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英
[摘? ? ? ? ? ?要]? 在進行計算機教學的時候,不僅要看重基礎知識的鞏固,同時也要看重實踐能力的提升。老師可以采用任務驅動的方法進行計算機教學,在基礎理論的基礎上加上實踐操作教學,提升學生的實際水平。
[關? ? 鍵? ?詞]? 中職計算機;任務驅動;教學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21-0132-02
在當前的計算機教學中,大部分老師都是按照以往那種“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但是計算機基礎是一門非常偏重于實際的學科,因此它的教學就更不適合以往的教學方式。老師要在上課的時候加入實踐操作的內容,通過任務驅動的方法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積極的態度。
一、當前計算機基礎教學的現狀
在現代計算機教學中,一些學校可能會因為硬件設施的問題導致無法完成上機操作的訓練,老師只能借助多媒體技術或者黑板將一些具體的操作抽象地講解出來,但是隨著教育事業越來越備受關注,這種情況已經是少之又少,更多的是老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往往忽略了上機操作,忽視了它的重要性。因此,導致學生對計算機課程的興趣程度大大降低,從而形成了計算機當前的尷尬位置。老師在上課的時候大多數都是按照以往那種“填鴨式”的教學方式給學生進行授課,學生聽著沒意思,老師講得也很無趣。很多時候就是老師在講完之后劃出書上的重點內容,學生只需要將這些內容記下來就可以在以后的考試中得到很不錯的成績,忽略了實際操作的能力,計算機基礎教學也變成了單純的背誦。
二、任務驅動教學的實際應用
(一)調查學生的實際水平,設計教學任務
老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首先了解學生的實際水平,因為在中學時間學生很少有機會和時間能夠接觸到計算機課程,大部分學生對電腦知識的掌握一般都是在使用電腦的時候自己學習的,并沒有形成體系。因此,老師應當在上課前了解學生的情況,針對每個人的實際狀況設計教學方案,以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夠得到更好的幫助。老師在設計教學方案的時候要考慮到每一個學生,畢竟學生和學生之間對知識的掌握有所不同。一些對電腦非常感興趣的學生基礎就可能掌握的比較牢固,老師在設計教學任務的時候就可以對他們進行一些深層次教學,讓他們能夠掌握更加深層次的東西,以便于更好地提升他們的能力,促進知識結構的搭建;一些基礎掌握的并不牢固的學生,老師應當針對他們的情況進行基礎教學,不要讓他們產生眼高手低的態度,把基礎掌握得扎實牢固才能夠在以后的教學中不會因為一些基礎問題而耽誤了進度甚至產生一些錯誤的操作或者影響理論的構建。如,老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可以先讓學生完成一些較為基礎的任務,然后觀察學生的解題情況。再給那些能夠輕松解出答案的學生出一些難度較高的題目,讓他們自行解決。以此類推直到全班沒有人可以解出答案。通過這種方法老師就會對全班學生知識掌握的具體情況有大體的了解,能夠在以后的教學中找到方向。
(二)通過講練結合模式,提升學生能力
計算機教學是一種實踐大于理論的課程,計算機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在熟悉計算機原理的基礎上能夠熟練使用計算機。老師在教學的時候不僅要注意搭建學生的知識體系,還要保證學生計算機使用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教學的時候要摒棄以往那種只注重知識記憶與掌握,而忽略對技能培訓的教學方式,要進行講練結合,老師應當把一節課中需要講解的知識點分成好幾個部分,每一個小部分講解完之后就要讓學生進行相應的訓練,老師在學生進行訓練的時候要觀察學生的實際操作,以便于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能夠及時指正,以提升上課的整體效率和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對一些做的比較好或者學習積極主動的學生應當及時予以表揚和評價,讓學生明白自己是被老師所關注的,培養出學生的自豪感以增加對知識學習的興趣。對一些做的較差或者學習比較被動的學生應當及時分析問題,幫助學生解決他們的困擾。在給學生幫助之前要先對學生進行及時的鼓勵,以避免打擊學生學習的自信心。老師在進行講練結合教學的時候要細心地為學生準備相應的習題,習題要盡量做到與上課講過的內容相結合,同時也盡量做到難度適中,太難或者太簡單都不適合作為練習的素材。太難的話太過于浪費學生的時間,起到的效果事倍功半,太簡單的話又很難起到真正的檢測效果。不同的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也是不同的,因此老師對他們的要求也盡量做到不盡相同。對成績較好或者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要出一些比較難、能考查思維能力的題目,用以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對知識掌握較差的學生要盡量出一些考查基礎的習題,幫助學生鞏固上課時老師所講的內容。在進行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時候,老師應當先給學生布置一些容易解決的任務,比如電腦的一些基本操作和練習打字速度等,然后再進行一些Word和Excel的使用操作,最后老師可以布置一些有關編程的題目。從而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然后再根據學生對電腦知識的掌握進行相對應的教學設計。
(三)及時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習情況
老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及時與學生溝通,在平時多抽出時間和學生進行交流。在交流的時候了解學生的興趣所在,通過學生感興趣的點打破溝通障礙,讓學生改變以往對老師的態度。在以前的教學中老師留給學生的印象一般都是非常威嚴的,學生會產生恐懼心理,從而在內心深處產生對老師的抗拒,不愿意在老師面前把自己的問題表現出來,因此就無法得到老師的指導和幫助。老師與學生積極主動的溝通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老師在和學生的溝通能夠拉近學生與老師的距離,讓學生熟悉老師,老師也更加了解學生。同時在溝通的時候老師也可以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產生更加具體的了解,從而有效幫助學生提高對知識的掌握。老師應當經常利用課余時間去找學生溝通,盡量減少學生的負擔。學生在學校學習的時候大部分的時間已經被課程所占用,因此很難再抽出時間和老師進行溝通,老師更應當積極主動地和學生溝通。學生要把老師當成自己的一個知心朋友,把自己不懂的問題或者上課時候沒有聽清楚又或者在計算機操作的時候遇到的一些問題進行詢問,老師要進行詳細耐心的解答。學生不要在和老師溝通的時候不好意思展現自己的缺點,詢問問題是為了讓自己的知識系統更加完善和減少以后出錯的次數,要在錯誤中成長。如老師可以在下課的時候或者吃飯的時候找學生交流,先要了解學生的興趣所在,然后通過學生感興趣的點引導學生對課程進行交流,幫助學生學習知識。
(四)完成任務后評測,彌補知識漏洞
當學生完成一項任務之后,老師應當及時進行測評,通過對學生的評測,掌握學生在上課的時候掌握比較薄弱的地方,從而進行針對性的輔導與講解。老師在進行評測的時候可以分兩個部分,一個是有關書面的評測,這個評測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了解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如果學生在這個測評上面出現了太多的過錯,老師首先要反省一下是不是自己在講解的時候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夠好,或者講的時候出現了什么失誤。然后再分析學生的具體情況,這個地方的知識是不是太過于晦澀難懂或者專業性名詞太多以至于太抽象,讓學生難以理解。老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再次的分析和講解,讓學生對這些知識再次加深印象。另一種就是上機操作的測評,畢竟計算機基礎教學是為了讓學生掌握計算機的使用能力,因此,老師在書面測評之后還要進行對應的上機測評,將書面測評講解的基礎知識貫徹到實際操作之中。老師在給學生進行上機測評的時候可以布置一些比較靈活的任務,讓學生有自我發揮的空間,這樣就可以在測評的時候不僅是將學過的知識再復習一遍,同時還培養了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加強了能力的鞏固。老師在學生上機測評之后要及時分析,找出學生做得比較好的地方加以表揚,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對學生做的不太好的地方也不要斥責,以免打擊了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然后老師再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彌補學生的知識漏洞。
(五)布置實踐性作業,培養自學能力
學生要想真正學好計算機基礎,就不能僅僅是依靠老師上課所講的內容,更重要的是要自己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老師因為課程時間和教學目標等一系列的要求,很難把計算機基礎中全部甚至是大部分的內容完全講解出來。這時候就需要學生自行組織學習,學生可以到學校圖書館找一些有關計算機的書籍翻閱,把不懂的地方做上標記,以便于在下次上課的時候能夠及時找到老師詢問,解決心中的困惑。老師也要起到自身的作用和價值,為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自主學習的培養,通過給學生布置作業的形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老師在給學生布置作業的時候不要讓作業僵化,盡量避免以往那種只看重知識記憶程度的作業形式,而是要靈活布置作業,盡量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在做作業的時候可以打開自己想象的空間,這個過程既能提升自己對知識的運用能力,也激發了學生的自主習慣。
綜上所述,老師在進行計算機教學的時候抓住理論的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老師在講課的時候要加入實際訓練的環節,通過講練結合的方式提升能力。最后,老師還要布置一些靈活性的作業,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參考文獻:
[1]陳全生.中職計算機基礎課中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應用研究[J].天工,2018(5):36.
[2]李玉虎.淺談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職計算機基礎課教學中的應用[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42):291.
[3]魏惠新.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12(20):20.
[4]朱良華.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職計算機基礎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職業教育,2018,17(12):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