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光宇
[摘? ? ? ? ? ?要]? 在中職教育中融入勞動教育是為了培養中職學生個體勞動素養,促進中職學生全面發展,使其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以及不斷完善自我。但是在當前中職教育中,勞動教育在某種程度上被逐漸弱化、淡化,其教育價值也未能體現出來。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深入,將勞動教育滲透到中職教育中已然成為重要趨勢,無論是對中職教育本身發展還是對提升中職學生職業素養、綜合能力都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基于此研究背景,對中職教育中勞動教育的價值進行了論述,并提出了勞動教育的策略。
[關? ? 鍵? ?詞]? 中職教育;勞動教育價值;策略
[中圖分類號]? G717?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21-0160-02
針對勞動教育問題,習近平總書記認為應該加大力度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培養學生的勞動精神,引導學生熱愛勞動、尊重勞動,并形成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以及勞動最偉大的思想觀念,提升學生吃苦耐勞的能力,培養勞動素養,這也是當前社會發展中最需要的正能量。但是,審視當下中職教育中的勞動教育,不難發現,很多中職學校將勞動教育弱化、淡化,沒有意識到勞動教育對中職學生發展的重要性。同時在家庭教育方面,學生的勞動教育也被軟化,“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是常態,這也是家庭教育中最突出的問題。而這些現象也充分表明,勞動教育融入中職教育中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如何解決勞動教育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價值危機顯然已經成為學校、教師和家長應該給予重視的問題,也是本文研究的重點。
一、中職教育中勞動教育的價值分析
(一)勞動教育有助于中職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
社會不斷進步,加上經濟全球一體化進程的深入,在促進各個國家交流發展的同時,也使得一些不良風氣、不同的價值觀念和現象不斷涌現。學生作為社會中的弱勢群體,他們容易接受新鮮的事物,但是他們缺少生活經驗,其還遠遠不能分辨哪些是壞、哪些是好、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應該遠離的。在這種情況下,中職學生很容易被一些思想觀念影響,如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嚴重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也進一步助長了大學生好逸惡勞、注重享受的惡習,甚至扭曲他們的價值觀念。要想解決這一問題,除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加以引導以外,更重要的是充分發揮勞動教育的價值,讓學生切身感受到勞動的艱辛與現實意義,逐漸形成奉獻、吃苦耐勞的品質,最終會促進中職學生理性看待社會中的事物,了解社會、懂得生活,懂得辨別是非。
(二)勞動教育有助于提高中職學生的動手能力
實際上,教育對象最終都會成為社會的勞動者,所以實踐能力是至關重要的,只有具備一定的實踐能力才能更好地應對社會中的各種事物,得到發展。對中職學生來說更是如此,雖然他們并未進入高等教育,但是他們的價值也是不可估量的,對他們的教育也應該同等重視。因此,中職學生應該在掌握專業能力的基礎上,提升自身的勞動能力,將學習的理論知識應用到生產一線中,將理論付出在實踐中,才能將知識內化成為自己的能力、動力和價值,而實現這一目的就需要勞動教育。通過勞動教育不僅可以彌補基礎教育中實踐教學上的缺陷,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動手的機會,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勞動技能,積累實踐經驗,在畢業就業后能夠在短時內融入崗位中。同時,在勞動教育中,大量的勞動和實踐也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鍛煉創新能力,這也是當代學生需要具備的能力之一。只有具備創新能力才能在社會中更好的立足,將自己的價值發揮出來,為社會發展做出貢獻。
(三)勞動教育有助于增強中職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中職勞動教育中關注的是學生的全面發展,是素質教育最直觀的體現。通過實際勞動可以促進學生動腦與動手、實踐與體驗的有機結合,掌握課堂教學中涉及不到的知識,提升勞動技能水平,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增強綜合素質,也為畢業就業奠定了良好基礎。
具體來說,首先,勞動教育中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探索精神。在勞動中學生需要面對真實生活,面對真實情境的任務,是需要用雙手去實踐的,而且在參與勞動過程中需要學生動腦,要善于運用所學的知識高效完成各項任務。同時,要求學生能夠發揮主觀能動性,用自己的思維、經驗去解決實際勞動中的問題,這一過程中對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起到顯著作用。其次,勞動教育中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在21世紀,創新已經不是陌生的話題,而是時代發展的主旋律。中職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更肩負著創新驅動發展的使命和責任,除了教材中的知識和專業技能以外,更重要的是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通過勞動,激發學生創造性開展勞動的意識,創新是學生綜合素質中最主要的要素,在創新能力的基礎上,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必然會得到提高。最后,勞動教育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能力。中職學生必然要走向社會,感受社會,然后融入社會,而當下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如何讓中職學生對社會有一個較為全面的認識,提前認識社會的方方面面,以便畢業以后快速融入社會,成為真正的社會人。這樣也能讓中職學生在接觸社會以后更加理性的判斷事物,有效解決問題。同時勞動教育可以讓學生逐步掌握幸福生活的能力,提升學生的責任感和責任意識,使其自愿參與到社會中,學會融入社會并掌握技能,如合作、溝通、自我調節等。
二、中職教育中實現勞動教育價值的策略
(一)更新勞動教育的理念、內容和形式
從當前中職教育中勞動教育的現狀來看,勞動教育仍然是薄弱環節,是需要學校、教師和家長共同解決的問題。針對這一現象應該從勞動教育的理念、內容以及形式入手,實現勞動教育的突破和勞動教育的價值。
1.更新勞動教育的理念
更新勞動教育理念首先需要家長意識到勞動教育對于學生發展成為能夠自立的人的重要性。這也意味著家長在教育過程中讓學生主動依靠自己的努力,動用自己的雙手去獲取、去生存。然后隨著學生一點點成長,他們就會意識到自己身上需要承擔的責任,如對自己的子女、自己的父母等。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為他人獲取生存以及發展的資源,很顯然勞動教育在這一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是促使中職學生逐漸自立、成長的重要方式。
2.創新勞動教育的內容和形式
實際上,在勞動教育中不難發現,中職學生并沒有真的排斥勞動,甚至會主動參與到感興趣的勞動時間中。隨著互聯網深入,為中職學生提升動手實踐能力提供了更加廣闊、新穎的平臺,而且互聯網平臺中包含著各種各樣的信息,如物品制作的步驟、材料等,為學生動手實踐提供了重要參考。而且很多學生在課余時間會將自己制作的食物、小物品等傳上網上分享給網友、老師和同學,這些都是勞動教育的一部分,也說明當代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與動手欲望,也為學校開展勞動教育提供了思路。
(二)勞動教育應該聯系生活,貼近生活
勞動教育與生活是密切聯系在一起的,所以在開展勞動教育過程中應該立足于實際生活,走進生活。一方面,將生活作為勞動教育的本源,也就是從生活實際出發,打破中職學生生活世界與勞動世界之間的壁壘,為學生提供勞動實踐的契機,鼓勵學生深入到勞動體驗中,身體力行,不斷提升勞動素養。同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通過熟悉的勞動生活作為主題優化和整合勞動教育內容,而不是以知識化方式讓學生增強勞動素養,側重生活實際在勞動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此外,在勞動教育中,教師應該轉變傳統的方式,重視學生在勞動教育中的主體地位,大力倡導勞動教育中學習內容與方式的創新,為學生提供各種社會實踐活動的機會和實踐,多參加公益勞動。只有不斷進行實踐、不斷勞動,才能從生活中感悟勞動的重要性,發展勞動素養,增強能力。另一方面,勞動教育中通過生活促進學生學習。生活除了作為教育的目的與歸宿以外,也是教育的過程與手段,尤其應用在勞動教育中。
(三)發揮學生在勞動教育中的主體性,促進學生積極體驗
在勞動教育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從自身內在需要出發,全身心投入到勞動中,去體驗、感悟以及理解勞動對象,然后從中獲得積極的情感以及對勞動的欲望和興趣。同時勞動教育中,課程資源應扎根本土,立足于地區的特點、汲取優良的地域文化和傳統文化,營造適合勞動體驗的情境。在具體實踐中,教師可以在開展勞動教育過程中利用好當地的特色,如地區的茶文化比較突出,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茶葉采摘的實踐活動,拉近學生與勞動人員和地域文化之間的關系,讓學生更深入的了解地域文化、傳統文化,感受勞動人員的不易,從而獲取積極的勞動體驗情感??傊趧趧咏逃?,學生的主體性是至關重要的,只有將學生的主體角色體現出來,才能真正意義上的實現勞動教育價值,將勞動實踐中獲取的情感體驗進行內化,鍛煉學生的勞動能力和勞動意識,發展其勞動素養。
(四)多方協同,促進勞動教育的開展
勞動教育對中職學生的教育價值是不可小視的,更是有目共睹的。尤其中職學生畢業以后就面臨著進入社會,到實際崗位中鍛煉自己,獲取生存,其職業素養和能力是十分重要的。為了提升中職學生的綜合素養與能力,學校應該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指導思想,發展學生的綜合素養與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使其成為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者與接班人。這就要求學校立足于實際,建立起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貫徹執行素質教育理念,并將勞動教育融入教育體系中,成為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學校還應該為學生營造一個積極的勞動氛圍,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從精神層面鼓舞學生、影響學生,促進勞動教育的有效開展。此外,在勞動教育開展中最重要的應該是充分發揮多方的協同作用,如政府、教育部門、企業以及工廠等,與中職學生建立起合作關系,為開展勞動教育提供實踐基地。
綜上,在素質教育大力倡導的今天,勞動教育很顯然已經成為中職教育中的一部分,對提升中職學生的勞動素養、職業素養以及實踐能力起到積極的現實意義。面對素質教育不斷深入的背景下,加強勞動教育的實施力度是必然趨勢,需要中職學校正確認識勞動教育的價值,充分發揮學生在勞動教育中的主體性,以創新為指導思想,轉變勞動教育形式與內容,并鼓勵學校與政府、企業等建立聯系,為勞動教育的有效開展提供堅實保障。
參考文獻:
[1]蘇飛躍,楊昌弋.新時期勞動教育課程價值的重構與實踐[J].中小學德育,2018(7):10-13.
[2]徐海嬌.勞動教育的價值危機及其出路探析[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8(10):22-28.
[3]韋漢吉.大學生勞動教育的價值與強化[J].傳承,2015(4):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