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國強
[摘? ? ? ? ? ?要]? 針對中職數學教學中存在課程內容脫離實際,師生之間互動匱乏及教學評價不夠全面等問題。結合中職數學教學的內容及學生特點,探究打造高效課堂的對策,使數學教學內容與中職學生未來職業發展相互融合,加深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印象,構建互動數學高效課堂模式。
[關? ? 鍵? ?詞]? 中職數學;高效課堂教學;中職學生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21-0076-02
中職教育以就業為核心導向,對學生專業能力的提升、職業素養的培養能夠產生重要影響。中職數學教學中,需要結合中職學生的性格特點實施教育指導,創新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為學生帶來更多樣化的學習體驗,使學生未來能夠更快適應崗位環境。但是結合當前中職數學教學的現狀來看,卻存在著教學指導方式與學生職業發展關聯不足、教學方式比較單一等問題。中職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受到影響,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文章將結合當前中職數學教學的現狀展開論述,希望能夠對相關研究活動帶來一定參考價值。
一、中職數學教學中現存的問題
中職數學教學存在著課程內容脫離實際、師生之間互動匱乏及教學評價不夠全面等方面問題,影響著中職學生的數學學習質量。
(一)課程內容脫離實際
中職教育中需要結合中職學生的職業發展要求、數學學習需求等進行綜合分析,關注學生數學學習能力、應用能力及思維能力的培養,將數學知識理論教學內容與實踐內容相融合[1]。但是結合當前中職數學教學的現狀來看,卻存在著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關聯不足的問題。教師在課堂教學指導中,以知識灌輸為主,對學生的實踐訓練相對不足,影響著中職數學教學質量。
(二)師生之間互動匱乏
課堂教學中師生的有效互動,能夠活躍課堂學習氛圍,增進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情感[2]。學生帶著問題思考,在提出問題之后,學生之間也能夠相互探究,對中職學生數學知識理解能力的提升,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均能夠產生重要影響,是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構建的重要途徑[3]。但是結合當前中職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而言,多處于教師“一言堂”的狀態下,中職教師課堂中對學生的引導不足,學生的自主思考時間較短。長時間“灌輸式”的教學指導模式下,學生僅僅是在機械性地學習數學知識,未能夠真正投入數學課堂中,課堂教學時常處于“鴉雀無聲”的狀態下,不利于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影響著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教學評價不夠全面
教學評價為課程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能夠使學生清晰當前自身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發揮思維引導的作用[4]。但是結合當前中職數學教學的現狀來看,存在著學生教學評價不夠全面的問題[5]。教師多比較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但是對學生學習中的問題思考能力、合作能力等關注不足。教師以學生的成績對其能力進行評價,未能夠將學生學習狀態、創新意識等融入數學評價中。
僅僅實施結果性評價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僅僅對問題的答案進行觀察,卻沒有結合計算過程進行綜合性分析,對其數學整體學習能力的提升會產生不良影響,需要創新數學教學的方式與評價的方式。
二、中職數學如何打造高效課堂
中職數學教學中,可以通過重視知識體系構建,創新課程教學理念;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創設數學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及健全教學評價體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等方式,打造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
(一)重視知識體系構建,創新課程教學理念
中職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考慮中職學生的特征[6]。相較于普通中學的學生,中職學生多存在數學基礎知識掌握能力較差的問題,數學學習興趣匱乏,數學知識掌握的效果也會受到影響。數學教學當以學生能力為基礎,充分了解中職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及數學基礎。新知識教學指導需要結合學生的基礎掌握情況,將新知識與舊知識相互融合,幫助學生構建系統化的數學知識結構體系。
以幾何知識為例,則需要在回顧學生以往知識的基礎上,對平面幾何的知識內容、重點等進行論述。以此為切入點,對立體幾何知識實施延伸,引導學生在平面幾何基礎上對立體幾何的內容進行學習。中職作為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提升人才培養的重視程度。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指導活動相互融合,根據不同學生的專業特點,未來職業發展需求等進行教學理念、教學模式的創新,合理設計及安排數學課程內容。
比如,針對電子專業的學生而言,課程教學需要注重算法的指導,將三角函數相關知識視為重點,適當增加課程指導的時間,且可以結合學生的未來職業發展要求適當實施課程內容的延伸。對機械專業的學生而言,則可以將立體幾何內容納入教學中,將其視為教學的重點,發揮職業教育指導的作用。
(二)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中職學生由于其性格、數學基礎掌握等存在差異,數學知識學習的效果及掌握的效果也會有所差異。在中職數學教學中,需要明確學生的數學課程學習主體地位,結合學生的知識學習情況、能力差異等實施課程教學指導。
比如教師可以將學習能力較強、學習能力一般及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按照1∶2∶1的比例進行劃分。教師可以將4~5名學生劃分為1個小組,組織學生合作學習數學知識。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需要適當拓展教學的內容,將實際生活、職業要求等與學生數學知識學習活動相互融合。對于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則需要在指導學生明確掌握數學知識,熟練應用的基礎上,適當發散思維,引導學生探究其中隱藏的規律。對于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則需要以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為主,指導學生掌握數學中的基礎知識。在差異性的教學指導方式下,能夠滿足每一位學生的數學學習需求,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教學環境。
以數學知識“集合”內容為例,基礎性教學目標即為使學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數集的概念及記法。引導學生初步了解“屬于”關系的意義,了解有限集、無限集、空集的意義,且學會計算的方式。中級教學目標即為熟練應用所學習的知識解答問題,比如“解不等式x+3<2,并把結果用集合表示出來”“已知6的正約數的集合為A={1,2,3,6},10的正約數為B={1,2,5,10},那么6與10的正公約數的集合為C=?”等。高級教學目標,即為結合具體的生活化問題、職業化問題等進行發問,創設工作的環境,增強學生的具體問題解答能力。
(三)創設數學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思考
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需要遵循學生的認知特點、性格差異,使更多的中職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其中,對其數學素養、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均能夠產生重要影響。素質教育理念下,教師需要轉變單一化的教學指導方法,使更多的中職學生能夠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數學教學情境的方式,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交流中,引導學生自主思考。
比如在指導學生學習《等比數列前n項和》這一篇內容中,教師可以引入古印度國王獎勵國際象棋發明人西薩的故事,適當創設故事教學情境。以故事引入,能夠快速集中學生注意力,提升數學教學質量。教師還可以將更多生活化的元素融入課堂教學中,基于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進行教學設計,使學生能夠感受生活中的數學,體會數學學習的意義,且利用所學數學知識去解答各類難題。
教師還可以適當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將信息技術與數學知識相互融合,發揮信息技術的應用價值,對中職數學課程教學實施有效的輔助。教師可以結合信息技術,帶領學生了解數學的基本事實,堅持從實際生活中獲得更多的事實、背景材料與相關現象。將抽象化、復雜性的數學知識與生動、想象的畫面呈現出來,提升中職學生的數學知識掌握能力,使數學課堂教學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指導學生學習“函數”相關知識期間,教師則可以借助信息化技術,將精確的函數圖像呈現在學生眼前,學生的函數知識學習便會輕松很多,將抽象的知識變得更加直觀,也能夠節省課堂中繪制圖形所需要使用的時間,構建高效中職數學課堂。
(四)健全教學評價體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中職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建立健全教學評價的體系,對學生的能力、情況等進行綜合評估,使學生能夠明確自身現存的問題,對其后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能夠產生重要影響。在全面教學評價模式的開展中,使學生能夠真正學會“吾日三省吾身”。
教學評價不能僅僅以學生的成績進行綜合能力的評定,需要結合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學生的創新意識、合作意識等實施綜合判斷。教師需要注重過程性評價,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積極發言情況、思考情況等進行評價。同時,教師還可以將學生自主評價、小組成員評價等內容融入其中。在多樣化的教學評價方式下,對學生能力予以評估,使學生能夠體驗到知識學習的樂趣,更好地學習與接受知識。
中職院校數學教學中,當以學生為主體。在積極構建課程教學體系、創設數學教學情境等方式下,調動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在健全教學評價體系的方式下,對學生綜合素質予以評價,關注學生整體素質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施麗娟,李研科.基于教練式教學法的翻轉課堂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8):130-131.
[2]王俊.運用信息化教學提高中職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3):41.
[3]夏杰.創設數學情境 推進互動教學:中職數學教學策略創新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8,5(41):352-353.
[4]柯穎.智慧學習下翻轉課堂的應用探索:以中職數學教學為例[J].職業,2019(2):108-109.
[5]楊紅霞.深化課堂教學改革 創設適合財經類中職學生課堂教學模式[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23):29-30.
[6]姚敏.基于核心素養的中職數學課堂教學策略研究:以“旋轉體的表面積”教學設計為例[J].江蘇教育研究,2018(33):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