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摘 要:食品行業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頻出,影響了食品行業的發展。內部控制是預防各種風險和促進企業實現經營目標的有效方法。分析了食品企業內部控制存在不足的原因,為食品企業發展提出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食品企業;內部控制;建議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12-0160-01?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426.82;F406.7? ? ? ? 文獻標志碼:A
1? 內部控制概述
內部控制是指企業管理者為了保護資產完整性、確保會計信息準確性和財務活動的合法性而建立的程序、環節和措施,目的是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
2? 食品行業內部控制現狀
2.1? 內部控制制度及監管體系不健全
企業能夠有序經營,關鍵在于擁有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及有效的監管體系。內部控制制度規范,企業的內部控制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雖然我國頒布了很多食品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一些企業也建立了適合自身發展的相關制度,但缺少處罰規定,這就導致很多食品企業疏于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1]。
2.2? 企業內部權責劃分不明確
很多食品企業都經歷了從小作坊到大公司的過程。進入規?;l展階段后,其管理方法還保留著作坊的特點,因此在權責劃分方面也存在問題。例如食品企業的原料采購、運輸及檢驗通常是同一個人的工作。很多食品企業在這些方面制定了嚴格規定,但現實中卻因工序復雜而難以執行。
2.3? 內部監督失效
內部監督的關鍵在于內部審計部門與內部審計人員。只有這兩者均保持自身的獨立性,才能發揮內部監督的效果。很多食品企業都存在對內部監督的認識不足這一問題,主要表現在3方面。一是企業沒有成立相關的內部審計部門;二是審計部門包含在其他部門內,獨立性較弱;三是企業只為應付有關機構的檢查,審計部門成為擺設。
2.4? 風險評估力度小
由于食品行業存在特殊性,研究人員還無法找出風險控制點。按照如今所掌握的檢驗技術,要完全檢查出食品是否安全存在較大困難。同時,由于食品行業在原材料采購、加工、運輸等環節中受人為影響較大,增加了風險評估難度。
3? 完善食品行業內部控制的建議
3.1? 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及監管體系
內部控制制度是內部控制建設的依據,企業應當參照《內部會計控制規范》等文件,制定規范的內部控制制度。監管是內部控制的保障,加強監管可從以下兩方面考慮。一是在內部建立相關的監督部門,做好實時監督工作;二是與外部的監管機構合作,通過第三方監管企業各項業務。
3.2? 明確部門責任
企業應當強化對部門的管理,讓各部門人員做好本職工作,把制定的政策落實到每一個環節中。材料選購、生產加工、包裝上架等各項工作應當嚴格按照標準進行,避免出現責任主體不明確的情況。
3.3? 營造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
有效的內部控制需要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來支撐,因此營造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是基礎。首先,企業的管理層應該具備良好的道德素質。其次,企業應當設立監督部門,避免內部控制工作流于形式。
3.4? 提高企業的風險意識
提高企業風險意識是企業有效進行內部控制的關鍵。企業應該設立風險管理專門部門,培養更多風險評估、風險管理人才。企業的高層管理者也要有風險意識,不應只關注經濟上的得失,要從多方面了解可能出現的風險問題,及時制定解決措施,減小或消除風險。
4? 結束語
由于我國對內部控制的研究起步較晚,食品企業對內部控制的應用經驗也比較少,因此很多食品企業在內部控制方面存在不足。但是我國對于內部控制的研究已經有了部分成果,食品企業也在不斷學習。國家發展離不開食品行業的支持,只有擁有健全的內部控制體系,才能使企業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黃仁壽.食品行業企業內部會計控制機制的構建與完善[J].財會學習,2015(17):85,87.