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金夢
摘 要:農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它的健康發展對國民經濟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年來,隨著我國農產品市場開放程度的不斷加深,我國農產品價格大幅度波動的現象時有發生,這種過度的波動會引起全社會的連鎖反應,損害農業生產者的利益,既不利于農業的健康發展,同時也不利于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研究了農產品的價格波動情況,分析了價格風險,提出應對農產品價格波動的建議,從而穩定農產品價格,保障農業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利益,保證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農產品;價格;風險;管理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06-0083-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3.7? ? ? ? 文獻標志碼:A
1? 農產品價格波動風險
1.1? 農產品的價格波動風險及其成因
農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它的健康發展對國民經濟的良性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農產品市場的不斷開放,我國農產品的價格大幅度波動的現象經常發生。農產品的價格波動風險是指農產品通過市場轉化為商品的過程中,由于農產品市場供求失衡,從而導致農產品的價格發生波動,使農業生產者無法實現既定收益,給其帶來損失的風險[1]。一般來講,農產品價格風險的成因主要包括4個方面,即農產品供求總量的變化、農產品市場的發育程度、國家的農業政策、國際市場的穩定程度。
1.2? 我國農產品的價格風險
目前,農產品價格波動風險是我國農業生產者面臨的主要風險,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和農產品市場的開放程度不斷加深,市場在農產品價格形成過程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由于市場環境瞬息萬變,農產品生產經營者面臨的價格風險在不斷增加,影響了農業的發展[2]。
2? 農產品價格波動風險的管理
2.1? 對農產品價格波動風險進行管理的原因
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就是農業收入,農產品價格的劇烈波動會降低農民的種植信心,從而影響農民的收入和農村的脫貧工作。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和我國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提高,我國農產品市場的變化越來越明顯,面對急劇變化的市場,由于農民缺乏必要的風險防范措施,往往在突變的市場面前變得迷茫和被動,經常承受價格風險帶來的巨大損失。農產品價格的頻繁波動,不僅困擾著廣大農業生產者,也對政府的精準扶貧政策提出考驗。所以要對農產品價格波動的風險進行管理,降低價格波動風險,增強農民的種植信心,保障農民收入,維護農民利益,促進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
2.2? 農產品價格波動風險管理的措施
2.2.1? 建立農產品市場信息平臺
利用現代化的信息工具,建立農產品市場信息平臺。首先,優化當前的流通體系,簡化農產品交易環節,節約農產品交易成本。其次,為農戶提供全面的農產品交易信息,從而有效解決農業生產者和市場之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使其借助網絡技術獲得豐富的市場供求信息,為制定科學、合理的生產與經營策略奠定基礎。最后,擴大農產品的交易范圍,將不同地區的農業生產者聯系在一起,使其借助網絡信息平臺進行農產品買賣,有效拓展農產品的銷售范圍,便于農產品的銷售。
2.2.2? 政策支持
第一,托市收購政策。托市收購的目的是穩定市場糧價、保障農民收入、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通過托市收購,可以調節糧食市場的供求,防止糧食價格過低。
第二,目標價格補貼。目標價格補貼制度是我國一種新型的農產品價格支持政策,在保證我國農產品供求平衡及提高農民收入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政府會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如農產品的市場供求關系、農民的預期收益、種植成本等,制定農產品的目標價格。如果農業生產者的銷售價格低于目標價格,對于銷售價格和目標價格之間的差額,有政府會進行補貼。目標價格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農業生產者的利益,能夠提高農民的種植積極性,有利于減小農產品價格的劇烈波動對農業經濟造成的不利影響。
2.2.3? 目標價格保險
目標價格保險是指因農作物市場價格波動導致投保農業生產者收入損失的部分由保險公司進行賠償。它與政府的宏觀政策手段相比,更具有靈活性。農產品的目標價格保險由政府、保險公司、農業生產者3方共同運作,保險公司提供風險保障,農業生產者繳納部分保費,剩余保險費由政府補貼。目標價格保險可以有效分散農產品價格波動的風險,穩定農產品價格,當農產品的實際銷售價格低于目標價格時,保險公司就目標價格與實際售價之間的差額給予農業生產者一定的補償。目標價格保險制度既可以減輕國家財政的壓力,又可以充分保障農業生產者的利益。
2.2.4? 通過期貨期權管理農產品價格波動風險
期貨合約是指在交易所交易的,協議雙方約定在將來某個時期按事先約定的條件買賣一定數量標的資產的標準化協議。期權合約是指期權的買方通過交納一定的期權費,從而在約定的時間按照事先約定的價格買進和賣出一定數量的標的資產的權利合約。期貨和期權作為金融衍生產品,在風險管理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經常被用于農產品的套期保值。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下稱《規劃》),規劃指出要大力發展農產品期權期貨市場。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農產品期貨和期權市場發展迅速,在交易規模、交易量和交易品種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期權期貨作為金融衍生產品可以用來規避風險和套期保值,對于管理農產品的價格風險具有重要意義。如果農業生產者預計未來農產品的價格會下跌,就可以買入看跌期權,規避價格下跌的風險。如果未來農產品的價格下跌,且市場價格低于執行價格時,農業生產者就可以以高于市場價格的執行價格賣出農產品,從而減小農產品價格下跌帶來的損失。若未來農產品價格上漲,農業生產者可以放棄行權,以市場價格賣出農產品,雖然這樣會損失期權費,但期權費的損失通常遠遠小于農產品價格波動帶來的損失。
2.2.5? 大力發展訂單農業
訂單農業也叫合同農業或契約農業,是指農業生產者在進行農業生產之前,先與農產品購買者簽訂購銷合同,然后根據合同組織農業生產。訂單農業可以避免盲目生產,適應了市場的需要。發展訂單農業,農戶可以按需組織生產,防止因市場供需失衡而導致價格波動。
3? 結束語
作為我國的支柱產業,農業的發展對國民經濟至關重要,農產品價格的穩定既關乎我們的切身利益,也關乎整個宏觀經濟環境的穩定,關注并管理農產品的價格風險將有益于民生的改善和社會的穩定。
參考文獻:
[1]鄭振龍.陳蓉.金融工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李楠.農產品價格風險管理措施研究[N].廣西質量監督報,2018-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