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箏 邵明暉 李楠 劉曉東
摘 要:應用技術大學的轉型既是教育改革、人才培養的需要,也是社會轉型、經濟結構調整的要求。分析了會計專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現狀,提出了會計本科專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策略,以提高應用技術大學會計本科生社會適應能力,使其成為真正合格的高級會計專業人才。
關鍵詞:應用技術大學;會計專業;創新;培養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12-0048-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G643;F230-4 ? ? ? ? 文獻標志碼:A
在生產和商貿活動不斷創新、日趨復雜的情況下,必須增強會計專業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而應用技術型大學作為知識創新、知識生產、知識傳播、知識應用、科學應用和各類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的基地,在我國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的建設中起著重要作用。只有不斷培養大批富有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高層次人才,應用型大學才能真正發揮其主導作用[1]。
1? 會計專業學生創新能力
創新是助推經濟發展與建設的內在動力,只有發揮創新力量,才可以真正推動經濟水平持續提高。在應用技術大學培養會計本科生過程當中,只有將創新能力和會計人才培養整合起來,才能達成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目標。培養創新能力的宗旨是提高學生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尤其是增強實踐能力,樹立超前意識,以便讓學生順應時代,適應社會發展潮流。所以從本質上進行分析,創新能力是復合型能力,綜合涵蓋創新潛能、創業才能、實踐能力等諸多方面。
2? 會計專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現狀
2.1? 創新能力培養制度不健全
我國應用技術大學對會計專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工作還處在初級發展階段,雖然現階段學生的創新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仍舊沒有建立專門的創新能力培養計劃,導致學生常常無法立足會計專業培育創新能力和創造創新成果。有關于創新能力培養的制度和政策相對缺失,使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工作沒有保障。
2.2? 會計專業師資力量缺乏
不論是會計專業建設,還是會計專業學生的持續發展,都與師資力量的幫扶與支撐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尤其是對于會計專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只有在強大師資力量的支持之下,才能夠給學生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在專業方法和技巧方面對學生進行指導。但是就當前情況看,會計專業教師的能力參差不齊,缺少“雙師型”教師,同時教師在創新能力方面也存在很大不足。這就導致教師的創新能力及實踐能力無法滿足學生創新發展的要求,讓學生的創新能力發展大打折扣,影響創新與創業的成效[2]。
2.3? 學生創新意識與能力不足
受傳統教育模式與教育思想的影響,會計專業學生的創新能力發展速度慢,能力水平相對較低。出現這種情況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學校及社會上還沒有一個開放性的創新氛圍,針對性的理論及實踐研究都不夠深入,缺少社會資源的支持。還有不少學生并沒有認識到創新能力發展的必要性與重要性,不能將創新意識轉化為實際行動,存在過多的顧慮和思維定勢等問題,不能獲得創新發展的動力。從會計專業課程設置的角度看,目前的課程安排無法為學生創新素質發展提供支持,使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改革中存在明顯缺陷。
3? 會計本科專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策略
3.1? 完善相關制度,為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創造優良環境
會計專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與發展,無法脫離國家相關政策與法規的支持與保障。政策和法規可以讓學生創新素質的發展事半功倍,同時也能夠調動全社會的資源,積極支持和保障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政府要積極擬定、調整配套政策,尤其要注意加大對創新工作的扶持力度,為學生創新能力發展掃清障礙,喚起學生的創新熱情,提高學生創新素養。在法規和政策需要完善的內容,包括專業培訓、稅費優化、場地支持、激勵創新等。除此以外,還需要在宣傳推廣以及輿論建設方面增加投入,在全社會范圍內營造優良的創新氛圍,形成社會支持及人人參與的良性局面,形成強大的教育合力,幫助會計專業學生完成創新能力的發展與個人成長。
3.2?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為學生創新能力發展提供有效保障
會計專業師資力量是否強大,與學生創新能力的高低存在密切關系。如果教師群體本身就缺乏創新素質,那么要求教師對學生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與發展也就無從談起。提高教師隊伍的創新素質,在提升會計人才培養質量方面意義重大,更能夠在會計專業學生的成長道路上發揮“引路人”的作用。要打造一支綜合素質過硬、能夠滿足學生創新能力發展要求的師資隊伍,必須要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提高對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視程度,提供專業化的教育與培訓,同時提供平臺,讓教師可以走出去,積極學習先進的人才培養經驗,獲得豐富的實踐經驗與方法,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第二,可以邀請擁有豐富經驗的企業管理人員到校舉辦專題講座,也可以聘請財務主管、會計專員等專業人員對學生進行會計人才培養指導,促使學生將理論學習和實踐能力發展結合起來,讓學生獲得更多的創新能力。
3.3? 加大課程改革力度,為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提供有效助力
過去,高校在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當中始終運用的是傳統方法,所秉持的教育理念也非常落后,忽略了對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導致會計專業畢業生無法在就業難的背景下獲得良好的競爭優勢。在整體創新氛圍不濃的情況下,學生沒有意識到創新能力的重要性,往往瞻前顧后,不能夠挖掘和利用好創新潛能。
要想徹底改變這樣的教育局面,讓會計專業人才順利就業的同時,憑借具備的創新能力勝任相應崗位,這就要加大課程改革力度,豐富和拓展課程教學內容,提升學生職業能力含金量。學校在培養會計專業學生時,要依照職業崗位的具體工作需求進行合理選擇,將課程作為培養學生職業能力與創新素質的載體。例如,出納員崗位需要學生擁有基礎會計知識、基本會計技能、出納實訓等方面的能力,于是就需要著重把握這幾個方面的課程;統計崗位除了要求有基礎的會計知識與技能之外,還要有一定的統計基礎,所以要在課程建設當中提高針對性,補充學生缺乏的職業技能。
4? 結束語
當今社會正在迅速發展與進步,只有培養會計專業學生的創新能力,才能夠讓他們適應社會,并且在激烈競爭當中脫穎而出。為了達成人才培養目標,推動高校教育穩定持續發展,保證會計人才培養質量,必須把握教育重點,立足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提高學生的競爭力,提升學生的就業成功率。
參考文獻:
[1]童曉玲.研究型大學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14(24):220-221.
[2]董禮.就業壓力背景下高職會計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研究[J].當代會計,2015(10):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