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潔波
[摘? ? ? ? ? ?要]? 探究名師工作坊引領下的教師專業化成長,通過名師的帶動,讓更多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能積極地融入教學中,了解自己在教學中的不足,循著名師的步伐,在前輩的帶領下腳踏實地地提高自己的專業化水平,成為學生的“指路明燈”。
[關? ? 鍵? ?詞]? 名師工作坊;教師專業成長;研究策略
[中圖分類號]? G715?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21-0012-02
為能在教學中更好地發揮名師效應,使名師的很多精神和思想能做到落地生根,在引領新一批優秀教師發展的同時,可以打造一批理想信念堅韌、道德情操好、專業知識扎實的好教師,以學科為教學分支,能在遵循“志同道合”的前提下,以坊主為核心,坊員為簇擁,形成名師工作坊,集體探討教學中的難點和困惑點。
一、激勵成為坊員專業成長的動力源泉
(一)規劃激勵
規劃在人的職業生涯和人生生涯中都具有一種無形的召喚力,人生需要有規劃,專業更需要有規劃,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作為主要引領者,需要結合教學具體情況和自身的發展狀況,做好專業素養和專業能力的自身培養計劃,知道自己每個階段需要干什么,需要如何按照步驟推行。所以,在推行名師工作坊的時候工作要圍繞“引領、助推、提升”制定一個三年發展規劃以及年度工作的計劃,要求坊員能結合自己的生活所需,在圍繞成長、成果、成名做好個人三年發展規劃的年度計劃表,計劃表要詳細到每個具體階段和具體環節,將三年或者五年時間分解,使教師知道自己每個時期應該做好的事情,應該完成的計劃和應該達成的任務,最終使坊員可以在計劃表的推行下更順利地完成工作,坊員能在集體目標的召喚下,個人的目標逐步達成,最終成長的步伐日漸成熟,并根據現有的規劃做好成果的認定與展示,能在專業化成長中進步顯著,成績斐然[1]。
(二)激勵制度
坊員專業化成長過程中科學且富有人氣的制度才是坊員成長最好的催化劑。建立良好的經費保障制度,在經費投入產出的過程中能建立良好的獎勵機制,可以選派發展速度較快的坊員到外地進行學習和參觀,將一些先進的理念帶回來,使坊員在參觀的過程中更多地了解新的教學理念。建立良好的培訓制度,在立足實際的過程中,通過每周各種形式的專業化培訓,每個學期有專家對坊員進行指導,建立師徒幫帶的活動,能進入課堂中進行觀摩與學習,通過建立學習制度,讓組員能每天堅持一個小時的自學,每周能完成一本教育雜志的閱讀,每個月能參與一次網絡教育論壇的討論和學習。建立成果展示制度,每個學期的期末,所有的坊員都要根據自己的特長與特色進行成果展示。
制度設計上面需要富有一定的人文氣息,在給予坊員人文關懷的同時,能讓坊員在研修中感覺到工作的溫暖,最終使坊員能在遵守制度的過程中養成認真踏實學習的好習慣。
二、讓舞臺成為坊員專業成長的厚實基石
(一)學習平臺
學習不僅僅是一種能力,同時也是一種態度。通過學習可以促使坊員的專業能力不斷地成長,在學習的過程中切實有效地提高學習的意識。同時在學習中應當倡導學習渠道的多元化,從書本中學習,從網絡中學習,還可以向教師、家長同時進行學習。通過這樣的多元化學習拓展坊員的知識層面,使其視野得到有效拓展。提升坊員的理論基礎能力與個人素養,并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經驗與人脈的積累,對坊員的文學素養和個人底蘊進行沉淀;通過學習還可以激發坊員的內驅力,使其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成長,使其能夠逐漸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與自我學習能力,向著自我培養與發展的道路不斷前行;優化學習的方法,引導坊員效仿教師自我管理工作中的經典案例,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屬于坊員自身的良好案例,并積極地展開交流,使坊員的內驅力得以激活。
(二)交流平臺
學習與成長的過程中需要進行廣泛的交流,通過思想的碰撞實現個人思想的進步與提升。坊員在開展交流的過程中不僅要從學術上展開深入交流,同時在個人的思想上也應當進行有效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坊員之間會產生思維的碰撞,從而了解到自己所沒有接觸過或者沒有想到的內容。在學術交流之外,坊員之間還可以利用現代網絡平臺或者聊天工具展開實時交流,將自身在教學工作中所產生的各種困惑展示出來,將自己面對的問題發布到平臺中,由在線教師對其進行討論;對普遍存在性的問題,可以使用學科教研的專業網站和BBS展開交流;坊員在面對教育難題時,如果僅僅依靠個人力量將會難以有效地解決,因此可以選擇使用專家對話的方式進行解決。通過QQ留言或者視頻會議、現場解答等方式,使坊員能夠與專家形成良好的溝通與互動,在與專家的交流中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2]。
(三)實踐平臺
坊員的成長需要在實踐中實現,而實踐也是走向成功的唯一道路。以教研共同體作為實施平臺,將課題作為軸心,利用課例研究作為載體,廣泛地開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研修活動。對坊員的理論能力與業務能力進行提升。也即是要在有名師引領課堂教學的研討,被送教學學校要準備好展示課程。工作坊教師進行教學示范和引領,通過對比的方式展開教學研討,尋找到自身所存在的問題,并在教學行為上加以改變;也有以解決實際問題作為教學研討內容,以問題作為導向展開教學設計,坊員與名師共同努力解決相應的問題;利用問題作為教學目標對課堂教學展開研究,坊員與名師要對問題展開共同研討;將問題作為價值的升華經驗,坊員可以與名師一起對其展開提煉和總結,得到有效成果,在課堂活動中展開實踐,可以開展命題比賽和課堂展示。
三、讓反思成為坊員專業成長的靈丹妙藥
(一)自我加壓
任何工作都要有內驅動力,既能在自我加壓中不斷地提高工作效率,很多人認為只有放松才能更好地進行工作和學習,其實不然,在很多時候壓力即為動力,若沒有壓力的支撐,很多人先會自我放松。所以工作坊內的成員應做到自我加壓,先要做好課堂教學的觀察和審視,更要在監控和調節的過程中做好自我評價與修正,可以更好地明確自己想要干什么,該要干什么,干得怎么樣,干得是否具有價值。如,教學設計的時候,就要坊員進行自我提問,讓坊員思考學生的認知基礎應該在哪里,教學需要由哪里出發,教學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何種問題,教學過程中對應的應對策略應該是什么,這些問題的引入能讓坊員在思考中進行答案的追溯,在實際活動中,教師要求坊員根據學生反饋了解原因,若學生難以表達,教師通過追問的方式獲得更多的答案以做判斷。教師獲得答案后,需要綜合匯總答案,思考深層次學習背后的問題是什么,是學習方法有問題還是教學方法有問題?教學中需要做什么樣的改變,下次遇到同類狀況需要如何進行處理,在某個階段后,教師要求坊員多盤問自己,在這段時間我有哪些收獲,有哪些不足,有哪些成長點,又有哪些發展點。
(二)任務施壓
任務才能促進成長,也能為坊間成員的持續穩步發展制定層級清晰的目標,在坊間成長的過程中,需要按照校、縣、市、省、國家骨干教師,學科隊伍帶頭人的層級為坊間成員制定對應的發展戰略任務。每個學期需要給坊間成員擬定任務,如要求坊間成員完成“十二個一”,要求坊間成員每周能讀一篇教育類的論文,每堂課能寫一篇教學反思,每天至少要聽一堂課,每周至少有一次集體備課,每學期至少要讀好一本教育學專著,至少提出一個具有教育價值或者感覺到困惑的問題,每個學期至少要完成一篇教育論文或者教學經驗的總結,參與一次學術研討會和課程資源報告,每年都要記錄典型的教育教學案例,參與一項課堂研究與推廣。每項任務都具體到內容后,教師會按部就班地推行,在推行一段時間后,很多坊員發現自己的工作習慣變好了,工作積極性增強了,而且每天都有事情要安排和做,工作十分充實。
(三)評價增壓
評價能更好地助力成長,也能在構建發展性評價的過程中使坊員在評價的前提下積極進取,讓坊員更具有敬業精神和工作熱情,誘發坊員自主研討的習慣,關注坊員的課堂參與狀況,倡導自主性的評價[3]。
在工作坊內指導專家可以定期與坊員溝通對話,積極了解坊員近期的狀況,并結合坊員的表現給予評價。在評價的時候不僅要有工作坊內的專業參與,坊間成員之間也要相互進行互動性評價,通過彼此的交流和溝通以及課程觀摩讓坊間內其他成員對坊員進行綜合性的評定打分,在結合大家意見后坊員能快速找到自己教學中的不足以及工作中的偏差,做好及時的更正。
結合實踐能了解到,名師工作坊對其成員的成長具有重要的指導和引領作用。工作坊其實是一些“興趣所向”的教師共同構建的新家,他們在工作坊內能進行交流、互動,大家在專家和名師的帶領下能積極地進行工作,也能在交流和分享中實現教學資源的互換,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
參考文獻:
[1]郎光,王德芹,陳朝祎.引領教師專業成長的新舉措:創建名師成長工作室的實踐與探索[J].當代教育科學,2007(10):14-16.
[2]何鐵勇.基于名師工作室的農村青年骨干教師專業成長策略研究:以諸暨市店口鎮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名師工作室建設為例[J].科學咨詢,2014(4):63-65.
[3]王愛珍.名師工作室對中小學骨干教師培訓的效能研究:以數學骨干教師專業成長為例[J].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3,33(5):94-98.
[4]胡星榮.名師工作室引領教師專業成長[J].地理教學,2015(11):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