面能夠切實提升對該專業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能夠增強學生動手實踐操作的同時還能夠進一步鞏固自身所學的理論專業知識。例如在進行建筑工程測量、建筑材料的選擇等方面的教學時,教師應該結合當前新時期的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教學內容以及工程實際情況相結合,利用學校中的教學實踐基地或者校企合作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得到相應實踐機會的同時,還能夠切實掌握當前新時期背景下建筑領域中的新型應用技術,這樣學生就能夠自主性的將比較傳統的教學理論知識過濾掉,為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2.4調節專業實習環節,提升學生實踐能力
一般來說,高職院校比較重視的一部分就是學生的實習部分,基于此,高職院校可以結合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性質,要求學生高職院校學習過程中,假期期間到建筑企業中進行相應的實習和培訓等,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實習內容主要有施工管理工作、施工測量、對工程中需要用到的材料進行整理等等,通過各方面的實習,使學生能夠將自身在校所學知識應用與實際工作中來,同時也能通過實習檢驗學生在校學習成果,進而增強學生對本專業的學習興致,另外在學生實習工作結束后,可以組織學校、企業以及學生三方之間的座談會,通過座談會的方式,一方面學校與學生能夠了解到當前建筑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同時企業也會了解到學校與學生發展中的需要,更好的促進學校與企業之間的交流合作。
2.5改進專業設計環節,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過去的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課程設計,采用的是比較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在選題過程中也都是由教師進行選題,然后學生根據選題來單獨完成教師布置的教學任務,這就導致學生之間或者學生與教師之間缺乏在學習上的交流,而且這樣的學習模式也就導致學生沒有認真對待教師的教學任務,都是選擇敷衍了事。基于此,高職院校可以通過改進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課程設計題型,對該專業的課程設計題型結合新時期背景下建筑行業進行相應的改進,同時還應該加大該專業的課程靈活性,充分將建筑工程專業的課程特色展示出來。例如在建筑工程中的裝飾裝修,在進行課程設計的題材都是源于實際工程項目,教師只為學生提供工程的戶型平面圖,然后讓學生根據教師提出的要求完成相應的設計任務,對其中完成比較優秀的設計作品給予一定的教學獎勵,同時還將其應用于實際工程中,這樣做不僅僅是提升了學生獨立完成設計作品的能力,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設計上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在實際教學中,還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的形式進行合作,共同完成教學設計,從而培養學生團隊協作的學習精神。
2.6完善學生畢業設計環節,進一步落實實踐性教學
在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中,畢業設計是每個學生都必須進行的一項學習環節,主要由教師來布置與專業相關的工程項目,讓學生能夠自主性的完成,讓學生通過教師布置的課題檢驗自己在高職學習過程中得到學到的知識,同時結合自身實習得到的工作經驗來完成畢業設計,從而達到對學習到的所有知識進行系統性的掌握和理解,不僅僅提升學生知識內涵,調動學生在實踐學習過程中的主觀性,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水平。
3.總結
綜上所述,為更好的培養出當前新時期建筑工程領域中的專業性人才,這就必須將實踐教學模式貫穿于整個教學中,一方面使學生鞏固在校學習的理論知識,另一方面也掌握了相應的實踐能力,更好的實現當前高職院校為建筑行業培養專業人才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喻福東.探討新時期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教育實踐模式[J].江西建材,2016(03):90.
[2]楊鶴群.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個性化教育與實踐——高校多元化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現代國企研究,2015(14):251.
[3]喻林平,謝芳蓬,羅鴻緯.對高職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脫節的反思——以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為例[J].職教論壇,2014(17):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