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星
[摘? ? ? ? ? ?要]? 基于新常態下高職創新教育的現實困境與推進路徑,首先分析新常態下高職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新常態下高職創新創業教育的現實困境分析;其次分析新常態下高職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效推進路徑;最后分析新常態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應該適應新常態的經濟發展趨勢,高職院校要對創新創業教育的理念和模式進行改善與創新,提高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和綜合素養。
[關? ? 鍵? ?詞]? 新常態;創新創業教育;高職院校
[中圖分類號]? G717?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21-0082-02
伴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新常態的形勢下,傳統的教育模式也發生了改變。高職創新創業教育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高職院校需要對創新創業教育的現實困境進行改善,從而推進高職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提高高職創新創業教育的水平,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支撐,幫助學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新常態下高職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
在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中,經濟社會發展已經步入了一種新常態的階段,因此高職創新創業教育必須要適應新常態,要遵循國家重要發展戰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教育理念。高職院校要深入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構建符合社會發展所需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培養出優秀的創新創業人才,走出一條優質高效的發展之路。[1]從我國高職創新創業的教育現狀來看,雖然部分高職院校做出了很多嘗試,但總體上我國高職創新創業教育模式還比較落后。因此要加大新常態下高職創新創業教育的改革力度,提高高職創新創業教育的水平,提升人才培養的質量,力爭培養出一批具有創新精神、創新思維、創業能力的高端技術人才,以此來推進高職創新創業教育的進程,推動經濟社會新常態的持續發展。
二、新常態下高職創新創業教育的現實困境分析
(一)創新創業教育的認知偏差
在目前我國的高職院校中,學校的領導、教師以及學生都缺乏對創新創業教育的正確認知。大部分高職院校的人員為了提高學生的就業率,對他們進行創新創業教育,認為這是一種有效的教育手段。高職院校的教師對學生只是進行單一的創新創業理論知識講解,將學生的就業率作為創新創業教育的考核標準,忽略了對學生創新創業精神的培養。雖然創新創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但更應該注重學生創新創業思想與素養的培養。并且部分高職院校的教師缺乏專業的知識與技能,致使對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的效率下降,不能良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對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二)忽略了創新創業就業的本質目標
在我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過程中,缺少有效的激勵機制,過于關注和強調對學生的培養。這樣忽略了創新創業教育的過程性,學校將不同類別的創業設計比賽作為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主要表現形式,雖然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技能,但這樣以賽促教的教學模式,加強了學生的逐利傾向,使創業設計比賽變成了學生追逐榮譽的平臺。并且高職院校過于在意學生的就業率,忽略了創新創業就業的本質目標,與現實的創新環境沒有較多的聯系,不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三)創新創業資源匱乏
在現階段的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中,由于資源的匱乏,造成了創新創業教育的滯后。首先缺乏合理的人才引進機制,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并且在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中,缺少充足的設施支持。缺少對學生畢業實訓基地的建設,不能滿足學生的實踐需求,阻礙了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其次我國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不夠健全,沒有統一規劃,不能培養學生的綜合創新創業素質。
(四)沒有合理的評價體系
在目前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中,高職院校沒有將專業教育的教學內容、課堂教學效果進行評估。由于高職院校沒有合理的評價體系,不能對學生的成績進行評價,忽略了以實踐為重點的創新創業教育,使創新創業評價具有片面性。
三、新常態下高職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效推進路徑
(一)正確認識創新創業教育的本質
在我國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中,由于高職院校缺少對創新創業教育的正確認知,降低了創新創業教育的質量。因此高職院校要準確地認識創新創業教育的本質,正確理解創新創業的關系。[2]首先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將傳統教育進行改善與創新,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和創新創業意識,以及創新創業的專業能力。其次,創新創業教育的重點要放在對學生創新創業思維的培養上,創新創業思維對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學生只有具備了批判思維、聯想思維等系統性的思維能力,才可以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提高創新創業的成功機率。所以只有正確地認識創新創業教育的實在內涵,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綜合能力強的創新創業人才,不僅提高了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質量與效率,還推動了我國社會經濟新常態的持續發展。
(二)改變創新創業教育理念
基于新常態下的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是一種價值理念導向。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主要培養學生能夠敏銳地捕捉市場的機會,在創新創業中實現自我價值,以此來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在新常態下的高職院校要改變創新創業即創辦企業的思想以及擺脫企業加速成教育的教育誤區,轉變以就業為目標的價值取向。[3]因此創新創業教育要在物質、精神和制度三個方面同時進行,激發學生追求創新和創造的潛能,在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中,要突出創新精神、鼓勵學生創新創造,營造輕松的教育氛圍,從而引導學生創新,提高學生的創業熱情。并且高職院校在創新創業教育中,要面向地方、服務地方,主動融入地方創新創業的文化中。高職院??梢詰{借自身的專業優勢和教學資源,聚集地方創新創業優惠政策和服務,促使創新思想和創新活動的涌現,成為創新創業教育的動力。
(三)加強師資力量的培訓
高職院校的教師是決定學生創新創業成績的主要因素。[4]因此高職院校首先要對教師進行嚴格的篩選,組織教師進行不定期的創新創業教育知識的培訓,提高教師創新創業教育知識技能。高職院??梢匝堅趧撔聞摌I方面有建設的人員,或者在創新創業方面有聲譽的專家來給教師講課,讓教師吸取創新創業領域的知識。[5]其次,高職院校之間也可以組織教學研討會,教師之間互相交流經驗,使教師在對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進行取長補短。并且可以在教師之中進行選拔,建設一支高質量高水準的師資團隊,進而建設考核制度,督促教師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和職業素養,提高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從而讓學生獲得更加簡單的學習方法以及更多專業的知識與技能,促進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
(四)加強課程和實踐資源建設
高職院校在進行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設計時,要充分體現出創新創業學科的綜合性特征。首先要打造內容豐富、操作性強的完整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教師要將創新創業理念融入日常教學中,將課堂知識內容與實踐有效結合,打造出高質量的創新創業教育教學課程,探索先進的教學方法。[6]高職院校要以豐富多樣的激勵方式來調動教師進行創新創業課程的探究,從而建立適合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發展的高職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其次高職院校要加強與校企的合作,通過企業對創新創業教育的支持,以實踐活動為導向,建立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基地,將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資源與社會實踐資源進行整合,加快學生創新創業建設的進程。企業作為學生創新創業教師資金支持、實踐機會、實習崗位的主要實踐資源,為創新創業教育事業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因此高職院校要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校企合作,為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搭建更大的平臺,實現新常態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真正價值與意義。
(五)建立完整的評價機制
由于高職創新創業教育并非傳統的專業教育,所以不能按照傳統教學的要求進行評價。因此高職院校要建立完整的創新創業評價機制,評估標準也不能以學生的理論知識為主,要對創新創業教育進行不同模塊的分類評價。[7]對學生創新創業理論知識、創新創業的實踐活動成果以及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分類評價,評價結果要科學合理,從而提高學生創新創業的專業技能,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的精神與意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個人創業素養和綜合創業能力,進而提高高職創新創業教育的水平,提升人才培養的質量,力爭培養出一批具有創新精神、創新思維、創業能力的高端技術人才,以此來推進高職創新創業教育的進程,推動經濟社會新常態的持續發展。
綜上所述,新常態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應該適應新常態的經濟發展趨勢。高職院校要對創新創業教育的理念和模式進行改善與創新,提高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要突出創新精神、鼓勵學生創新創造,營造輕松的教育氛圍,從而引導學生創新,提高學生的創業熱情,讓學生獲得更加簡單的學習方法以及更多專業的知識與技能,促進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詩慧,張連緒.新常態下高職創新創業教育的現實困囿與推進路徑[J].職教論壇,2017(4).
[2]林成文,張云青,楊玉斌.新常態背景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發展路徑[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7,436(4):118-120.
[3]范琨琨.新常態下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困境與路徑研究[J].考試周刊,2017(40).
[4]袁晶,田賢鵬.新常態背景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現狀與路徑選擇:基于“長三角地區”八所高校的調研分析[J].現代教育管理,2018,339(6):41-47.
[5]孫勇.“新常態”下的教育改革與發展:兼析上海教育綜合改革的推進路徑[J].中國高等教育,2017(7):26-29.
[6]王學軍.新常態下高職創新創業教育的現實困囿與推進路徑[J].智庫時代,2018,161(45):227,231.
[7]高成瑨.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現實困境與突破路徑[J].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